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姓名: 单位: 成绩: 日期: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 )、(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 )、( )。3、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 )、( )。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 )的方针,实行( )、( )。5、“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 )、( )、( )。6、工厂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 )、( ).7、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包括:( )、( )、( )。8、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国家标准(
2、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 )A、红、蓝、黄、绿 B、红、蓝、黑、绿 C、红、青、黄、绿 2、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减小设备及线路的漏电 B、防止供电中断C、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漏电火灾事故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4、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A.上部B。中部 C。根部5、下列那些病种不属于职业病( ) A、烧伤 B、尘肺 C、职业中毒6、下列那些法律、法规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 A、宪法 B、劳动法 C、职业病防治法7、家用电器着火,应( ).A、迅
3、速用水扑 B、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C、打报警电话等待公安消防队救火8、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A、被火直接烧死 B、跳楼或惊吓致死 C、咽气窒息致死9、身上衣服起火,可( )。A、快跑,找人帮助扑灭 B、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C、两种方法均可10、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不应该用( )灭火. A。、水 B、二氧化氮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每题1分,共计10分)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2、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 )3、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
4、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4、电器火灾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 ( )5、电加热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监督,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 )6、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 )7、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固体,消防措施:可使用的灭火剂为水、砂土、泡沫. ( ) 8、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 ) 9、单位在生产时,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可临时将安全出口上锁,下班时打开。 ( )10、油锅起火应该使用盖锅盖方法灭火. ( )三、简答题(每题5分,
5、共15分)1、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哪些?2、干粉灭火器适合扑救那些火灾?3、在生产现场和设备上的“六有六必指的是什么?四、问答题:(每题10分)1、进入厂区和作业现场的“五必须”和“五严禁”分别指什么?2、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什么情况属于工伤的范围(列举5个)?4、火场中如何紧急避险?5、附加题(每题10分)1、在工作中你如何预防手部伤害?2、通过本次培训你有那些收获,在今后工作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预防为主、防消结合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5、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6、
6、机械性伤害、化学物质伤害、燃烧和爆炸危害、热危害、电气伤害7、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8、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二、选择题1、A;2、C;3、A;4、C;5、A;6、A;7、B;8、C;9、B;10、A;三、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1、一般来说有三种:1、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2、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2、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门是手,因为手在劳动中与机械接触最为频繁.3、常见的职业病包括: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等.四、问答题1、因为铜丝、铁丝的熔
7、点比熔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可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造成电气火灾最基本的原因是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2、有防火责任人;有防火安全制度;有义务消防组织;有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发生火灾查不出原因不放过;领导、群众、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放过.3、4、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安全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指导或指挥有错误;设计有缺陷;不懂操作技术知识;违反操作规程或纪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