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价值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1 特殊意义 教师成为反思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丽莲 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
2、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上。 特别地,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需要我们 站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经验、个性、情感),感悟和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会学。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理论修养有外显的与内隐的之分,而二者的关系是: 外显的倡导理论教学反思内隐的应用理论。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社会呼唤着反思型的教师。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
3、威,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first among equals) ,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顾问。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反思关系,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2 教学反思的存在价值 首先,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学反思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因而,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就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 第三,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 第四,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而
4、,教师角色变成了学习型、研究型。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而,思维质量得以提高。 3 反思的新作用 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反思具有一些新作用: ( 1 )反思可以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 的教学心理品质 ,它体现着教师对于教学 技能、技巧和教学理念的一种理解和运用状态,反映着教师 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作风,以及对于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风度、教学机智等方面把握的稳定特性。 教学风格产生和形成需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
5、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又可分为摹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有风格的教学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其特点,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摹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有独创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引起质变,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属于典型的个人知识,而教师“个人知识”的形成主要靠对经验的反思,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一般的教育规律,逐渐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形成自己的“个人知识”。为此,在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我们必须回
6、答如下问题: 我的教学语言特点属于哪一类? 我的板书设计更接近哪一类风格? 我所理解和执行的师生关系属于哪一种? 我的教学设计属于周密型还是豪放型? 我的课堂氛围属于哪一类风格?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正是我们凝练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 ( 2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 教学反思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作用,诸如改善教学设计的状况,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水平,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而且具有一些新的作用,特别是,教学反思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更加关注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因而,可以从有效的提问反思教学的设计,从有效活动时间反思教学设计,从有效的课堂参与反思教学设计
7、、实施,从课堂教学结构反思教学设计,从课堂的随机生成反思教学预设的实效。 ( 3 )加速自己的教师专业化进程 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能力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反思是其发展的助推器,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课堂教学的设计、反思、实践和再研究,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有效工具,更是 提升教学水平、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为此,可以 对比预设教案与生成实况看新的学生观。特别需要 从以往“以教促学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就该怎样学”的传统观念,到“以学定教学生怎样学的方便,教学就应该怎样进行”的转变,这也是教师从内心世界中真正转变的心路。 对比预设与生
8、成看新的课程教学观。对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我们潜在的课程教科书观、教学观、学生观,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效果,而且需要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状态,这些状态集中体现在: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尤其是参与程度、参与面)、师生交往互动的实际程度,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状况。 对比预设与生成看好课的分析目的。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且也要反思好课的标准、反思评课的目的,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案、课堂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思好课的标准,不仅是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而且在于,通过对教案、课堂教学的分析、评价,实现更为全面的评课目的。 关注典型教案到案例知
9、识与教学智慧教师教学知识分析。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教研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教师的案例知识,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成长。 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的积累活动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十分有利。对此,我们认为,两个基本策略是十分有效的。一是开展相应学科的典型案例的系列研究。二是开展“同课异构”、“一题三课”。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教师对教学经验和实践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其基本流程为:
10、1. 确定内容,提出反思的问题。教学反思的起点是发现教学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当然,有的问题来自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而更多的问题来自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有来自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 2. 观察分析。反思的问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通过观察分析,将会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新策略奠定基础。 3. 重新设
11、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包括提出新的假设,制订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 实践验证。这一阶段是将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阶段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教学问题并加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五、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堂教学反思应
12、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都要进行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当 。 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作业针对性等。 其次是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 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如,新课题的生成,尴尬场面的处理,学生学习情绪的改变等等。特别地, 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课堂生成。 最后是 课后的思考对弈后的复盘。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1. 课前教学
13、反思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检验预设方案 作为备课(教学设计)后期工作的一个环节,课前的教学反思,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反思教案的编写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吻合程度,是课前教学反思的首要内容。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查缺补漏、吸收、内化,重新审视这个教案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的目的则在于,关注学生的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案更加符合学生现实。 其次,反思教案的重要工作还在于,检验预设方案的可行性,有意识地增添必要的备用方案。其实,精彩的课堂生成,来自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最后,课前教学反思还可以促进同伴互助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同行沟通、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讨论,听取他人的“高见”,即,在课前,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自己备课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聚焦式研讨,取长补短。 其实,无论是反思预设方案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的吻合程度,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思性的专题研究,其核心都在于,检验预设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 2. 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