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23357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1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目 录第1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11.1 项目背景11.1.1 政策背景11.1.2 技术背景61.1.3 整体发展趋势71.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11.2.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111.2.2 电子政务建设机制有待完善111.2.3 投融资模式创新不足121.2.4 部分云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121.3 整体现状121.3.1 省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基础121.3.2 省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191.4 需求分析211.4.1 政务外网升级改造需求211.4.2 安全体系建设需求231.4.3 计算资源整合需求241.4.4 存储资源整合

2、需求251.4.5 信息资源利用需求261.4.6 灾备需求311.4.7 云平台管理监控需求321.4.8 业务运营服务需求321.4.9 同城双活中心建设需求331.4.10 异地灾备中心建设需求34第2章 建设目标、范围、任务362.1 建设目标362.2 建设范围362.3 建设任务37第1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1.1.1 政策背景1.1.1.1 变革传统IT模式,支撑电子政务发展创新1.1.1.1.1. 电子政务发展有了更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在组织领导、战略布局、政策发布等方面均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

3、化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体现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新组建的领导小组层次之高前所未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出任组长、副组长,第一次比较彻底地体现了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的内在要求。同时,新的领导小组也体现了党政军一体化融合推进的要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今后总揽全局、统筹推进的规划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将大大提高。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发展也同样有了更强的组织保障。1.1.1.1.2. 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如何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构建适应和

4、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成为“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政府改革层面看,新一届政府对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力度明显增强,这些工作都需要电子政务做好支撑.从信息化发展层面看,国家把推进信息化、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在此三重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的重要战略地位也不言而喻。1.1.1.1.3. 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保障不断增强自 2014 年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多个文件,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政策指导。2014 年 12 月,国

5、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 号),从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深化应用,提升 支撑保障政府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两大角度提出未来五年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意 见,该文件也必将对“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15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 号),提出“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月,发布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 号),提出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积极推 行网上集中预受理和预审查,创造条件推进网上审批

6、,加快实现网上受理、审 批、公示、查询、投诉等,这些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优势提供良好契 机。此外,在政府网站建设方面,国务院办公厅还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 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457 号),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 号)等文件,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提供政策指导。1.1.1.2 发挥云计算特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1.2.1. 突破信息化建设瓶颈当前各级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面临资金更节约、政务需求更专业、信息安全更可控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之间彼此制约,成为突出瓶颈.云计算是一种创新的服务交付和使用模式,以公开的标准

7、和服务为基础,通过网络提供按需、弹性、可靠、安全的服务.云服务是基于信息网络的新型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它实现了业务应用软件与物理基础设施分离,避免了设施重复建设,拓宽了专业服务发展空间。政府采购云服务,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力的有效途径,推进购买云服务,能破解政府信息化建设高重复、高耗能、低效率的困局。1.1.1.2.2. 提高政府信息安全在云计算架构下,数据集中存储在云端,数据存储介质难以通过物理方法获得,可有效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云服务模式降低了对单台设备可靠性的要求,更能体现国产设备性价比高的优势.政府采购云服务将极大的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提升政府的效力和公信力。同时

8、也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力手段。目前各行业,尤其是政府机构,将逐步降低对国外厂商与产品的依赖,夯实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此外,云服务商会根据用户要求,对云端用户数据进行统一管理。1.1.1.2.3. 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促进政策形成趋于量化、精细化.云服务模式是大数据治国背景下的重要基础设施。云服务模式具有政府信息中心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可搭建经济社会多领域数据融合的平台,挖掘数据信息潜在相关关系和发展趋势,能促进政府科学判断和预测。1.1.1.2.4.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9、务职能,需要有信息化条件下的IT行政基础设施,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政务网络云平台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形网络支撑、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能力,为各级政务部门联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提供保障,为部署面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类业务应用创造条件。1.1.1.3 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1.1.1.3.1. 肯定云计算发展意义,引导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配套政策,发展云计算模式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加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采购

10、云计算服务的力度。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发展云计算,有利于分享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降低全社会创业成本,培育形成新产业和新消费热点,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也就是鼓励IT企业建设云平台,提供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和应用软件开发等服务,鼓励企业购买这些云服务,降低成本.对于政府部门,更要加大购买云服务的力度,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的共建共用。其次,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聚集的大量数据资源。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探索

11、地理、人口、知识产权等管理机构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并且政府部门间数据要共享,在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灾害预防、就业和社会保障、交通物流、教育科研、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示范。1.1.1.3.2.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政府采购云服务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014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以分类的形式推进服务项目政府采购工作,云服务属于第一类为保障政府部门自身正常运转需要向社会购买的服务.对于包括云服务在内的服务项目,明确了简化程序,延长采购的周期、期限等措施,对加强需求管理,组织履约验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都提出

12、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尽快推动云服务在政府的应用,相关部委也正在推动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导意见的出台,已经完成了政府采购云服务基础文档和标准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南的编写。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南由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决策框架、典型案例、采购机制(标准、合同、评估、采购)等部分组成。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南,是旨在为政府信息化采购人员提供选择、采购和管理云服务指导的综合性文档,使采购人员能够按此文档的指导选择云服务,完成采购流程。未来该文档可作为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导意见的支撑文档,目前该文档已完成框架和核心内容的编制工作。二是政府采购云服务白皮书,这是作为普及和培训政府采购人员的典型案例集,此文档已经广泛

13、展开全国各地的政府采购云服务案例统计工作。三是建立政府采购云服务标准体系。工作组达成一致意见,此标准体系主要从政府采购人员采购和使用的角度出发制定标准,与现有的云计算技术标准并不重合.目前包括总体类、采购类、使用类、管理类和安全保障类五大类标准。四是政府采购云服务认证评估工作。工作组借鉴英国、美国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认证评估经验,依据标准采购类中对各类云服务业务的指标要求的标准进行评估认证,其中可信云服务认证作为重要部分。1.1.1.3.3. 坚持规范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个原则,保障政府采购云服务在推动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规范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三个原则不动摇,在探索中规范,在

14、规范中推进,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来看,能够实现服务优质、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多重目标.而经过一年来的不断努力,在这三个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和实质性的进展。 第一是在服务的规范性方面。依靠第三方组织开展的云计算信任体系建设已有颇有成效,服务量化评估规范趋于完善,经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业务数量和企业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这为政府采购云服务提供了相对充分的选择空间.另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面向政务的云服务 第1部分:云主机服务要求等5项标准,和数据中心联盟起草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合同模板 等报告为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规范性要求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第二是在信息安全性方面,政务云集聚了大量的政府和重要的

15、行业信息资源,保障和维护信息安全很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相关要求的落实 对于政务云服务的采购,安全性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2014年由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中网办发文201414号),对云计算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安全管理责任不变,数据归属关系不变,安全管理标准不变,敏感信息不出境等。要求党政部门需安装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等国家标准的要求,采购通过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审查的云服务.这为党政部门采购云服务指出了明确的安全性要求,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过程中,要把意见要求的信息和安全性,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将保证信息安全的制度和规范落到实处.三是采购

16、的经济性,云服务按需购买的天然特性决定了采购云服务的经济性,同时还能有效节能减排。各地各部门,要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深入落实以购代建,减少大规模投入自建数据中心。对于年采购限额,低于采购限额标准的,我们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商。对于超过限额超过标准的,应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供应商,促进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关系,为了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年度预算能保障的前提下,采购人可以与云服务供应商,签订不超过三年履行期的政府采购合同.1.1.2 技术背景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持续演进,电子政务发展所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正面临 重大飞跃,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

17、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 术变革浪潮风起云涌,不仅对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媒体传播、金融服务等领域产生强烈冲击,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及条件,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提供难得的机遇。省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也应积极鼓励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云计算在促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整合与共享、提升政府服务响应能力、降低能耗等方面的作用,抓住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发掘信息价值、支撑政府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和智慧化服务方面的机遇,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在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作用。1.1.2.1 云计算

18、技术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应用云计算,政府不仅可以节省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而且可以加强信息资源汇集,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1.1.2.2 大数据技术促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应用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改进行政管理决策,促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应用,实现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智慧化服务。1.1.2.3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创新服务新模式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移动政务,将为政府日常办公和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支持。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和发展为电子政务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提供新机遇。1.1.3 整体发展趋势1.1.3.1 政务外网工程情况政

19、务外网工程于2002年申请立项,2005年启动建设,2009年底完成竣工验收,以原有投资实现了远超初步设计规定的建设内容和规模,是全国性信息化工程统筹建设的典型案例,以少量中央投资(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1.1亿)有效盘活和整合了一批分散的政府网络,初步形成了全国贯通的非涉密政府专网,促进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格局的形成,避免了无序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经过多年的建设运行,政务外网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覆盖面最广、连接政务部门最多、承载业务类型最丰富的政务公用网络。其中,省级覆盖率达到100%、地市级覆盖率达到93。9、区县级覆盖率达到81.9%、乡镇覆盖率达到33。6;接入中央政务部门和相关单位85家,省

20、及以下政务部门约9。8万家,接入终端超过147万台;政务外网承载的各项业务应用超过3752个,25个中央政务部门利用政务外网构建行业内部网络开展纵向业务,7项中央政务部门横向业务应用依托政务外网运行,30个中央政务部门依托政务外网开展全国性业务,全国性业务涵盖865个地方业务厅局.国家政务外网工程总体情况可总结为四个方面:1.1.3.1.1. 基础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目前,政务外网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运行最稳定、服务能力最强的政府业务专网。中央广域骨干网已经完成全部32个省级节点建设,开通至全国31个节点的62条长途电路(北京节点为本地电路),中央骨干网络可用性达到了99。96

21、%.中央城域网完成了四个节点组成的2.5G环网建设,中央接入单位可以实现就近接入,目前已完成了85个中央单位的网络接入工作。互联网出入口形成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电信通互为冗余备份模式。地方覆盖率方面,截至2013年12月底,已连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6个市(地、州、盟、师)和2463个县(市、区、旗、团),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务外网整体覆盖率分别达到93。9和81.9%,其中22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县级全覆盖,省及以下接入政务部门约9.8万家,接入终端超过147万台。1.1.3.1.2. 业务系统承载不断丰富,实际应用成效持续显现多年以来,政务外网不断拓展业务应用,目前已承载纠

22、风系统、国务院应急平台、金审工程、金安工程、扶贫系统、文化共享工程等全国性业务应用30余项.其中国务院应急平台、金审、金安、公务员报考负载分担系统等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成为支撑政府合理履行职能、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条件。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如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2009年多部委联合海上搜救, 2010年唐家岭矿难、玉树地震、长江流域防汛抗洪,2013雅安地震、吉林德惠市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等,政务外网在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应急指挥调度中发挥了快速组网、安全通信、及时回传现场图像、支撑视频应急会商等作用,在国务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事态发展和指挥决策过程中发

23、挥了有力、可靠的支撑价值。地方政务外网的业务应用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基于政务外网部署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应急平台、社会保障、文化共享、卫生医疗等业务应用系统总计已超过3722项,为各地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率,节约财政经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1.1.3.1.3. 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建立,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政务外网建设一直以确保安全作为各项业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等级保护建设方面,政务外网严格按照等保三级要求开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中央政务外网已达到等级保护三级和国家主管部门的相关安全要求,天津、河南、江西、广东、山西、海南等24个省级节点完成

24、了该项工作。数字认证服务方面,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授予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资质,成为国家认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12月底,政务外网数字证书发放总量接近19万张。全国已经建成28个注册服务中心,其中部委注册服务中心7个,地区21个。网络功能区划方面,为了满足各部门对政务外网的不同应用及安全需求,政务外网划分为公用网络区、专用网络区和互联网接入区三个功能区,相互之间安全隔离,满足不同业务部署需求。1.1.3.1.4. 运行管理体系日渐完善,上下联动格局初步确立 政务外网建设是一项全国性的工程,涉及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2010年10月,中编办批复同

25、意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外网管理中心)牌子,进一步强化了国家信息中心在全国政务外网建设中统筹协调的位势。目前以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为主,包括地方其他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单位,各地都成立了政务外网运行管理机构,建立了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了全国运行管理体系.外网管理中心作为全国政务外网协调管理单位,通过定期开展全国政务外网工作会议、工作通讯、业务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增进了各级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外网工作的建设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探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确立。1.1.3.2 政务云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对云计算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

26、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均把云计算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的试点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云计算发展计划,并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市启动“祥云工程”,明确表示将通过建设中国云计算中心服务于电子政务;上海市发布“云海计划”,也表达出利用云计算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强烈愿望。随后许多省市也开展了以云计算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地方政府通过为当地云计算服务提供税收、土地、资源等多方面政

27、策支持,鼓励发展云计算.全国云计算整体建设成效可总结为四个方面:1.1.3.2.1. 提高了基础资源利用率,减少了重复建设和浪费,降低国家财政支出从总体上看,建设电子化政府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降低国家财政支出。将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政府采购的支出集中起来统一用于建设云计算平台,费用会比分散建设减少许多。云计算除能在计算方面发挥规模效益外,采用诸如虚拟化、自然制冷等若干新技术还能降低运行成本。比如,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硬件使用效率,动态调整资源,节约硬件投入。1.1.3.2.2. 推动了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云计算模式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特性将在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中发挥巨大作

28、用,通过交换平台的应用,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桥梁”,将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入到云平台之中,通过云平台内部信息驱动引擎,实现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政务工作协同,大大地提高各级政府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提高了政府部门间协同工作能力。1.1.3.2.3. 实现了业务海量数据和高计算能力对技术承载的要求目前,政务门户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政务信息公开包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政务网站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就需要以Iaa

29、S应用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作为有效支撑。同时,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要求很高的计算能力。传统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在不断上升,需要利用云计算模式来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1.1.3.2.4. 促进了网络、技术、应用、产业和安全良性互动基于云平台的建设,大量使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从平台使用的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安全设备等硬件设备到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都积极采用国产自主品牌,拉动了自主品牌信息产业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安全.1.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云计算给电子政务破局带来希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刚刚兴起的云

30、计算在发现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包括云服务模式、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在云应用方面的深入探索等。1.2.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 电子政务方面,项目建设经费来源多样,有发改委的工程项目、财政部的行政经费、科技部的专项资金等等,各条线有各条线的管理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从各部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布局来看,由于各部委信息化建设是在一种分散体制下展开的,一个部委一个“金字工程,一个办、厅、局一批信息系统,最终造成了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纵强横弱等问题。各部委的信息化投入越多,形成的信息化壁垒就越高,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率和产出成果。未来政务云平台设计和建设

31、,需要从技术上,基于平台实现各委办局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建设和应用上的统筹及协同,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同时,逐步整合政府大数据资源,加大资源利用效率。1.2.2 电子政务建设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建设云平台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在整合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行政壁垒,这也是造成各部委办局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在信息系统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方面较少,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尽管云平台的建设从技术上为消除信息孤岛提供了可能和有力支撑,但真正的消除信息孤岛还需要体制的配套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因此,在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中,要加强组织机制方面的设计与完善,构建良好

32、的建设软环境,消除建设中的行政壁垒。1.2.3 投融资模式创新不足 建设统一云平台,意味着一次性建设和投入规模扩大,按照以往完全政府投资和运营的模式,会导致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变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和应用推进进度。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就要考虑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问题,并加强后期持续运营模式的设计,既减少政府持续运维投入,又可实现专业商业化运营,实现前期投资的保值和增值。1.2.4 部分云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 就技术而言,云计算技术可以推动实现信息系统资源较高水平的整合与共享。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云平台建设主要有 IT 企业规划设计,这些企业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自身产品的销

33、售,所以往往夸大基础硬件资源建设规模,对部署在云平台上的应用考虑有限,造成云平台使用率不高,云计算技术的潜能和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建议在云平台建设初期,一定要以需求为导向,由第三方专业研究设计机构进行中立、公正的设计,做好业务应用规划及演进计划,确保后期持续运营效果。1.3 整体现状1.3.1 省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基础近年来,省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已成为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2015年6月23日,杜家豪省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省直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应用和资源整合有关问题。会议提出“五个一”工程:“一套班子”,成立资源整合工作协调组,由

34、向力力同志任组长,朱一平同志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协调推进,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电子政务中心)负责具体项目对接和云平台的日常管理;“一个文件”,由省发改委牵头起草落实国办66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电子政务的发展;“一个平台”,建设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一个互联网出口”,省直部门统一在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一个网站”,省直部门网站全部整合到省政府门户网站。通过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建设,减少重复建设,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增强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政府效率,逐步完善电子

35、政务应用、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电子政务安全和管理体系,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1.3.1.1 政务网络建设成效显著,网络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在全国处于中 等水平。省政务外网于 2005 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网络布局含省会城域网和全省广域网。纵向网络已完成 14 个市州 123 个县市区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 80.城域网核心建立在省政府机关二院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 省电子政务中心),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府机关二院、省政协、河西(长沙市政府)等六个部门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汇聚节点,提供上行冗余链路. 省委省政府重要组成

36、部门及单位以千兆以太网(租用裸光纤)通过智能三层交换 机就近接入相应的汇聚节点,已接入 120 家单位,上行链路采用千兆,带宽基 本满足各部门单位各种应用,目前核心及汇聚端口不足,难以接入更多的单 位。其它部门从外网平台统一的互联网出口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外网,但目 前安全平台的建设还未达到国家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的要 求.广域网核心设备为 2 台华为公司核心路由器 Quidway NE80E。14 个市州接 入中,除长沙接入采用双千兆连接至广域网核心路由器以外,其余 13 个市州的 接入方式相同,设计采用主链路 155M 的 SDH 接入,备用链路 2M4=8M 的 SDH 接

37、入。14 个市州的网络接入设备均为 1 台通用交换路由器 NE40,网络拓扑图如下。省现有政务外网网络拓扑图目前,全省政务外网共接入单位近万家,终端数达 10 万。 省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网出口带宽 2。5G,采用三个运营商的 6 条互联网出口链路,每个运营商一主一备,其中电信 1G+300M、联通 700M+100M、移动 300M+100M,初步具备了为省本级政务部门提供统一互联网服务的能力.省直 部门现有 39 家使用统一出口,当前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网出口下行峰值 550Mb 左右,平均 480Mb 左右,上行峰值 200Mb 左右,平均 180Mb 左右,总流量峰 值 750Mb 左右,

38、平均 640Mb 左右。当前政务外网基本上能够满足业务要求,但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一是各省直机关到汇聚节点的链路只有一条,容易产生单点故障;二是各 汇聚节点只有一台汇聚设备,风险非常高;三是目前网络的管理监控系统仅能 检测链路通断,也没有其他的故障排查设备,对市州、县市区网络缺乏实时监 控,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解决问题耗时较长;四是互联网出口带宽太小,无法满 足未来业务发展;主干网上备份链路带宽太小,替代作用不大,主链路断掉后 影响很 大; 五是政 务 外网广 域网 及政务 外 网城域 网网 络设备 ( 包括路 由器 NE80E、NE40,交换机 S8512、S8505)均为 2005

39、年采购,目前已经处于停产 状态,后续无法采购服务及备板备件,这些设备也无法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 六是省政府机关二院用户接入无认证,无法做到可管可控。1.3.1.2 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省二院机房涵盖主机房、托管机房、视频会议室、CA 认证中心和监控室。机房现有 x86 服务器 60 多台,存储容量 300T;2013 年搭建了虚拟化平台,目 前具有 137 台虚拟服务器的规模。当前主要部署了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 省发改委药品采购平台、省信访系统、省门户网站群、政务外网安全邮件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以及省卫计委、省工商局等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备份。托管 服

40、务 31 个单位,共计托管设备 146 台,虚拟主机 23 台。1.3.1.2.1 省外网数据中心省二院政务外网数据中心的 5个区域分别是:主机房、托管机房、视频会议室、CA 认证中心和监控室。1主机房摆放了 4 列机柜,每列 10 个机柜,共计 40 个机柜,面积约 10*10 平方米。 目前存储方式为 FC 方式.(1)未虚拟化实体资源有 x86 服务器 60 多台,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ORACLE、SQL SERVER) 约 10 台;各类存储四台,裸容量约 300T;(2)已做虚拟化资源14 块 IBM 刀片服务器构成的虚拟化资源池,其上运行了省网上政务服务和 电子监察省市县大集中

41、系统、省门户网站群、省信访省市县大集中系统、 政务外网安全邮件系统、省贸促会 oa、网站和邮件服务器等应用,共虚拟了 137 台虚拟服务器。1)虚拟化硬件部分虚拟化池:由 IBM 刀片服务器 Flex System 构成,内外部区各配一个刀箱, 内部区配 7 块 X440 刀片服务器,外部区配置 7 块 X440 刀片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采用 RadwareAppDirector.数据库服务器:3 套。1 套由 2 台 4 路的 X3850 X5 堆叠形成一台服务器, 作为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省市县大集中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1 套为 2 台 8 路的 X3850 X6 堆叠形成一台服务器

42、,作为省门户网站群的数据库服务 器。1 套为 2 台 12 路的 X3950 X6 堆叠形成一台服务器,作为省信访省市县大集中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内外区的应用服务器均通过HBA 卡与华为高端存储 18500 相连。存储:华为高端存储 18500、备份存储 S5500V3、视频存储 S2600T 2)软件部分虚拟化软件:VMware vSphere 5。5 将数据中心内外部区的刀片服务器构成虚拟资源池,实现 HA 和 DRS。 云统一监控管理平台:VMware operation management 5。8。云安全软件:趋势 Deep security 9.0,基于刀片主

43、机以无代理模式对其上部署的所有虚拟机进行病毒防护。 数据库软件:oracle 11g RAC 中间件软件:金蝶中间件数字证书应用中间件现状分析结论:现有主机房的基础资源能够提供的机房空间、计算能力和 存储容量都非常有限,随着越来越多设备需要安装、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部署、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存储,现有的基础资源能力不能满足“十三五规划” 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机房来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二院 主机房作为同城双活备份机房使用。2托管机房托管了 31 个单位的设备,共计托管设备 146 台,虚拟主机 23 台。31 家单 位为:水库移民开发局、国资委、法制办、社会企业联合会、农办、轻工业

44、农 官办、共青团省委、物价局、红十字会、金融办、参事室、扶贫办、省委组织 部、机关采购中心、侨联、信访局、乡镇企业、地震局、司法厅、发改委、地 税、人大、老干部局、省地方志、统战部、编办、海联等单位。现状分析结论:根据省政务外网云平台的建设要求,以后省直属部门新建的应用全部在云平台上搭建,现有托管机房中的应用要逐步迁移到云平台。3视频会议室视频会议面积约 1010 平方米。现状分析结论:视频会议室未来将拆除作为数据中心机房使用,同现有的主机房一起作为云平台的同城备份机房使用。4CA 区CA 区是一个独立的机房区域,建有省级 CA 认证中心。 现状分析结论:目前使用 CA 认证中心的应用还不是很

45、多,因此暂时不需要对其进行扩容和升级. 5监控室 监控室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现状分析结论:继续沿用做监控室。1.3.1.2.2 各直属部门省政府直属的 52 家单位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的情况如下:1服务器情况52 家单位现存 2010 年后购买的服务器共 379 台,其中小型机 12 台,刀箱27 个共 251 个刀片,PC Server 340 台。小型机全部都是 IBM P 系列(10 台)和 HP RX 系列(2 台),仅两台还剩一年保修期,其余全部过保。刀片的 CPU 大 部分为 Intel 的,少量为 AMD,主频大部分是 2GHz 到 3GHz,有 4 核、6 核、8 核和 12

46、核,内存共 30488GB,硬盘共 192718GB,大部分刀片服务器的剩余保 修期为 12 年。PC Server 大部分为 Intel 的 CPU,主频基本上在 2。0GHz 以上, 核心数大部分在 4 核以上,内存共 16204GB,硬盘总容量约 373590GB,其中 120 台已过保。1.3.1.3 基础库已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基本建成.人口库依托省公安系统户籍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全省共享资源库和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法人库归集了全省近 60 万家法人单位数据,形成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为基础,融合法人基础数据、扩充数据、特殊数据的全省大集中的

47、法人单位基础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应用平台,为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在线服务。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获取了全省多尺度、多类型、多时相的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了一大批城市三维、实景、全景、地名地址等新型地理信息成果,完善了城市基础 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国土、民政、公安、交通、林业、水利、环保、规划、工 商、旅游、电力等 40 余个部门 600 多个用户搭建了管理系统和运行平台,提供 了准确、权威的数据信息和服务.社保、教育、工商、税务等部门业务数据库 建设初具规模,信用信息系统归集信用数据 2200 多万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二是基础数据库亟待完善和整合; 三是信息孤岛

48、现象严重;四是缺乏部分主题数据库,如证照库、信用库、政务库等; 五是互联网的政务信息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分析结论:一是要针对已建成和亟待完善的政务资源库,通过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政务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二是新建需求比较强烈的基础库和主题库,包括宏观经济库、证照库、信用库等等;三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充实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1.3.1.4 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安全基本可控首先,省二院作为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已经完成了等保三的测评。目前,省二院机房有2台出口防火墙,实现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保护外部数据中心和内部网络,2台防火墙保护内部数据中心和关键服务器;在互联网出口、外部数据中心、内部数据中心设置三台入侵检测搜索引擎,设置一台控制中心实现关键部位的入侵行为监控;在全网设置一套漏洞扫描系统及时发现和定位安全隐患;8 台Web服务器上设置有网页防篡改系统;全网配置一套瑞星网络版防病毒系统。主动安全防护方面,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政务外网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同时按照国家信息中心政务外网电子认证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