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25710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永远的校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永远的校园教案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2、领会“永远的校园的含义,感受北大的精神魅力,体会作者从文字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3、领会文章多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和诗意美。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永远的校园”中“永远”的涵义;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刚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我们的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在你们的印象中,我们学校的状况如何?诸如环境、设备、教学等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校园面积小、拥挤、美丽、清净、明亮、宽敞、和善(的老师)等等.(板书同学回答) 很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

2、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回答。同学们说到的这些印象都是比较表面化的,如风景优美、绿树葱茏等等.有没有同学可以说出我们学校的校园精神是什么?她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稍停顿)大家可能因为刚到我们学校不久,接触到的东西来不多,所以回答不出来。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位在自己学校里一待就是半个世纪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学留给他怎样的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三、讲授新课 (一)背景资料 1、作者介绍:谢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诗人,北大文学院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自他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

3、2、有没有同学知道北大的历史由来? 北大,全称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严复是第一任校长。 北京大学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来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将“54”定为校庆日。 (二)课文研读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还有哪几个词你发现它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要求去数,凭感

4、觉说出即可) 永远,种子、燕园 (2)作者在文中有没有介绍校园风光,整篇文章是否单纯介绍校园风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有,前五个自然段。但不是单纯介绍,从第7自然段开始写的是精神上的校园。 板书:空间物质层面的北大校园 具体“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的抽象的校园(重点) 抽象(3)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针对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 2、品读课文 (1)作者在前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校园在他眼中是怎样一个概念? 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抽象

5、的。 (2)找出你喜欢的描写燕园景物的句子 -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 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 (3)校园里除了景物之外,还必须有(人),那又是哪些人呢?(老师、同学)这些老师与同学在作者的记忆里是怎样的? -燕园记忆:师长各具风采治学严谨 同学存在差异友谊真醇 氛围切磋知识进军科学 (4)有着这样一群师长与同学,又有美丽的燕园风光,那,这

6、就该是永远的校园吧.不,不单指这些,那什么叫永远?永远指的是什么呢? -永远是指时间长久,没有终止。如,先烈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它指的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5)为什么北大精神才是永远的?作者在715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园精神? 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敏感锐气; 不单纯、富有个性-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合成、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合成、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合成); 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洒脱、充满活力; 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

7、,勇锐的抗争精神)。 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北大魂与中国魂共生与永存. 北大的灵魂(社会精英意识、被选择的庄严感、献身精神和使命感)中国魂 (6)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北大不灭的精神北大校园精神的延续)(7)大家思考一下,“永远”的内涵.(详见教学用书P4)指的是:精神的延续和不灭。永远的校园指的是精神上的校园,作者把北大“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加以考察”。这校园与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它永远不灭;这是块圣土,科学和民主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生发了北大永恒的对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和追求;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成为北

8、大永存的灵魂.文章的视点由“我到“北大人再到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由校园的回忆到青春的追求,再到精神气质的魅力,更进一步深入到“灵魂的塑造和远播,从而揭示出“北大魂”与“中国魂共存与永存的校园文化的本质.4、领会文章多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和诗意美。(详见教学用书P4)(1) 首尾设喻,前后照应。(2) 将北大人格化(3) 语言生动形象(三)讨论:课后练习一,校园板书: 具体的校园 抽象的校园 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不单纯、富有个性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北大魂与中国魂共生与永存.永远的校园精神的延续和不灭北大

9、魂与中国魂成长教案教学重点: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教学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母亲)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拉索尔贝克,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代表作有成长黄金时代.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17部作品。 拉索尔贝克,出生于1925年,母亲是乡村教师,父亲是工人。拉索尔天生羞怯,体格瘦弱,性格内向,资质平常。父亲死后,他随母亲从农村辗转来到城市,寄居在舅父家中。时势的艰辛,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过早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分担了家庭的责任。历经人生变故而愈发意志坚强的母亲就把年幼的他推向一家之主的位置。在母亲的不断引导、敦促甚至驱使下,拉索尔八岁做了报童,之后学过音乐,当过仓储市场搬运工、邮局小职

10、员等.经过不断尝试和数次失败,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自尊和他人的尊重。太平洋战争爆发,拉索尔应征入伍,成为预备役海军飞行员,退役后从地方小报的调查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一名优秀作家. 成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小男孩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故事。 成长既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励志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即使在今天,书中所提及的问题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成长一书的相关评价 这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是一本无法超越的美国回忆录。 这是一本做到极致的自传,既有趣又心酸你会永远的感激拉索尔贝克,他讲述的是自

11、己的过去,却让你自豪不已。 它能让你快乐,那些熟悉的街道和喧闹能把你带回到自己的童年岁月对这样的一本书,你该怎么来评价呢?太神奇了! 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一个可爱的、温暖人心的、让人无拘无束地开怀大笑的故事是一部极富原创性的优秀自传作品。 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致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 三、字音 惬()意自怨自艾() 掂()量镍()币 熨()烫侏()儒()

12、龇()牙步履() 四、成语 自怨自艾:本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伶牙俐齿: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惊惶失措:害怕慌张(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 五、课文片段精读,学会感知和领会 (一)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叙事脉络。提问:概述本文主要内容-教参P10 (二) 仔细阅读“我”推销星期六晚邮报的片段,(书P1113)思考: 1、母亲为什么要逼着“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在八岁的时候就让“我在街头推销星期六晚邮报,这是母亲对“我”进行的强化训练,以让“我”尽早适应竞争。 2、在推销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些事?最终的结果怎样? “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13、,等着“人来买,结果是一份也没有卖掉.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 3、课文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 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不同。 六、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插叙的表达作用。请学生找出文中运用插叙的段落。-教参P10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思考:1、“我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母亲她率直、泼辣、急于求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又毫不隐瞒她的

14、高兴,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树,对“我”不思进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却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开明的,一旦发现“我”在生意场上已没有指望,便为“我”留意新的“行当”.于是,她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并鼓励我当个作家。 2、“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多丽丝呢?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又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 “我缺乏闯劲,羞怯畏缩,不敢多说话;在卖杂志的过程中,不敢敲别人家的门,见有人开门就惊慌失措;遭受挫折后,就想放弃,推说自己“没有推销员的天赋”。同时,我渴望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我喜欢读书,我的阅读对象很多.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乏韧性和闯劲,当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后,就暗

15、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走到底。 多丽丝是一个性格开朗、大胆热情、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形象.课文细致刻画了她帮助家里人洗碗碟、敢于向商店老板讨回公道、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厉言警告哥哥用卖杂志的钱买苹果等几个情节。从中可以看出,她既是我性格的对立面,也是母亲性格的继承者。我很重要教案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了解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等多种写作技巧。 2拓宽学生知识、情感领域,转变学生认知世界的视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名言指路,引入新课 同学们,古今中外,世界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几位.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

16、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鲁藜泥土(短诗) 提问:这三句名言有什么共同之处? 强调谦虚,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历来都称颂谦谦君子,大家也就习惯地说“我不行”、“我不重要了;同时,我们也听惯了别人说“我不重要”了。但是,现在却有一位女性勇敢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她的呐喊.二。走进作者 1、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

17、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主要作品有预约死亡血玲珑拯救乳房,中学教材入选散文提醒幸福。2、词语:1战栗 l 菽sh粟s 濡r养 掉以轻心 回溯s 嵌qin合 雾霭 鬼斧神工 瞳tng孔 混淆xio 生死攸yu关 相濡r以沫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万劫不复 微蹙c 一沓d沓

18、独出心裁 驰ch骋 寰hun宇2补充词解:战栗:害怕发抖。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东西漫不经心,不当回事。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回溯:回忆。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生死攸关:生死相关。独出心裁:原指作品的构思有独到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本文以“我很重要”为线索,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发,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观点,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这一主张。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要”。第二部分(728):多角度阐述“我很重

19、要”的原因与依据。第三部分(2940段):鼓起自信心,肯定自我很重要。 2学生回答填空题。(1)文中的“我”所指为何人? (“我,既是自我,也是他人,是每一个个体的人。) (2)文章为什么开篇写“我不重要?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能更好的突出主题。) (3)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 提示: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大家的英语学得应该都不错吧。有谁告诉我,当面对别人的赞扬或赞美时,西方人的反映是什么?那我们中国人最常说的又是什么?(学生答:西方人回答:Thank you,而中国人常说“哪里哪里,我也不好的啦.) 中

20、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于整个集体之中。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便强调自我的“不重要,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因为人的渺小的形体,便必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四品读鉴赏,各抒己见. -赏读文章第二部分。1本文从那几个层面探讨了“我很重要这个命题?在作者看来“我为什么重要? (从个体生命的诞生,从亲情、爱情、友情和事业这几个层面满怀激情地剖析了个性意识复苏的流程和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对于伴侣,我们是相濡以沫的同道.)

21、 (对于后代,我们是保护与指引他们的人。) (对于朋友,就如同沙漠里的古陶,摔碎一件,就找不到一幕一样的成品。) (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没有人能代替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2从上述所找到的内容看来,“我”似乎总在为别人而活吗?这样不正好说明“我”不重要么.如何解释这样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作者写作目的角度考虑。) (我很重要的内涵:这是人类对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以及对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的体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很最要,但不是只有我才重要或我最重要

22、.应该认识到每一个自我的价值,而非提倡自我中心。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我很重要,是作者对个体生命与生存价值的认识和批判,更是一个单薄的生命对芸芸众生发出的响亮的宣言:或许地位卑微、或许身份渺小,但人格的尊严的天平,从来都是平等的。作者于经历的反思中,彻悟到我很重要,于情节的梳理中,彻悟到我很重要;于生存的责任中,彻悟到我很重要;于事业的创造 中,彻悟到我很重要.个性意识的觉醒和个人欲望的膨胀之间的本质区别。) 五、领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善于驾驭文字、调动读者阅读情感的作家.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雅致但又充满哲理的的语言风格,更深深佩服于作者竟能将“我很重要

23、这样一个容易陷入论辨和说教的命题,诠释、发挥地如此富有灵性和人情味。下面大家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表达效果的. 1、那么,作者开篇为什么要写“我不重要呢?“我不重要”“我很重要”,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为了与下文浓笔重墨阐述“我很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从而凸现出作者“我很重要观点的理直气壮。“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者将“我很重要”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就喊出来,整篇文章也就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了。 2、找一找,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各自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 反复:“我很

24、重要” 不断地强化主题,并一次次地撞击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某种共鸣. 排比:“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一系列的对比中,强化“我不重要”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给阅读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下文论证“我很重要作了铺垫。 反问:“平日里,我们还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面对大自然制约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相濡以沫

25、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以反问的语气,表达是一种肯定的态度。 夸张:“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以夸张的意向表现“我”在父母眼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比喻:“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存储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斯年老树干上最新萌芽的绿叶 “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课文中这样的精彩比喻还有很多,以形象生动的意象来表现“我”的重要价值。 六、联系实际,展开辩论。 看来,“我“重要还是不重要,是要

26、在现实生活中用心感悟的。下面我倒想起一个问题来:孟子老先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提示:如果你认同作者,可就作者提到的“我很重要的理由或其它理由来谈;若不认同,可想想还有什么比“我”更重要的东西?) 1写感想,准备辩论。 2展开辩论。 3教师评价。 其实“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的观点都有道理。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七、提炼升华,明确中心。意识到“我很重要,有什么好处? 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我很重要”.(中心) 八、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量和质。生命中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一句话:活着就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活着,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身的价值,因为你并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一株小草,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面,我提议,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三部分,作为我们的生命宣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