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网络反腐的利与弊-吴劲松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就以2012年通过网络反腐就有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车祸现场的笑容惹怒了网民,随后他在各种场合所戴的名牌手表被曝光,“表哥”杨达才的各项职务被撤销。被称为“房叔”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经纪检部门核实,此人“拥有21套房产,却只申报两套”。“表哥”与“房叔”,也成为今年的网络热词。当我们看到网络反腐取得的一些成绩,也应当权衡其中的利与弊。 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的特征,人们无法从政治动机出发,对于网曝的腐败案件进行深入调查。网上的腐败信息的确有助于执政者减少查处成本。可以说,互联网在反
2、腐过程中起到一种助推器的作用。然而,网络只提供腐败线索,大量工作还要靠纪检监察机关去做。揭露腐败线索只是反腐的第一步,后面还要包括案件线索管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处理和执行的全过程,包括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和处理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做到决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依法依规,必须做到铁证如山。只有这样,才能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纪,受到应有的惩处。但是,网络反腐是把双刃剑。一些腐败案件最先在网络上曝光,一些党员干部的不当言行在网上遭受猛烈批评,一些平时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官员在网络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威风扫地、狼狈
3、不堪,各级干部则从中受到尊重民意、重视舆论监督的教育,这无疑是网络舆论的正面效应.但同时,网上爆料引发的一哄而起的围攻,往往不经核实、不容辩解、不辨真假,难免会有误伤;网上围观“不雅视频,使严肃的反腐败斗争娱乐化、低俗化;非法窃听、偷拍成风,会恶化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用互联网的基本特性,提高公民反腐热情非常必要.但对网络反腐要持谨慎态度,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具有不可逆的扩散性。一旦网曝虚假信息,将会对当事人构成长久影响。如果对网络反腐缺乏应有的警惕,没有看到其各种负面作用,那么,就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党员干部的正当利益。因此,只有建立一种开放的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让公众监督党员干部,并且通过不断完善反腐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