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坚决地惩治腐败,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必须使权力在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下运行,才能确保权力在运行的规范性、公正性、和实效性上体现党的先进性,才能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确保政府机构依法行政,从根本上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也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而依法治国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权力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支配性、稀缺性来
2、看,权力最容易成为脱缰野马,掌握权力的人总是借助权力的力量而把自我凌驾于权力的作用范围之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表现为凌驾于社会之上,当掌权者为了私人利益而操纵权力,这种权力又受不到有效规范和限制时,掌权者就会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侵害人民的权利。人类文明的历史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就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对权力的运行从决策、执行到检验全方位进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监督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方便有效而又能得到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建设,必须紧
3、密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现有机制的现状,该继承的继承,该废除的废除,该完善的完善,该创新的创新。 一、完善对权力运行启动的监督机制在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具有一种国家或群体权力的代表性,该权力只有相对的使用权和履行权,而无处置权和占有权,一旦失去了岗位,将会自动地失去;另一方面,权力的最终载体是人,因具体的职责而产生的权力,带有个人色彩,由于监控不力,往往会产生借国家的力量给个人谋收益的现象。权力主体是腐败行为的主导因素,必须将公共权力主体的产生和更替纳入法制化、公开化、程序化的轨道,这是我们遏制腐败的“第一道屏障”。(一)逐步完善公众选拔任用领导
4、干部的机制。逐步扩大领导干部公众选举产生的范围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强调决策民主,忽视选举民主,使宪法赋予人民的选举权打了折扣.因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任用领导干部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以人或机构作为“执政中介”的做法,使任命权掌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的手中,官员的产生主要是上级领导的旨意,人民群众的意见起不了决定作用。这种不恰当地扩大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任命的范围,致使用人领域成为腐败现象的多发地带。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公众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机制,逐步扩大公开民主选拔的比例,用制度化、程序化来遏制任用权力上的恶性膨胀,加强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把真正德才兼备
5、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建立这项制度,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遏制权力腐败和推进民主与法治的进程,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决定权。(二)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的机制.任期制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任期制的实质在于:在一定领导岗位上任职都要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任期一到,职务一般都自然解除,形成干部正常的“下”的运行机制。对干部“下”有了政策依据,便于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操作,干部本人从心理上也容易接受,使干部能上能下在制度化的轨道上规范有序地进行。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要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规定不同的任职期限、届数、最长任职年限;要明确任
6、期届满时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决定领导干部的进退去留。要建立和完善继任的有关制度.(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的机制,对严格把住选拔任用干部关,完善监督机制,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的机制包括:一是干部推荐责任制,明确规定推荐的注意事项、责任和处理办法,增强推荐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能达到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把关的目的;二是干部考察责任制,这是对选拔任用干部进行监督检验的过程,制定便于操作的干部考察责任制,明确考察的方法、内容和责任,规范干部考察工作,确保干部考察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三是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
7、是一种用人风险机制,这对遏制用人腐败纯洁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推行干部任用回避制、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建立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等等。 二、完善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制约机制腐败的过程主要发生于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要有效地制约权力,关键是对公共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予以制约。(一)运步完善政务公开的机制。在我国政治权力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封闭现象,是当前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加快,政务公开作为反腐倡廉、政府制度创新的一项基本建设已逐步在全国推广。要实行政务公开必须加强和完善法制以及其他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制定政务公开法,提高权
8、力运行的透明度,通过听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咨询制度、公开发布信息制度等,增加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对失职渎职、徇私枉法、延误失误、监管不力、滥用权力的,应当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责任,杜绝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现象。(二)逐步完善对“一把手”监督的机制. 目前,不少单位的“一把手”拥有很大的权力,制约不好会给群众带来灾难,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构建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和体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一是必须建立合理分权的机制。二是必须强化以权制权的机制。三是必须建立“一把手”的选举罢免机制。四是必须对“一把手建构刚性责任机制。五是建立上级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
9、三)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权力监督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果监督整体合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会使监督无力、虚化,各种腐败现象更加严重.因此,要使各系统的监督主体互相配合,科学配置,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一是通过制定有关监督法律法规,对各监督主体规范其地位、职责、权限,规定其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使监督主体明确各自的具体工作目标;二是各监督部门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联系制度,进行综合指导和协调,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合力量;三是在权力监督体系中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网络,形
10、成有利于发挥权力监督体系整体功能的协调机制。三、对权力运行过程的法治监督机制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旗帜,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法治吏、严肃执法、违法必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切实把法律确立为评判和衡量社会各系统的价值标准及运行合理性的重要尺度,把法律作为杜绝权力与人情因素的侵扰及排解社会纠纷的首选方式,把国家权力的配置作为法律内容和运作过程的重要方面,重点控制权力侵夺与滥用,使各个法律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构筑坚强的法纪防线。(一)加强和完善依法规范权力的机制。完善权力配置,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进一步加强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建设,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权力法定.
11、必须依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不得逾越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否则是无效权力;同时也要强化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实现法定权力和法定责任相一致。二是程序法定。一旦权力的行使违反法定程序,有关监督机构、司法部门就可裁定其行为违法,中止行政违法行为,并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应当强化依法办事的意识,树立违反法定程序也是违法的观念。三是监督法定。对各种腐败行为的内容、认定、处罚等应尽可能地以法律法规形式予以明确,以便于依法监督和依法查处.(二)加强和完善重典反贪的机制。 对现实生活中存在重罪轻判的现象,应实行“依法重惩”,只有重典治贪,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慑力,使腐败分子慑于法律的威严而不敢妄动贪念。重典反贪需要完善法治,使我们的监督制度和机制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如:目前正在修改的刑法对于巨额资金来源不明罪的惩罚,最高刑期计划由当前的五年改为十年,但这还不够,应该根据金额多少,刑期由十年直至死刑,彻底断绝贪官苟活的梦想。制定专业的惩治贪污贿赂法,有效预防和严厉惩治腐败,使反腐倡廉能真正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今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十年规划,从各个方面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了规划。现在是我们运用法律武器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温床的时候了。 六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