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适应了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 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在公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新标 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
2、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的 需要。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 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 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
3、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 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 总体尺寸。在“03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两种车型,车辆类型由三类调增至五类;最大总长铰接列车为18.1米,较“03版标准增长 4.1米,最大总宽由2.5米增至2。55米.另外,针对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车辆折算系数
4、偏小的问题,“新标准将大型车折算系数由2.0增至2。5,新增的汽车列车折算系数为4.0。该项调整将提高公路的经济评价水平,提前最佳投资时机,延迟升级改造时机。3.着眼基础:服务水平分级进一步细化优化公路设计交通量是基于服务水平的基础确定的。“新标准”采用v/C值来衡量拥挤程度,并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采用限速值与自由 流速度之差作为次要评价指标。修订后,服务水平由原四级调整为六级,主要变化为:将原二级划分为两个等级,即现二级与三级服务水平;将原四级服务水平上半 段和下半段分为两级,即现五级与六级服务水平。“新标准仍维持技术等级决定设计服务水平,但增加了公路功能因素考虑设计服务水平的调
5、整,总体来讲,功能 类别高的公路应该选用较高的服务水平,功能级别低的公路应选用较低的设计服务水平.4。千锤百炼:应用运行速度检验与安全评价运行速度综合考虑了驾驶行为、心理、视觉需求、汽车性能特征、线形几何要素,显著提升路线协调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 应用。我国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本次修订明确了路线设计应采用运行速度检验的规定。在安全评价方面,“新标准”规定 “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应在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其他公路在有条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另外,对特殊困难地段的隧道洞口线形以及纵坡值的确 定,都提出了进行交通安全性评价的要求。5
6、。摒弃“一刀切”:功能主导横断面组成及指标本次修订主要按照功能主导原则调整横断面的主要指标值。“新标准”规定: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在内侧一、二车道主要通行小 型车辆时,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米.对于以通行中、小型客运车辆为主的公路(如机场公路等)可论证采用3。5米的车道宽度.“新标准”不再规定中央分隔 带宽度推荐值,调整为“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功能确定。另外,高速公路和承担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其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3米,最小值为1。5米,主 要通行小客车时右侧硬路肩也可采用2.5米。同时,“新标准取消了路基总宽度指标值。6。给出调整空间:路面设计轴载可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路面设计
7、轴载标准关系到建设成本、运营养护和路面使用寿命等重大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因此该标准的任何调整和变化都十分敏 感。从各省调研情况看,部分项目或路段有重载交通的需求,因此,本次修订在综合考虑原有标准的延续性、现行汽车荷载标准、工程建设和路网运营的基础上,补 充增加“对于重载交通路段,可采用分向、分道根据实际的轴载谱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的导向性规定,给重载路段轴载标准的确定,留出可灵活选择的空间.7.适应新政:提高了二级公路汽车荷载标准在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政策后,部分重载车辆为降低运输成本转向二级公路。另外,由于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四级公路和有些乡 村道路作为进村的唯一
8、通道,也有较重的车辆通行。因此,本次修订提高了二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的荷载标准,修改后二级公路的汽车荷载等级改为公路-级,并取 消了“四级公路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的规定。此外,除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外, 新标准还提出“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结构整体和局部验算的规定.据测算,标准调整后, 对于跨径小于50米的桥梁,造价将增加1左右。8.造价与安全的平衡:调整隧道限界及相关安全规定隧道建筑限界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要素。本次修订的支撑研究课题“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指标研究”专门
9、展开研究后提出:将时速100公里 所对应的左侧侧向宽度由原标准的0。5米调整为0。75米;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短隧道,城市出入口公路的中、短隧道,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与路基 同宽。9。明确设计目标:规定工程设计使用寿命如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桥涵的安全和耐久,2008年,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颁布,明确规定了各类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作为耐久性的总 体性指标,设计使用年限是桥涵、隧道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本次修订依照以上两个上位标准,并参考铁路、市政、建筑等行
10、 业的规定,针对桥涵和隧道的安全和耐久性,给出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可保证桥涵与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尽量避免频繁的维修、拆除与重建。关于路面类 型、路面结构形式选择的原则以及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路面使用年限,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10。着眼未来:对改扩建作出原则规定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步进入改扩建的新阶段,根据标准修订课题“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研究”以及部新近下发的关于西部沙漠戈壁和草原地区高速 公路建设执行技术标准的若干意见,本次修订按照“保证安全、功能主导、适度灵活,合理利用”的总原则,首次系统地针对公路桥涵、隧道和路基路面改扩建作 出了原则规定,以保证行车安全和结构安
11、全为底线,以使用功能和重要性为主导,适度灵活地降低原有工程利用时的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原有工程,实现改扩建工程 效果与经济性的合理平衡.11。因地制宜:给出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标准和指标本次修订,首次提出特殊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和指标的概念,并规定:第一,特殊地区是指戈壁、沙漠、草原和交通末端的小交通量地区,小交通 量是指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万辆以下。第二,特殊地区分离式断面的高速公路“可采用分期分幅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 件进行管理.第三,西部沙漠、戈壁、草原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洪水频率可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时速不应大
12、 于80公里,并应设置完善的标志、港湾式紧急停车带等安全设施。第四,“沙漠、戈壁、草原地区硬路肩路面可分期修建。第五,硬路肩宽度可论证采用“最小 值。第六,提出沿线城镇分布稀疏,水、电等供给困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间距可适当增大.第七,小交通量高速公路的监控设施,可以采用分段监控的模式,实 施全线重点监控、动态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12。细节决定成败:调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配置标准本次修订取消了原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等级划分,以公路的功能分类、技术等级和交通量为基础,三大设施各自建立相对独立的规模配置体系;按 照公路功能类别提出了安全设施的配置标准,提高了低等级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对服务设施提出了
13、按功能需要配置的规定,总体上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 管理设施提出了与公路功能相适应配置规定,对监控设施根据公路功能划分为四个等级并明确了适用范围,对高速公路根据需求分为全程监控和分段监控两种模式。 对收费设施的交通量规划年限、ETC收费系统的设置、通信管道的容量与使用效率、配电系统的负荷等级、照明设施的设置与技术要求等,做了修订或补充规定。标准修订是实际工程经验的高度总结,“新标准”与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标准对比来看,技术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与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土地资源现状和建设条件的适应和协调,整体特点是安全、实用、经济,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属于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的公路工程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