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第一标段 编号:
致:郑州市豫通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沉井泉涌问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
□ 专项施工方案
□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沉井泉涌问题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第一标段项目部
年 月 日
一、工程概况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沉井长34。4米,宽14.8米,高20。75米(-20.45m~0.3m),沉井刃脚总长94。97m。高效沉淀池为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多边形,底板顶标高最低处为97.09m最高处为100.35m,顶板标高处为106。3m,底板厚度为1500mm,内隔墙墙厚分别为800mm(沿东西方向)、1000mm (沿南北方向); 短向底部设2道地梁(兼刃脚)。刃脚底标高为85.550m,宽度1200(内隔墙下)。
先在现状地坪明挖3。5m,采用沉井方法施工,沉井采用排水沉井,干封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再继续施工池壁及顶板。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采用沉井法施工:水力机械吸泥出土排水下沉,同时采用抓斗、人工相结合。井壁分段浇筑,带框架及隔墙一次下沉,最后干封底施工.
沉井断面示意图
沉井周边建筑物情况:沉井东侧有两个单体,即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102、103)和沉砂池附属房间,沉井距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9.7m,距沉砂池附属房间10.9m。沉井南侧是生物反应池(105—1),距生物反应池(105-1)为39.8m。沉井排水施工共布置20口降水井。
目前,降水井内水位在原地面以下19。9m,即在沉井刃脚以下约1.0m处,根据设计图纸沉井需下沉15。45m,在下沉至13.2m处出现泉涌现象。沉井周边建筑物如下图:
沉井周边建筑物示意图
二、泉涌点位置及出水量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在累计下沉至13。2m处遇到两处泉涌,该处泉涌水量较大,对沉井下沉、封底等施工造成很大困难.泉涌点位置见下图:
泉涌点位置示意图
泉涌照片
目前,1号点出水量较大,2号点出水量较1号点稍小。刃脚锅底没有封堵的情况下,两个出水点共安装2台7.5KW的水泵连续将出水点存水排除.
按清水离心泵估算,扬程按20米计,轴功率按7.5/1.15=6。52kw计算,水泵效率按60%算,Q=6.52*0.6*367/20=71.8m³/h ,所以每个泉眼水量为71。8m³,两个泉眼共计143。6m³/h。
三、泉涌产生原因推测及造成影响
两处泉涌点产生的原因经多方面分析、推测,大致如下:
1.泉涌冒水地点有地下泉眼,当泉眼上部开挖卸荷不足以承受下部水压时产生泉眼;
2.基坑周边水通过一定聚水通道,在沉井内挤压形成小细流,当土体开挖卸荷不足以承受下部水压时产生泉眼。
涌水对沉井下沉、沉井封底造成影响较大,在下沉施工中始终安排2台7。5KW水泵连续排水。封底时较难处理,针对泉涌现象可能产生的危害总结如下:
1.对沉井封底施工带来困难,设计采用干封底作业行不通,必须采用水下封底;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回填锅底行不通,必须采用水下混凝土封底。
2。泉涌可能产生次生危害,泉涌造成沉井刃脚基础面承载力不足,沉井结构受理不均衡,引起结构变形、产生裂缝。
3。沉井降水停止后,泉涌造成周边地基承载力不足,对周边建筑物产生危害.
四、封底处理方法
针对泉涌,沉井封底计划采用两个步骤,首先对未出现泉涌区域采用干封底作业,待干封底作业混凝土达到2。5MPa后,对出现泉涌区域采用水下封底施工。干封底和水下封底均采用C20水下混凝土,详见下图:
五、水下封底施工
1、沉井下沉到位后,应进行8小时的连续观察,如下沉量小于10mm,可进行封底。
2、封底时注意对称、分格封底,先封中间的格子,后封四周的格子。
3、水下封底:水下封底采用垂直导管法施工,根据井格大小按规范规定布置导管(查导管直径和有效作业半径),均匀对角由外向内进行浇筑。开灌时,砼导管下口离井底30cm左右,并先在导管内放一个球塞,并用绳索或粗铁丝系牢,漏斗内先灌满坍落度16~18的砼,然后将球塞慢慢下放一段距离,但不能超出导管下口;浇筑时,割断绳索或粗铁丝同时迅速不断地向导管内灌砼。多根导管施工,应从低洼处先开管。
4、初灌时要按要求的初灌量备料,以便开灌时砼能满灌地、源源不断地流入砼料斗内,并通过砼导管流入井底,形成砼堆,砼堆要求导管埋入砼中大于1米.
5、每根导管砼浇筑的间隙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每次浇灌量宜大于导管容量2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