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运营商财报分析及未来走势预判 从财务报表数据看,三大运营商整体经营情况基本向好:中国联通营运收入持续下降,但降幅趋窄,由2770.5 亿元小幅下降1%,至2742 亿元;中国电信营运收入增速达到6.4%,实现三连增;中国移动以6% 的增速继续领跑,营运收入超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收入之和,达7084.2 亿元。三家运营商的语音收入持续下跌,语音业务对运营商的业绩影响力逐渐下降,而流量业务则成为各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移动手机上网流量收入达到2832.29 亿元,同比增长44.9%,首次超过移动语音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且来自4G 的流量占到全部流量的94%;中国联通的流量收入
2、在2015 年已实现了对语音收入的超越,但中国电信的流量收入对营运收入的贡献还不足两成,约为17%。2016 年三大运营商实现EBITDA 的增长均为6.9%,EBITDA 占营运收入比均超过20%,整体运营状况尚可。2016 年,中国移动的人工总成本约为795 亿元,同比增长6.2%,略高于营运收入的增幅6%;中国电信的人工成本为545 亿元,同比增长3.7%,低于收入6.4% 的营运收入增长率;中国联通的人工成本为369 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1% 的营运收入增长率。受益于深化营销模式转型的成功以及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中国移动能够在国家压降营销费用政策影响趋缓的2016 年仍然削减
3、了一定比例的营销费用,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则更加看重营销费用带来的收入刺激作用,同比分别增长了4.1% 和8.4%。在盈利方面,2016 年三大运营商都实现了盈利,但表现各有不同。中国移动是最大的赢家,净利达1087 亿元,实现正增长,且剔除2015 年铁塔一次性收入后,2016 年来自WwW.lw5u.Com净利润增长达到10.5%,成绩喜人;中国电信表现有惊喜,净利180 亿元,剔除2015 年铁塔一次性收入后,2016 年净利润增长达到11.7%;中国联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虽实现净利4.8 亿元,但即使剔除2015 年铁塔一次性收入的影响,2016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仍高达93.1%,在4
4、G 领域、光宽带大投入后收入仍然没有显著增长,导致利润下降较大,预计资本开支后的折旧对其业绩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移动用户方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虽奋起直追,但合计市场份额不足四成,与中国移动的差距过大,难以超越。4G 市场经过运营商三年的经营,格局初定。2016 年,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5.35 亿户,霸主地位已定,用户总数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总和的2.4 倍有余,市场份额达到70%,4G 用户渗透率达63%,一举成为全球4G 用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电信4G 用户虽刚刚破亿,但4G 用户渗透率已达57%。中国联通4G 用户渗透率则仅仅达到40%,其在拉动2G、3G 存量用户向4G 迁移上
5、严重落后。未来,运营商4G 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国际经验表明,4G 渗透率超过70% 时,市场增长将趋缓。预计到2017 年7 月,国内4G 渗透率将达70%。多卡需求和存量用户升级仍将是4G 增量的主要动力,但动力已经减弱。4G“吸金力”远超2G、3G,4G 用户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近3 倍,4G 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迈入GB 时代。其中三家运营商在4G ARPU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均保持在72 元 75 元之间;4G DOU 值差异亦不显著,均超过1GB 大关。在4G 基站投资建设力度方面,中国联通受盈利、资金不足的影响,在4G 投入方面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2016 年实际投资建设数量仍显著低
6、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差距逐渐拉大。2016 年,中国移动得益于铁通公司的收购、低价竞争和4G 捆绑营销策略的实施,宽带客户达到7762 万户,增速为41%,已赶超中国联通的宽带用户数。但目前其固网宽带发展主要集中在存量市场、新增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覆盖范围有限,且用户价值偏低,2015年ARPU 为32 元,仅为中国联通的一半。另外,在传输网、IDC 数据中心资源、国际宽带出口等方面中国移动还存在诸多劣势,在网络品质上也略差。2016 年,中国联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宽带的光纤改造上,现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完成了改造工作,88% 的覆盖区域可提供百兆接入能力,部分区域可提供千兆接入能力
7、。同时,中国联通加快宽带提速进程,传输骨干网链路充沛,总容量达到248Tbps,其中100G 的高传输容量占比达到65%。但这一网络化改造的积极举措对于宽带用户数量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作用,2016 年,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总数仅增加了291 万,增幅为4%。面对中国移动的固网低价激进策略,中国电信提出了多项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举措,包括加大网络投资,提升服务能力;快速推进光网建设,提升接入速率,并大幅降价55% 等,尽管2016 年中国移动攻势迅猛,但中国电信仍然坐稳了宽带用户数第一的位置,用户累计达到1.23 亿户,其中FTTH 用户为1.1 亿户,渗透率达到86%。但中国移动的激进低价政策依然对中
8、国电信的固有优势造成了严重冲击,全年有线宽带接入收入同比仅增长3.3%。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比较关注的光宽市场的空间则更为有限,三家运营商光宽占比目前已将近75%,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90%。虽然中国移动大举进攻家宽市场,但在家庭视频业务方面,却落后一步。截至2016 年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为2.6 亿户,同比增长5.37%;而IPTV 用户总数达到8679 万,同比增长89%,发展迅猛。虽然IPTV 用户数与有线电视相差甚远,但实际上,由于OTT 盒子的时延等问题,有线电视的2.6 亿用户中真正能够与IPTV 较量的高清互动数字有线电视用户只有6735.5 万户。已拿到IPTV 牌照的中
9、国电信在2016 年首次集采中,集采数量为预计数量的两倍,可见其对于IPTV 业务的重视与投入。而由于没有IPTV 牌照,中国移动至今主要以“互联网电视”的擦边球名义开拓用户市场,但相关的产品不能提供IPTV 的直播频道服务,竞争力不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政企市场:内忧外患,合作创新成为关键在政企市场上,三大运营商均存在内忧外患。对内,政企市场乃兵家必争之地,且为了抵消固网语音收入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信息化业务、产业互联网、平台类业务均成为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领域,政企市场成为运营商收入的新增点。中国电信将政企业务作为“十三五”期间拉动业绩增长的主力军,预计增收贡献超过55%。2016 年,中国电
10、信物联网业务迅速起步,实现全网集约运营,全年用户净增1321 万户;云和大数据的收入同比增长了55%。在政务、教育、金融市场发展良好,未来将采用“3+1+4”分类推进原则,优先布局政务、教育、医疗市场,全面介入工业互联网。中国移动的大市场主导优势向集团客户市场延伸,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专用核心网络,物联网连接数超过1 亿。中国移动已拥有529 万家集团客户,集团通信及信息化收入增长29.4%,占运营收入的比例达到48.2%,覆盖全国37% 的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未来将聚焦政务、金融、交通、医疗、教育、能源六大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中国联通IDC
11、及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7%,实现收入94.5 亿元;ICT 业务收入为59.4亿元,同比增长37%,势头良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加快规模发展。对外,有行业、甚至国际巨头的虎视眈眈。以云计算市场为例, 截至2017 年1 月底, 全国持有IDC 经营许可的企业共1085家,仅2016 年便增加了近200 家。IDC 牌照增加直接导致云计算价格竞争加剧。比如2016 年12 月,阿里云宣布,中国各大区云数据库全系调价,平均降幅20%,云服务器独享实例最高降幅30%,并推出“免费套餐”计划。BAT快马加鞭,云计算收入爆炸式增长,仅阿里云一家,2016 年的收入
12、就达到17.6 亿元,增幅超过了100%。国际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2016 年亚马逊AWS 云计算开始本土化运营。但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国际巨头,都要依赖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只有运营商可以做到“云网协同”。因此,只要电信运营商抓住IDC 云升级的黄金窗口期,依然大有可为。面对政企市场的业务结构、竞争模式、角色定位的变化,运营商个体已无法独立确保产品质量、速度与变现,唯有通过构建业务生态圈,以优质平台聚合优秀合作伙伴,再造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网络建设:加大投入,资本雄厚者掌天下在4G、5G、宽带、传输网等网络建设方面,三家运营商的态度与策略明显不同,虽然这与公司的自身实力有关
13、,但更取决于公司管理层对于市场策略和竞争态势的把握。2017 年,三大运营商将进一步增加4G 基站数,大力建设4G+,支持高品质VoLTE。2014 年,中国移动投入806亿元开通了72 万个4G 基站并发展了9000 万个4G 用户。2015年,中国移动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在原有4G 网络投资计划上追加10% 以应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获得800M、900M 的低频段事件,继续保持4G 建站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016 年,中国移动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4G、有线宽带及传输网(不含接入)建设,其中投入4G 网络830 亿元,基站数量累计达到410 万个。三年来,中国移动在4G 网络上的投资累计高达24
14、27 亿元,并计划在2017 年继续投资742 亿元。2014 年,中国电信只投资建设了4G 基站18 万个,直到2015年年初获得了LTE FDD 运营牌照之后,中国电信才开始加快投入,建成4G 基站33 万个。2016 年在获批800M、900M 的低频段后,中国电信将80% 的资本性支出用于4G 及光网建设,新建4G 基站38 万个。2017 年中国电信在网络侧的资本支出将着重用于快速实现多频协同的优质4G 网络基本全覆盖,实现新建基站27 万个,用户体验行业领先;全面推进光网改造,基本实现服务区内所有城市的光网覆盖;部署VoLTE 和NB-IoT,为移动语音和物联网业务升级奠定网络基础
15、。中国联通在2014 年获颁TDLTE牌照后,仍新建3G 基站近16万个;2015年拿到FDD牌照后,其又投资275 亿元在2G、3G 网络上,而投入4G 网络的资金仅为335 亿元,直接导致该年的资本开支创纪录地达到了1339 亿元,并由此产生了-495 亿元的自由现金流。中国联通连续两年错失4G 建设的窗口期,被竞争对手远超,且高额的资本开支与现金流的不足直接影响到2016 年的资本开支计划大幅压缩46% 的投资规模,并且还在2017 年计划了30%的下降幅度,仅计划投资180 亿元,计划的15 万个建站数量也比上一年度减少了56%。中国联通在4G 投入上的持续不足必将影响其在4G 市场的
16、表现,进一步导致营收与现金流紧张,资本开支储备不足,形成恶性循环。2017 年,中国联通将执行“光宽带+”及宽带五大计划,即将打响宽带保卫战。但鉴于2017 年其在固网宽带及数据领域的资本开支将进一步削减52%,不由得令人为中国联通的“光宽带+”计划捏一把汗。面对来自中国移动的压力,2016 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全面推进战略合作,全年共建共享4G 基站约7 万个、传输网光缆约1.6 万公里;联合推动六模全网通终端、统一4K 智能机顶盒标准;统一宽带服务标准。通过合作,累计节省资本支出约33 亿元,节省成本费用约3.5 亿元。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开放存量基站资源,深化基站共享;加强运行维护、创
17、新业务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合作取得新的成果。在5G 方面,中国移动将于2017 年开展较大规模的5G 外场实验,期望在2018 年达成5G 的试商用,2020 年实现全国范围的5G 商用。中国联通计划在2017年完成5G 等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完成5G 关键技术实验室验证;2019 年完成5G 外场组网验证;2020 年实现5G 网络商用。中国电信已制定了5G 技术发展十年规划:2016 年 2018 年, 深入推进5G 研发,适时开展部分5G 关键技术的实验室测试与外场试验;2018 年 2020 年,开展4G、5G的组网能力验证,实现部分试商用;2020 年 2025 年, 持续开展5G
18、 后续技术演进的研究、试验以及预商用推进工作。相较之下,中国移动的5G 计划更加激进,中国联通注重的是核心技术的引领和标准化推进,中国电信稍显保守,如不抓紧抢占5G 先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可能要重蹈4G 时代的覆辙。2017 年运营商经营预来自www.lW5u.Com测创新发展在国家“双创”政策指引下,电信运营商将在“双创”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外部资源,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为未来发展打开新通道。中国移动:构建创业开放平台,共建繁荣生态中国移动“双创”行动旨在激发创新文化氛围,打造繁荣产业生态,加快转型升级。根据计划,“十三五”期间,中国移动总投资10亿元,计划5年入孵600个项
19、目。围绕“双创”,中国移动对内锻造创新能力,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双创”平台,构建全新成果转化机制,营造全员创新创业文化;对外搭建创新平台,开放资源,构建繁荣共享的生态圈。中国移动“双创”平台的持续建设将释放公司创新活力,助力数字化转型创新。“双创”平台背后依靠移动的优质资源,包括广泛的用户群、数量众多的服务渠道,将对创业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移动“双创”布局未来可期。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创新孵化,加大战略性业务投入中国电信作为国内首家着眼布局全国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商,于2012 年开始尝试员工内部创新孵化,并成立国内运营商首家风险创投公司“天翼创投”,2015年发布全国孵化行动计划,开始在全国
20、一线城市建立创业基地,2016 年“天翼创投”全面对外招募优质创业项目,电信优质资源开始向社会开放,目前,中国电信已成功征集1700 多个项目,175个入孵,19个实现公司化运作。2017 年,中国电信将结合战略业务布局,加大在智慧家庭、物联网、视频、企业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创业投入,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使得中国电信的未来值得期待。中国联通:培育创新土壤,储备战略英才中国联通启动内部孵化计划,旨在紧跟创新战略落地,提升创新供给能力,焕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中国联通创新孵化项目重点围绕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领域,推动解决公司发
21、展效益、效率及建设维护、客户服务、内部管理等关键问题。2017 年,中国联通将继续推广实施内部创业,借助“沃创客”计划储备创新领域英才,与实际业务需求相结合,谋求创新突围,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双赢”。未来“沃创客”计划能否落地需要时间检验。组织机制电信运营商围绕“以用户应用价值为中心”的思路,改革过去纯粹依靠自我积累的单一发展模式,在重点应用领域引入能力资本、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打造新电信时代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业务运营格局。中国移动:强化转型能力支撑,助力大连接战略落实2016 年,中国移动不论在个人市场、家庭市场还是政企市场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持续创新的组织运作机
22、制,中国移动持续推进“五化”改革,打造扁平、敏捷、高效的数字化型企业体制。2017 年, 中国移动将持续深化改革,为实现大连接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加大管理集中化、运营专业化、机制市场化、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改革力度,落实重点战略领域的组织资源,以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解决组织结构、制度、流程管理中的障碍,提升数字化型企业管理水平,助力实现2020 年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的战略愿景。中国电信:持续深化改革,促进红利释放2016 年中国电信的营运收入增速达到6.4%,连续四年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电信持续开展以划小承包为中心的管理改革,在基础业务领域深入推进划小
23、承包,加大资源下沉和权力下放力度,加快建设“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初步形成集团省市三级综合服务支撑体系。如今,划小承包已成为员工创业和企业共创价值的平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价值,并助推企业管理向互联网化转型。未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预计基层划小承包单元会更加富有活力,取得更好业绩,企业发展规模、质量以及整体价值会再上一个台阶。中国联通:混改进程加速,打开发展新局面2016 年, 中国联通营收同比增长-1.0%, 利润下降高达93.1%,远远落后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企业发展危及之际,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寄予了厚望。相比3G 时期,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
24、了23%,然而4G 时代开启后,过去的优势反而成为继续前行的牵绊,而在自己的传统优势领域固网宽带上,中国联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面对发展困境,联通混改引发了业界的猜想和期待。2016 年11 月,中国联通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基础通信服务、移动互联网及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加快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中国联通与百度宣布将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基础业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可以预见的是,2017 年联通混改将全面铺开,通信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将加速推向深入。专业运营ICT3.0 时代,用户需求变迁,产业边界拓展,电信运营商在业务领域、运营模式上均发生变
25、化,运营商拓展新兴业务离不开配套的创新体制机制,比如成立专业子公司、进行相应授权等,以便更好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中国移动:成立投资公司,以资本驱动产业创新2016 年中国移动成立投资公司,开展投资专业化运营。这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发挥资本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推进国有资产的资本运作,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信息产业正在面临的深刻变革,服务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重构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提升中国移动整体竞争实力。未来,投资公司将作为中国移动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的集中管理平台,围绕大连接战略,按照补短板、投基础、筑未来的方向,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业
26、务发展、管理提升、能力构建,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公司价值链地位的产业生态圈,这将是中国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电信:战略转型3.0,确保信息化业务优势常在中国电信为顺应信息通信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企业转型升级3.0 战略,着力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实施网络、业务、运营、管理四大重构;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主业收入较2010 年翻番;核心能力实现新突破,积极建设包括新型ICT生态圈、物联网生态圈在内的五大生态圈。在此背景下,政企市场作为发展与竞争的主战场,计划以高于集团平均增长率的速度,成为中国电信集团“转型3.0”目标实现的主体力量。因此,预计2017 年,中国电信将在持续
27、发力4G、家宽市场,确保市场不被进一步侵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政企市场,保持优势,确保集团整体目标实现。中国联通:持续深化市场化机制运作,云业务带来发展契机作为运营商混改的破冰者,中国联通已成立了首家产业互联网子公司,重点面向政企市场的政务、医疗、金融和制造四大领域,布局云产品,提供从连接、云平台到大数据应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率先向社会各界开放了中国联通通信平台和行业云产品能力。另外,中国联通已明确提出创新业务“聚焦平台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并成立了医疗云基地,成为中国联通首个亮相并正式商用的产业互联网基地,服务各级医疗行业客户过百家,成为政企市场的有力抓手。2016 年中国联通在传统业务上虽表现欠佳,但在IDC、云计算业务以及医疗等细分领域的表现可圈可点,鉴于未来产业互联网、行业基地运作之后带来的积极影响,产业互联网尤其是云业务发展有望成为中国联通的翻身之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