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130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T 2335-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CCS B 0广Techn2021-020.01 05 西壮nical re-07-23 发壮族甘蔗gulation发布 广西壮族自蔗抗旱n of suga壮族自治区自治 旱性鉴arcane d 区市场监督区鉴定技rought-r督管理局 地DB术规程resistanc 发 布 4方标B45/T 233程 ce ident2021-0布 45 标准352021 ificatio08-22 实准 on 实施DB45/T 2335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2、。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毅杰、李长宁、谢金兰、王泽平、梁强、刘晓燕、林善海、李翔、雷敬超、王维赞、邓智年、吴凯朝、徐林、桂意云、刘昔辉、张荣华、庞天、黄成丰、翁梦苓、李杨瑞。DB45/T 23352021 1 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蔗抗旱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和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广西甘蔗品种(系)或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

3、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796 甘蔗种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抗旱性 drought tolerance 甘蔗在干旱胁迫下,其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及产量形成对于干旱胁迫的反应能力。3.2 抗旱品种 drought tolerant variety 干旱胁迫后,抗旱系数80或抗旱指数1的甘蔗品种(系)。3.3 校正品种 adjusting variety 经国家指定单位鉴定的或公认的具有较强抗旱性的甘蔗品种,用于校正非同批待测材料抗旱性的鉴定结果,

4、或作为甘蔗萌芽期、苗期或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的对照品种。3.4 干旱存活率 survival rate after drought stress 甘蔗植株经过一次干旱胁迫处理及复水后的存活株数所占总苗数的百分比。3.5 抗旱系数 drought tolerant coefficient 同一甘蔗品种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观测值与正常生长下观测值的比值。3.6 抗旱指数 drought tolerant index 以蔗茎产量为依据,以对照品种作为比较标准,判定待测品种抗旱性的指标。3.7 萎蔫 wilting 植株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膨压,茎叶下垂的现象。DB45/T 23352021 2 3.

5、8 永久萎蔫 permanent wilting 植株停止吸水,在蒸腾作用下失去水分致呈现出完全萎蔫的状态。4 抗旱性鉴定方法 4.1 萌芽期抗旱性鉴定 4.1.1 种茎 种茎应符合NY/T 1796 的规定,不得包衣或拌种。4.1.2 温度及光照 在日平均气温为25 5、光暗周期为16 h/8 h、光照强度为2 000 lx4 000 lx。4.1.3 试验设计 设3次以上重复,每个重复的种茎不少于30个健康活芽,种茎切成相同长度的单芽段种植在塑料箱内,每箱最多可摆40个芽。塑料箱规格为70 cm45 cm18 cm(长宽高)。4.1.4 播种 在塑料箱中装入10 cm12 cm厚的风干、过

6、筛后的沙和土,沙和土的混合比例为3:1,播种、覆土1 cm2 cm,使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4.1.5 对照处理 选择抗旱品种作对照处理,浇足水,盖膜,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65。4.1.6 干旱胁迫处理 播种后使塑料箱中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810(干旱),直至对照处理出苗率达到90以上,或播种后10 d15 d。4.1.7 萌芽期抗旱系数 萌芽期抗旱系数按式(1)计算。100=CKDSDDPI.(1)式中:PI 萌芽期干旱系数;DDS 干旱胁迫处理下3个重复的平均出苗率,单位为百分率();DCK 对照处理下3个重复的平均出苗率,单位为百分率()。4.2 苗期抗旱性鉴定 4

7、.2.1 种茎 与4.1.1相同。DB45/T 23352021 3 4.2.2 试验设计 设3次以上重复,每个重复不少于10株(幼苗基数),塑料桶栽培,每桶种1株。塑料桶规格为30 cm35 cm(直径高)。4.2.3 育苗 4.2.3.1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育苗。4.2.3.2 根据试验所需基本苗数和种茎质量估算单芽段所需数量,将种茎切成相同长度的单芽段种植在塑料箱内,每箱摆 40 个芽。塑料箱规格为 70 cm45 cm18 cm(长宽高)。4.2.3.3 在塑料箱中装入 10 cm12 cm 厚的风干、过筛后的沙和土,沙和土的混合比例为 3:1。4.2.3.4 播种、覆土 1 cm2

8、cm、浇足水、盖膜,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565,直至全苗后移栽。4.2.4 移栽 在塑料桶中装入25 cm30 cm厚的风干、过筛后的中等肥力土,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8090。在育苗箱选择生长健壮、均匀、2叶1心的幼苗移栽、每个塑料桶种植1株,覆土3 cm5 cm,淋透定根水,炼苗。幼苗成活后加强管理,促使各桶幼苗生长均匀。4.2.5 一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 在日平均气温为25 5、光照强度为2 000 lx4 000 lx、相对湿度60的温室条件下进行干旱及复水试验。幼苗长至3叶1心时停止供水,开始进行自然干旱胁迫,使土壤含水量降低并维持在810(干旱),直至有50以上的植株出现

9、萎蔫,少部分植株已表现出永久萎蔫时立即复水,使土壤含水量恢复到2025。复水72 h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幼苗或心叶恢复为鲜绿色为存活。选择抗旱品种作对照处理。4.2.6 幼苗干旱存活率实测值 幼苗干旱存活率实测值按式(2)计算:100=TTDSXXDS.(2)式中:DS 干旱存活率实测值,单位为百分率();XDS 复水后存活苗数的平均值,单位为株;XTT 干旱处理前总苗数的平均值,单位为株。4.2.7 干旱存活率的校正值 4.2.7.1 校正品种幼苗干旱存活率实测值的偏差按式(3)计算。AAEADSADSADSADS/)(=.(3)式中:ADSE 校正品种幼苗干旱存活率实测值的偏差,即校正品种本

10、次实测值与校正值偏差的百分率,单位为百分率();ADS 校正品种幼苗干旱存活率的本次实测值,单位为百分率();DB45/T 23352021 4 ADSA 校正品种幼苗干旱存活率的校正值,即多次幼苗干旱存活率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单位为百分率()。4.2.7.2 待测材料幼苗干旱存活率的校正值按式(4)计算。EAAADSADSDSDS=.(4)式中:DSA 待测材料幼苗干旱存活率的校正值,单位为百分率();DS 待测材料幼苗干旱存活率的本次实测值,单位为百分率()。4.3 伸长期抗旱性鉴定 4.3.1 鉴定方法 在日平均气温为 30 5、相对湿度60的温室条件下进行,采用一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和对

11、照处理进行对比。4.3.2 种茎要求 与4.1.1相同。4.3.3 试验设计 设3次以上重复,每个重复不少于10株(幼苗基数),塑料桶栽培,每桶种1株。塑料桶规格为45 cm35 cm(直径高)。4.3.4 育苗 与4.2.3相同。4.3.5 移栽 与 4.2.4 相同。4.3.6 栽培管理 根据试验要求适期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同一项作业同一天内完成。确保甘蔗植株正常生长、长势均匀。4.3.7 对照处理 选择抗旱品种作对照处理,移栽后浇足水,使0 cm30 cm 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025,使甘蔗植株正常生长,直至收获。4.3.8 干旱胁迫处理 进入伸长

12、期通过人工控水,使土壤含水量自然降低并维持在810,干旱胁迫开始,30 d 后复水,使土壤含水量恢复至2025,此后视甘蔗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足够水分,直至伸长期结束。4.3.9 收获测产 伸长期结束即收获,计算蔗茎产量。DB45/T 23352021 5 4.3.10 抗旱指数 抗旱指数按式(5)计算。22AmMaYYYYDRI=.(5)式中:DRI 待测品种的抗旱指数;Ya 待测品种干旱处理下的蔗茎产量平均值,单位为千克(kg);Ym 待测品种正常供水下的蔗茎产量平均值,单位为千克(kg);YA 对照品种干旱处理下的蔗茎产量平均值,单位为千克(kg);YM 对照品种正常供水下的蔗茎产量平均值,

13、单位为千克(kg)。5 抗旱性评价标准 5.1 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甘蔗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应符合表1。表1 甘蔗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级别 萌芽期抗旱系数 抗旱性 1 90.00 极强 2 75.0089.99 强 3 55.0074.99 中等 4 35.0054.99 弱 5 34.99 极弱 5.2 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甘蔗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应符合表2。表2 甘蔗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级别 校正后的干旱存活率 抗旱性 1 85.00 极强 2 66.0084.99 强 3 50.0065.99 中等 4 35.0049.99 弱 5 34.99 极弱 DB45/T 23352021 6

14、 5.3 伸长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甘蔗伸长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应符合表3。表3 甘蔗伸长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级别 抗旱指数 抗旱性 1 1.20 极强 2 1.001.19 强 3 0.800.99 中等 4 0.600.79 弱 5 0.59 极弱 123 GB/T 34809 NY/T 52 NY/T 1121.92017 甘1987 土壤水.222010 参甘蔗干旱灾害水分测定法 土壤检测 参考文害等级 第22部分:献 土壤田间持水 水量的测定 DB45/T 环刀法 233520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DB 45/T 2335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