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268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_T 2025-2019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140.10 X 5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20252019 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Zhaoping tea cultivation 2019-11-05 发布 2019-11-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园地选择与规划.1 5 茶树种植.2 6 茶园管理.2 7 鲜叶采摘及运输.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

2、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昭平县人民政府、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监督。本标准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昭平县茶叶办公室、昭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昭平县农业农村局、昭平县茶叶协会、广西标准化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初生、陈宏平、邱健、郭壮心、唐宗军、何玉开、吴彩谦、姚明雨、龚锦魁、黄林光、叶文海、吴伟林、刘宗钊、石敏、蓝冬丽、黄林华、谢宏昭、刘祁云、李睿、黄旭照、莫乃坚。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昭平茶种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

3、昭平茶的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5/T 1124 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 DB45/T 1243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45/T 11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园地选择 4.1.1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化工

4、厂和有毒土壤、水质、气体等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1.2 选择 pH 值在 4.56.5 之间的土地种植,其他立地条件应符合 DB45/T 1124 的规定;土壤、灌溉水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4.2 园地规划 包括小区、道路系统等。设置的道路包括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以道路、防护林等将园地划为若干小区。4.3 茶园开垦 宜选择平地、缓坡等高线顺坡种植。清除园地杂草、灌木、石头等杂物,充分深翻土壤,开挖深30 cm50 cm、宽 50 cm60 cm 的种植沟。5 茶树种植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当地群体种以及适宜制作昭平茶的中、小叶类茶树品种。种苗质量

5、符合GB 11767的规定。5.2 种植时间 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5.3 种植规格与密度 可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双株条栽方式种植。双行单株条栽方式大行距140 cm150 cm,小行距37 cm40 cm,株距18 cm20 cm,每667 m2种植4 5005 300株。单行双株条栽方式行距120 cm140 cm,株距16 cm18 cm,每667 m2种植5 3007 000株。5.4 种植方法 种植前,茶苗留20 cm25 cm高度剪除上部,用黄泥浆浆根。种植时,先开小穴,深度为10 cm15 cm,将苗木扶正,根系舒张,覆土压实后,淋足定根水,再覆土。5.5 补苗 种植后及时查苗

6、补缺。6 茶园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中耕除草 根据杂草长势,结合松土、施肥管理适时除草。6.1.2 松土 成龄茶园结合施肥每年松土 23 次。6.2 水分管理 干旱少雨季节,及时浇水;雨水季节,及时排除园内积水。6.3 施肥管理 6.3.1 幼龄茶园 6.3.1.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勤施薄施,分多次施用,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6.3.1.2 基肥 种植茶苗前,每667 m2施入菜籽饼(或花生麸)500 kg1 000 kg或经无害化处理后的腐熟猪粪、鸡粪有机肥1 500 kg2 000 kg过磷酸钙45 kg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

7、-15)45 kg50 kg混合拌匀,距茶树干10 cm20 cm开深宽20 cm30 cm的施肥沟,施入肥料后覆土。6.3.1.3 追肥 在茶树种下45 d后每667 m2追施尿素8 kg12 kg。以后在每年的2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每667 m2施尿素8 kg12 kg或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25 kg。开沟和施肥方法参照6.3.1.2执行。6.3.2 成龄茶园 6.3.2.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施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早施、深施、施足,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6.3.2.2 基肥 宜在11月下旬之前。于行间茶树树冠垂直下开深

8、宽20 cm25 cm的施肥沟,每667 m2施入菜籽饼(或花生麸)450 kg500 kg或经无害化处理后的腐熟猪粪、鸡粪有机肥800 kg1 200 kg过磷酸钙20 kg25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25 kg混合拌匀或有机无机复合肥60 kg75 kg,沟施盖土,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可配合施入氮肥。6.3.2.3 追肥 在每年的2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每667 m2施尿素4 kg6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分别为40 kg50 kg、25 kg30 kg、15 kg20 kg。开沟和施肥方法参照6.3.2.2执行。6.3.3 衰老茶园 在每年的4月

9、下旬或11月下旬,结合6.4.3修剪,施肥方法参照6.3.2执行。6.4 修剪 6.4.1 幼龄茶园修剪 6.4.1.1 第一次 在种植前进行第一次修剪。当移栽茶苗高30 cm,茎粗0.3 cm时,在离地面15 cm20 cm处留12个较强分枝,剪去顶端新梢。6.4.1.2 第二次 视茶树长势,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 cm20 cm,剪去上部枝梢,修剪后茶树高度控制在30 cm40 cm。6.4.1.3 第三次 视茶树长势,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 cm15 cm,即离地面40 cm55 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6.4.2 成龄茶园修剪 6.4.2.1 轻修剪

10、 从投产至衰老前每年修剪12次,每次修剪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3 cm5 cm,修剪方式以采用平剪或弧型剪为宜。修剪时间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11下旬为宜。6.4.2.2 深修剪 当茶树冠面发生多鸡爪枝、瘦弱枝、芽头密度小及产量下降时进行深修剪且修剪时间应在春茶结束时进行,修剪深度应低于上年剪口高度15 cm20 cm为宜。6.4.2.3 行边修剪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条行边修剪,保持行间间隙18 cm22 cm。6.4.3 衰老茶园更新修剪 应在春茶结束时进行,修剪深度以剪去原来树高的1/21/3为宜。茶树主干灰白,叶片秃光,苔藓、地衣丛生,无法采用重修剪及增加施肥方法恢复树

11、势时,采用台刈,余留高度以茶树枝干离地面15 cm为宜。6.4.4 修剪枝叶处理 正常的茶园修剪枝叶留在茶园内;病虫害严重的茶园病虫枝条清除出茶园。6.5 病、虫、草害防治 6.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6.5.2 农业防治 6.5.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6.5.2.2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6.5.2.3 及时修剪病虫害严重的茶园,将剪下的病虫枝条清除出茶园集中处理。6.5.2.4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6.5.2.5 合理封园。剪去茶丛下部的枯枝、细弱枝、病

12、虫枝和边脚枝,清除地面上的枯枝落叶,清除园内及园边杂草,进行集中销毁或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用石硫合剂对叶子正反面、茶枝和茶丛基部喷施一次。6.5.2.6 采用合适的机械结合人工除杂草,减轻杂草为害,同时破坏害虫的栖息场所。6.5.3 物理防治 6.5.3.1 人工捕杀。人工摘除比较集中的害虫卵块、幼虫等。6.5.3.2 利用害虫的趋性。采取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等措施。6.5.3.3 阻隔措施。根际培土,阻碍茶树根际周围浅土层中化蛹越冬幼虫在次年春天的正常羽化。6.5.4 生物防治 6.5.4.1 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螳螂、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蛙类、

13、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6.5.4.2 采用“以螨治螨”、“以虫治虫”技术。6.5.4.3 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6.5.4.4 宜使用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与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不得混配使用。6.5.5 化学防治 6.5.5.1 地理标志产品昭平茶主要病害有:茶叶炭疽病、云纹叶枯病、膏药病、茶饼病、轮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角胸叶甲、茶尺蠖、金龟子、蚜虫、介壳虫、茶毛虫、茶毒蛾和螨类等。6.5.5.2 化学防治参照 DB45/T 1243 的规定执行。7 鲜叶采摘及运输 7.1 采摘时间 2 月中旬至 10月下旬。7.2 采摘要求及方法 7.2.1 人工采茶 鲜叶长短一致、色泽均匀、芽叶完整时采茶。特级采一芽一叶初展;一级采一芽一叶;二级采一芽二叶。7.2.2 机械采茶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可机采;机采作业符合NY/T 225的要求。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7.3 鲜叶运输 鲜叶运输应及时,运输途中应避免紧压、暴晒、雨淋等影响鲜叶品质的行为。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 昭平茶种植技术规程 DB45/T 20252019DB45/T 2025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