收藏 分销(赏)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579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42T1994.1-2023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CCS B 52 DB 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994.12023 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shes culturing in pond of Hubei province Part 1:Efficient culturing of mandarin fish in pond 2023-03-28 发布 2023-05-28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养殖环

2、境条件.2 5 养殖前准备.2 6 鳜养殖.2 7 饵料鱼配套及养殖.5 8 鳜池塘水质调控与疾病防控.7 9 日常管理.8 参考文献.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 1994 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DB42/T 199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可为、宋文、汤亚斌、徐洪亮

3、、王守荣。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2781369917,邮箱:。引言 湖北省是水产养殖大省,1996年2020年,淡水养殖总产量、总面积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2020年湖北省淡水池塘养殖总产量373.9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淡水池塘养殖面积52.59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一(渔业统计年鉴),但淡水池塘养殖总产值长期处于第5左右。除淡水池塘养殖产业结构、养殖品种结构与淡水池塘养殖发达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有较大差距之外,我省名、特、优、新鱼类的养殖未形成标准化的养殖技术

4、规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普及推广较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将湖北省池塘养殖的主要水生动物(或鱼类)编制制定为系列标准,并逐步扩充鱼类品种,系列标准拟由三个部分构成。第 1 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目的在于规范湖北省范围内的鳜池塘养殖技术,指导池塘鳜高效养殖。第 2 部分:大口黑鲈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目的在于规范湖北省范围内的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指导池塘大口黑鲈高效养殖。第 3 部分:黄颡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目的在于规范湖北省范围内的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指导池塘黄颡鱼高效养殖。湖北省鱼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鳜(

5、Siniperca chuatsi)(俗称“翘嘴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的养殖环境条件、养殖前准备、鳜养殖、饵料鱼配套及养殖、鳜池塘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控、日常管理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鳜池塘高效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GB 316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NY

6、/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规范 SC/T 1032.5 鳜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SC/T 1032.6 鳜养殖技术规范 池塘养殖食用鱼技术 SC/T 1038 鳜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饵料鱼 forage fish 用来作为鳜饵料的活鱼苗或鱼种。饵料系数 feed coefficient 鱼体增加1单位体重所消耗的饵料重量。投喂间隔 feeding interval 每次向鳜鱼池塘补充投放活饵料鱼之间间隔的天数。全雌鳜all-female Mandain fish 采用生

7、物技术将遗传型雌鳜(XX)转变为生理型雄鳜(XX),将生理型雄鳜(XX)的精液与遗传型雌鳜(XX)的卵受精,产生全雌子代的鳜品种(系)。4 养殖环境条件 场地要求 场地环境符合NY/T 5361的规定。水质要求 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T 5361的规定。池塘条件 池塘避风向阳。池塘坡比为1:(1.52.5),底部平整微斜不渗水。鳜养殖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 cm,面积宜在(210)667 m2,水深1.5 m2.5 m。饵料鱼养殖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 cm,面积宜在(530)667 m2,水深1.5 m2.0 m。5 养殖前准备 池塘修整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塘底过

8、厚的淤泥,让池底曝晒或冰冻。修整塘埂,清除杂物、杂草。池塘消毒 按照NY 5071和SC/T 1132要求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池塘设施配备 5.3.1 增氧机 鳜养殖池塘按鳜2500尾/kw4000尾/kw功率匹配增氧机。5.3.2 发电机 按增氧机总功率的2倍3倍配套发电机功率。6 鳜养殖 养殖模式 按起捕上市季节,分为当年夏季上市养殖模式、当年秋冬季上市养殖模式和隔年春夏季上市养殖模式三种,按鳜苗种放养时间又分别称为鳜早苗养殖模式、鳜中苗养殖模式和鳜晚苗养殖模式。三种养殖模式的特点和要求见表1。表1 三种养殖模式的特点和要求 鳜池塘养殖模式 夏季上市模式(早苗养殖模式)秋冬上市模式

9、(中苗养殖模式)隔年上市模式(晚苗养殖模式)鳜品种(系)全雌鳜 鳜 全雄鳜、鳜 放养时间 4月中旬5月上旬 5月中旬6月中旬 6月下旬7月下旬 放养规格 cm 2.03.0 2.05.0 2.04.0 放养密度 尾/667 m2 10002000 10003000 15003000 养殖期 d 100120 130180 210330 上市时间 7月下旬9月中旬 9月下旬春节 次年3月7月 饵料鱼配套 4月5月,鲫;5月6月,四大家鱼;6月以后,鲮。5月6月,鲫、四大家鱼;7月11月,鲮;12月以后,鲢、草鱼、鲫等。7月11月,鲮;12月至次年7月,鲢、草鱼、鲫、赤眼鳟等。苗种质量 鳜苗种的质

10、量应符合SC/T 1032.5的规定。苗种运输 运输前1 d2 d杀虫灭菌,操作温差控制在2 以内,温差超过2 时,分段调温,每段适应0.5 h,长途运输前吊水2 h6 h,排空粪便后起运。鳜苗种在不同运输方式和时间下的运输密度见表2。表2 鳜苗种两种运输方式下的运输密度 鳜全长 mm 运输时间 h 12 1224 2436 1315 氧气袋(5kg水)尾/袋 2000 1500 1000 活鱼车 千尾/m3 150 100 75 20 氧气袋(5kg水)尾/袋 800 600 400 活鱼车 千尾/m3 60 40 30 30 氧气袋(5kg水)尾/袋 300 200 150 活鱼车 千尾/

11、m3 30 20 15 40 氧气袋(5kg水)尾/袋 200 150 100 活鱼车 千尾/m3 20 15 10 50 氧气袋(5kg水)尾/袋 100 75 50 活鱼车 千尾/m3 15 10 7 苗种放养 在池塘避风处插40目60目网箱,网箱长宽高为(5 m10 m)1 m1 m。鳜苗种下箱前用碘制剂浸浴,下网箱0.5 h后,投喂适口饵料鱼,l h后打开网箱,让鳜苗种缓慢游出。套养品种放养 鳜养殖池塘在鳜苗下塘后20 d左右,或鳜7 cm10 cm后套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套养品种、规格、数量见表3。表3 鳜养殖池塘适宜的套养品种、规格与数量 套养品种 鲢 鳙 黄颡鱼 鲫 规格

12、g/尾 100300 250800 50100 2050 数量 尾/667 m2 60100 3050 50150 80120 投喂 6.6.1 适口饵料鱼规格 以全雌鳜为例,鳜体重、全长和适口饵料鱼大小的关系见表4。表4 适口饵料鱼全长与鳜全长的关系 鳜体重 g 鳜全长 cm 适口饵料鱼全长/鳜全长 1.52.0 3.64.2 0.60.7 5.17.2 5.86.4 0.550.65 14.519.3 7.98.6 0.500.60 40.254.6 10.010.8 0.500.60 82.8111.9 12.513.4 0.450.55 144.6179.0 15.016.3 0.40

13、0.50 235.6297.7 17.618.9 0.400.50 313.7382.8 20.022.2 0.350.45 403,6462.9 23.125.7 0.350.45 471.3538.5 26.228.9 0.300.45 546.1624.8 29.332.1 0.300.45 6.6.2 日摄食率 在25 28 适温条件下,不同规格鳜日摄食率见表5。养殖时参照此表数据,估算每次投放饵料鱼的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5 不同规格鳜日摄食率 鳜 g 0.1 1.0 5.0 10.0 50.0 200 500 日摄食率%60100 4050 3040 2030 1520 710

14、 47 6.6.3 饵料系数 养殖过程中,饵料鱼种类不同,饵料系数也会有较大差异,单一品种投喂条件下饵料系数见表6。表6 鳜池塘养殖中几种饵料鱼品种的饵料系数 饵料鱼品种 鲮 草鱼 鲫 鲢 饵料系数 3.54.5 4.55.0 5.05.5 5.56.0 6.6.4 投喂间隔 水温30 以上时2 d3 d补充1次饵料鱼,25 30 时5 d7 d补充1次饵料鱼,20 25 时7 d10 d补充1次饵料鱼,15 20 时10 d15 d补充1次饵料鱼;15 以下时每月补充1次饵料鱼。6.6.5 投喂量估算 每次饵料鱼投喂量=鳜存塘数量平均体重日摄食率投喂间隔 7 饵料鱼配套及养殖 苗种质量 饵料

15、鱼水花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均匀,运动能力强,腰点出齐,畸型率小于等于2%。饵料鱼池面积配比 鳜养殖塘面积与饵料鱼池面积配比宜为1:(35)。鳜池塘饵料鱼的配套与养殖 7.3.1 鳜池塘的培水 清塘、进水、杀虫参照SC/T 1008。采用培菌肥水或施生物肥的方法培水。培菌肥水的方法是在池边用容器将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菌种加红糖发酵后,全池遍洒。下水花前1天开始使用,每日2次3次,连续5 d(按产品说明使用)。生物肥水的方法按产品说明使用。7.3.2 水花放养品种及密度 根据鳜苗种放养规格和饵料鱼品种确定饵料鱼水花放养密度,见表7。表7 不同放养规格鳜与适口饵料鱼规格及饵料鱼水花放养密度

16、 鳜苗放养全长 cm 饵料鱼全长 cm 鲫/鲢、草鱼/鲮水花放养密度 万尾/667 m2 2.0 1.31.5 100150/100120/150200 3.0 1.72.3 80120/80100/100150 4.0 2.53.0 6080/6080/80100 注:一口池塘宜选择放养一种饵料鱼。7.3.3 饲养 水花下塘第3 d开始投喂水花料,2次/d,1.5 cm后改喂粉料。饵料鱼池塘饵料鱼的配套与养殖 7.4.1 饵料鱼发花池塘的培水 清塘、进水、杀虫、追肥、投喂参照SC/T 1008。饵料鱼发花池塘采用生物肥或发酵有机肥肥水的方法培水。发酵有机肥下塘时间见表8。表8 发花时水温与发

17、酵有机肥提前下塘天数 水温 1518 1822 2225 2528 28 提前下塘时间 天 710 57 35 23 12 7.4.2 分塘 饵料鱼水花放养密度与适宜的分塘规格见表9。表9 水花放养密度与适宜的分塘规格 水花 万尾/667 m2 120 100120 80100 6080 60 分塘规格 全长cm 1.11.2 1.21.3 1.31.5 1.52.0 2.02.5 饵料鱼塘分塘前的准备和分塘后的饲养符合SC/T 1008 的规定。按20万尾/667m2,20万尾40万尾/667m2密度分塘。7.4.3 饵料鱼饲养 按SC/T 1008 执行。7.4.4 饵料鱼捕捞 釆用轮捕的

18、方式,选择规格适口的饵料鱼塘分批起捕使用。a)拉网前观察饵料鱼塘 3 天5 天,要求饵料鱼运动正常,摄食集群强烈,外检体表、鳃、鳍完整光滑;若检测有寄生虫,需杀虫,用药符合 SC/T 1132 规定。b)拉网避开高温和低溶氧天气,饵料鱼先用梱箱暂养,消除应激后起运,饵料鱼规格若分化较大,需过筛调整。c)饵料鱼下鳜养殖塘前用碘制剂浸浴。d)饵料鱼经秤重并计数,按估算的投喂量投放。8 鳜池塘水质调控与疾病防控 鳜池塘水质调控 8.1.1 调节水质指标 pH值保持于7.58.5,总硬度保持于50 mg/L150 mg/L。溶氧保持在4.0 mg/L从上。8.1.2 合理搭配鱼类品种和水生植物 铺设占

19、池塘水面5%10%的水生植物浮床,适量搭配滤食性鱼类和杂食鱼类。8.1.3 平衡水体 N、P、C 水温25 时以上时,10 d15 d测水一次,补P保持N:P=(1040):1,补充发酵低质饲料(如糠)或植物废弃物(如锯末、草粉)增加有机碳源。8.1.4 使用益生菌 半个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EM菌等益生菌调水一次。低密度主要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高密度主要使用芽孢杆菌和EM菌,阴雨天主要使用乳酸菌和EM菌。具体益生菌产品使用时按产品说明使用。鳜池塘疾病防控 8.2.1 清除池塘病原 冬季干塘晒池,清除过多淤泥,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8.2.2 切断传染源 鳜、饵料鱼进塘前,检测病原

20、并消杀;鳜池塘补水尽量使用处理过老塘水;注意用具消毒,地面除草,空中驱鸟,水中除杂,禁用未处理过的有机肥源。8.2.3 定期测水、调水 每日观测溶氧、pH值、透明度,保持塘水肥、活、嫩、爽。8.2.4 定期镜检、对症治疗 定期抽查、镜检鳜寄生虫种类和密度,掌握其变动规律。发病时,应准确诊断、对症治疗,用药符合水产用药明白纸的规定。8.2.5 避免应激 用药后,及时调水。日常操作时,避免鱼体产生应激。9 日常管理 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的变化,鳜的游动、摄食及饵料鱼的密度。及时清除死鱼、伤鱼、病鱼,记录并分析原因。科学增氧 低密度养殖时,凌晨、中午各开增氧机1次,每次2 h3 h。中、高密度养殖时,平时保持1/3增氧机工作;阴天、傍晚,开一半左右;凌晨、中午全开。阴雨天、气压低时,适当增加开机时间。饵料鱼的配套管理 掌握鳜塘和饵料鱼塘的摄食、生长情况,计划好饵料鱼的配套和供应,及时调整各塘的养殖密度和投喂强度。生产记录 作好放养、转池、投喂、调水、水质检测、病害监测及用药等日常记录。参考文献 1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