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787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8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能源与能量三、理解要点(一)能源与能量1、能源: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2、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二)能源与能量的关系1、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能源是一种自然资源;能源能够提供能量。2、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能量的总量不变。四、掌握重点(一)能量的特性1、状态性:能量取决于物质所处的状态,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包括数量和质量)。2、可加性:物质的量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可相加。3、转换性: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其转换方式、转换数量、难易程度均不尽相同,即他们之间的转换效率是不

2、一样的。4、传递性: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也能从一种物质传递到另一种物质。 5、作功性:各种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本领是不一样的,转换程度也不相同。6、贬值性: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可逆因素的存在,总伴随着能量损失,表现为能量质量和品位的降低,即作功能力的下降,直至达到与环境状态平衡而失去作功本领,成为废能,这就是能的质量贬值。 第二章 能源概述三、理解要点1、能源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2、节能的意义:七个方面:基本国策、发展战略、重要手段、有效途径、重要抓手、基本前提、重要措施。四、掌握重点1、能源安全: 国家安

3、全的基石与核心内容。能源安全的要求四个方面: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多元化发展;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开放的能源市场。2、能源与环境:物质要素、污染根源之一。(效率升10%,污染降25%)。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要做到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章 节能概述二、理解要点1、节能的定义: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2、节能的基本原则

4、: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3、节能的保障措施:加快假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定和实施统一有利于节能的产业经济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完善法规标准,强化依法管理,建立监督机制;推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4、节能的方式:不适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不使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 。三、掌握重点1、管理节能:(十四个方面)考核评价制度;标准体系;统计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淘汰落

5、后产能制度;认证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筑节能;空调温度控制;公共机构节能;运输节能;监督检查;支持服务机构;帮扶行业协会。2、技术节能:(八个方面)资金与研发;创新技术;重点领域节能;工艺节能;设备节能;输配电系统节能;余热利用;国际交流。3、结构节能:(八个方面)完善政策;控制两高;淘汰落后;调整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电力结构;产品、产业调整;综合运输节能;能源结构调整。第四章 热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工程热力学 三、理解要点(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参数 1.基本概念: 工质:生产过程中工作物质的简称 热源:工质从中吸收热能的物体或系统 冷源: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体 系统: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

6、统、孤立系统 平衡状态:热力系统不受外界影响,始终保持不变热力过程: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准平衡过程:平衡被破坏后能迅速达到新的平衡,工质偏离平衡状态极小可逆过程:逆向沿原过程回到初态,相关外界回到原态,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影响正向循环: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部分热量转换为功逆向循环:向高温热源放热,从低温热源吸热,同时消耗外界的功2.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压力p :力除以面积,又称压强 温度T :物体的冷热程度 比体积v :体积除以质量,又称比容 热力学能U :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 焓H :H=U+pV,即热力学能加推动功 总能E:E=U+Ek+E

7、p 熵S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和描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描述(三)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孤立系统内的熵职能增大或维持不变,不可能减小(四)水蒸汽 1.饱和状态:水的汽化与液化速度相等,汽、液两相共存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特点: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一一对应 2.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二线三区五态 汽化潜热:饱和水变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 临界点:温度ts为374.15,压力Ps为22.212MPa(五)气体和蒸汽的流动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Ma1时,若使流速增大,应有dA1时,若使流速增大,应有dA0,横截面积应逐步增大。(六)气体动力循环 1.混合加热理想循环:5个过程(2绝热2定压1定容)四冲

8、程柴油机,由绝热压缩、定容加热、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5个过程组成,增大压缩比和定容增压比,减小定压预胀比可以提高热效率。 2.定容加热理想循环:4个过程(2绝热2定容)四冲程汽油机,由绝热压缩、定容加热、绝热膨胀和定容放热4个过程组成,增大压缩比可以提高热效率(七)蒸汽动力循环 1.郎肯循环:4个过程(2绝热2定压) 2.再热循环:朗肯循环的改进 3.回热循环:(八)理想气体混合物和湿空气n 理想气体混合物 1混合物的成分表示: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2.分压力定律: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分压力之和。n 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1.相对湿度 2.含湿量 3.湿空气焓 4.焓-

9、含湿图n 湿空气过程: 1.加热(或冷却)过程 2.冷却去湿过程 3.干燥过程四、掌握重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1.表述(理解):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能量方程式: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重点): q=u+wP50例题1开口系统表达能量方程式(重点) :P51例题2 技术功 四、掌握重点 (二)理想气体性质1.状态方程: P1V1/T1= P2V2/T2 = PV/T= R2.比热容: 比定容比热容cv、比定压比热容cp(三)理想气体热力过程:4个基本过程 1.定容过程:比体积不变,P1/T1 = P2/T2 2.定压过程:压力不变,V1/T1= V2/T2 3.

10、定温过程:温度不变,P1V1= P2V24.绝热过程: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pv k=常数(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1.主要描述(理解): 克劳修斯说法: 开尔文说法: 2.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掌握): 卡诺循环(见图4.1-6):2个定温过程和2个绝热过程 热效率:t =1 T2/T1卡诺定理: 定理1: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循环热效率相等 定理2:温度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热效率大于不可逆热机热效率n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理解):孤立系统内的熵只能够增大或维持不变,不可能减小 第二节 传热学三、理解要点(一)导热、对流(使用最多)和辐射换热特点 1.导热4个特点

11、:有温差;直接接触;依靠微观粒子热运动传递热量;单纯导热只发生在密实固体中 2.对流换热3个特点: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是导热与热对流两种方式的综合作用;必须存在流体与固体壁面的相对运动,在壁面处会形成边界层 3.辐射换热3个特点:不需要中间介质;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大于0 K的物体,相互间辐射能量,总结果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二)导热基本概念 1.温度场:某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等温面: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面。 3.等温线:用一个平面与各等温面相交,在这个平面上得到一个等温线簇。 4.导热系数:物质的重要热物性参数,其数

12、值是物体中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三)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单值性条件是导热微分方程确定唯一解的附加补充说明条件。包含:几何、物理、时间、边界。边界条件可分为三类: 1.第一类边界条件:任一瞬间导热体边界上温度值 2.第二类边界条件:物体边界热流密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3.第三类边界条件:边界面周围流体的温度和传热系数(四)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1.流动的起因和流动状态: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层流与紊流 2.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比热容、热导率、密度、动力黏度、运动黏度、膨胀系数 3.流体的相变:单相、相变 4.换热的几何因素:壁面尺寸、粗糙度、形状、流体相对位置 5.定性温度与定

13、型尺寸:(五)辐射换热基本概念 1.黑体:指能吸收投入到其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是一种科学假想的物体。 2.辐射力: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的能量总和。 3.单色辐射力:指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在波长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辐射能。 4.角系数:指表面发射出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上的百分数。四、掌握重点(一)导热热阻、对流热阻、辐射热阻定义 1.导热热阻:当热量在物体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时遇到的热阻。 2.对流热阻:在对流换热过程中,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的热阻。 3.辐射热阻: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辐射换热时的热阻。(二)毕渥数、雷诺数和普朗

14、特数 1.毕渥数 :又称毕渥准则,是一个准则数,无量纲、具有物理意义,表示导热热阻与对流热阻的比值。 2.雷诺数 :表征流体受迫流动时惯性力与黏滞力的相对比值,反映了流体流态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3.普朗特数 :又称物性准则,反映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三)自然对流换热 因温差引起流体的密度差产生浮升力而形成的流体换热。 1.层流和紊流 2.大空间和有限空间(四)辐射换热基本定律 1.普朗克定律:描述黑体辐射能量沿波长分布的规律。 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描述黑体辐射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兰贝特定律:描述黑体辐射能量沿半球空间方向的变化规律。 4.基尔霍夫定律(了解)

15、:描述单色定向发射率与单色定向吸收率的变化规律(五)平壁导热: 应用:P75例题6 (六)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1.管内受迫流动换热 2.外掠圆管流动换热:单管、管束 (七)凝结换热与沸腾换热1.凝结换热:膜状凝结与珠状凝结 影响因素:蒸气速度、蒸气含不凝性气体、表面粗糙度、蒸气含油、过热蒸气 增强措施:改变表面几何特征、有效排除不凝性气体、加速凝结液的排除、形成珠状凝结的方法2.沸腾换热:大空间沸腾与强制对流沸腾;饱和沸腾和过冷沸腾。 影响因素:不凝结气体、过冷度、液位高度、重力加速度、沸腾表面结构 增强措施:在管表面用烧结法覆盖一层多孔铜或多孔铝或用机械加工方法使管表面形成微孔层(八)强化传热

16、与削弱传热的方法 1.强化传热方法:7种。 扩展传热面;改变流动状态;改变流动物性;改变表面状况:增加粗糙度、改变表面状况;改变换热面积形状和大小;改变能量传递方式;靠外力产生振荡。 2.削弱传热的方法: 2种 覆盖绝缘材料;改变表面状况。第三节 流体力学三、理解要点(一)压力体:与该体积内有无液体或是否充满液体无关,是曲面和自由液面或者自由液面的延长面包容的体积。(二)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 绝对压强 :以完全真空为基准 相对压强 :以当地压强 为基准 真空 :低于 的数值(三)动能修正系数 1(P103): 特征:取决于过流断面上流速分布的均匀程度及断面的形状和大小。流速分布愈均匀, 愈

17、接近1,流速分布愈不均匀, 愈大。 (四)雷诺数: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数。 工程中,一般取圆管的临界雷诺数Recr2000。 (五)声速与马赫数 声速:微弱扰动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马赫数:气体在某点的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六)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1. 性能曲线:在一定的转速下,以流量作为基本变量,其他各参数随流量改变而变化的曲线。 2.种类:流量与扬程、流量与轴功率、流量与效率四、掌握重点(一)流体的粘性 1.定义:流体内部产生的摩擦阻力 2.性质:流体的固有属性,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3.形成原因:一是流体分子间的引力,一是流体分子的热运动 4.变化规律: 气体和液体粘性随压强的

18、变化很小升高气体粘性增大,液体粘性减小(二)静力学基本方程 适用范围:理想流体和黏性流体 静压强特性: 1.方向与作用面相垂直,并指向内法线方向 2.静止流体任一点压强与作用面在空间方向无关(三)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1.连续性方程:定常流动两截面间流动空间内流体质量不变 可压缩流体: (4.3-15) 不可压缩流体: (4.3-16)2.定常流动的动量方程: 适应范围:任何流体 求解注意问题:矢量方程,具有方向性(四)黏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1.理想流体:公式(4.3-18):适用于理想不可压缩重力流体作一维定常流动时一条流线或一个微元流管2.黏性流体: 公式(4.3-19):适用于在重力作用

19、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作定常流动时的任意两个缓变流截面,不必顾及这两个缓变流截面之间是否有急变流的存在(五)流体流动的状态 层流:当流场中流动的流体质点互不干扰,迹线层次分明 紊流:当流场中流动的流体质点相互掺混,杂乱无章地向某一方向运动(六)边界层的概念 定义:当粘性流体以大雷诺数平滑地绕流静止物体时,在壁面附近出现一个流速由壁面上的零值迅速增至与来流速度相同数量级的薄层 处理:边界层内为粘性流体的有旋流动;边界层以外可看作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 判断:Rex=5105(七)绕流物体的阻力 1.物体阻力分为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 2.摩擦阻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切向应力在来流方向上的分力总和 产生原因

20、:流体黏性 3.压差阻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法向应力在来流方向的分力的总和。 产生原因:由于物体尾部形成旋涡使流体的能量耗损,从而形成前后压强差。(八)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流量: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流体量,用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表示 2.扬程(全压):单位重量(体积)液体(气体)通过泵(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 3.功率:有效功率、轴功率和原动机功率。 4.转速:泵或风机轴每分种的转数。 5.汽蚀余量(正吸入压头):泵汽蚀性能的重要参数 6.损失与效率: 损失: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流动损失 有效功率:轴功率除去这些能量损失(九)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 工况调节就是改变工作点的位置1.方法:改

21、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或风机本身性能曲线;两条曲线同时改变2.改变管路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在泵或风机转数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管路阀门开度(节流),改变管路性能曲线3.改变泵或风机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改变泵或风机的转数;改变风机进口导流阀的叶片角度;切削泵的叶轮外径及改变风机的叶片宽度和角度 第四节 热工测量技术三、理解要点(一)测量范围和仪表精度:2.仪表精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3.仪表精度等级:仪表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与仪表量程之比,分为0.1、0.2、0.5、1.0、1.5、2.5和5.0共7个等级 (二)误差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1.误差分析的目的:根据测量误差的规律性,找出消除

22、或减少误差的方法,科学地表达测量结果,合理地设计测量系统 2.误差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 定量反映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 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 反映本次测量的精确程度。 3.测量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四、掌握重点(一)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将测量结果中能准确读出的可靠数字和估读出来的欠准数字。 2.“0”的使用原则: 只与计量单位有关的数字“0”不计入有效数字;小数点后的“0”一般不能随意省略 3.有效数字的运算 常数运算:根据需要 加减法运算:计算取舍位数至比有效数字最少的多一位,结果按最少位数取 乘除法运算:同上4.数据修约 测量结果修约:比被测量允许误差多一个数量级 修约规

23、则:四舍五入、奇进偶不进5.不确定度定义: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分类:A类不确定度:用统计学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 B类不确定度:用非统计学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四)流速、流量和液位测量 1.流速仪表:皮托管、热线风速仪和激光多普勒流速仪。 皮托管:通过测量流体动压,也称风速管,可测量各种流体速度; 热线风速仪:以热线或热膜为探头,利用通电的探头在气流中热量散失强度与气流速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流速,用于微风速和脉动速度的测量 激光多普勒流速仪: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进行测量,测量范围广,精度高3.液位: 云母水位计:属于锅炉附属设备,就地安装,在锅炉启、停时用以监视汽包水

24、位和正常运行时定期校对其它型式的水位计 差压式水位计:锅炉汽包、除氧器水箱等水位测量中使用最广泛的水位计(五)气体成分测量 1.取样方法:直接取样法、全量取样法、比例取样法以及定容取样法 2.主要分析仪器: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烟气含氧量 色谱分析仪: 对混合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测量CO、CmHn、NOx、SO2、CO2等多种气体成分,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红外气体分析仪:可测量非对称分子气体,如CO、 CO2 、H2O、CmHn、NO等,其特点被测气体试样干燥而清洁,试样要进行除尘、除湿处理第五章 电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磁学概论 (理解内容 ) (一)直流电路的基

25、本概念 1.电路 概念、 组成、开路、短路、通路。2. 电流、电压、电动势、电阻 (1) 电流:概念、电流方向。 计算公式 ,单位:安培(A) (2) 电压: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用U表示,单位:伏特(V) (3) 电动势: 概念 、电动势方向: 用E表示,单位:伏特(V)(4) 电阻:概念 ,公式 单位:欧姆() 3.电路的连接形式 电路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连接形式。 电源的连接也有串联和并联。4.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概念、计算公式: A=U I t。 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即“度”。 (2)电功率:概念、计算公式:P=U I 单位:瓦(W)或(KW) 5.电流的

26、热效应 概念、公式:Q=I2Rt。 单位:焦耳(J)。(二)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1、电场强度E :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3、自感:(日光灯镇流器) 4、互感:(变压器)5.涡流、集肤效应 (1)涡流: 概念: 用途:涡流炼钢; 危害:变压器铁心发热。 (2) 集肤效应: 高频电流在导体表面流动。 电视天线一般用铝(铜)管制作。(三)电场和磁场的基本定律 1. 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 电荷是守恒的,它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2库仑力定律 两个点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安培力定律 两个电流回路之间不但有电场

27、力的作用,电流在磁场中还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4.电磁感应定律 当导体与磁力线之间有相对运动或当导体闭合回路中的磁场变化时,导体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掌握内容 ) (一)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部分电路:(二)单相交流电路 1交流电的定义 2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 3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1)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数值。 (2)最大值:瞬时值中的最大的数值。(3)有效值:有效值是指在效应(热效应)上与交流电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效应相等的直流量。 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等于交流电的有效值的 倍 。 (4)周期: T,单位:秒(s) (5)频率: f , 单位:赫

28、兹(Hz)。 (6)角频率:单位时间内变化的角度。 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7)相 位:表达式中的 。 (8)初相位:t=0时的相位,表达式中的 。 (9)相位差: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之差(同相、超前、滞后、反相)。4单相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瞬时功率 (2)有功功率 (也称平均功率) 单位:(KW) 实际消耗功率。 (3)无功功率 (电源和电感、电容交换功率) 单位: (KVAR) (4)视在功率 单位:(KVA)。(三)三相交流电路 1.三相交流电路 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彼此相差120的正弦电动势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2. 对称三相电源的表达式:三相电源的瞬时值之和为零

29、3. 相序:正序(顺序):ABCA; 负序(逆序):ACBA。4三相电源的联接ABCA+X+BCYZBUCUAUBAUBCUAIBICICAUABCA+X+BCYZBUCUAUBAUBCUAIBICICAUABCA+X+BCYZBUCUAUBAUBCUAIBICICAUA+X+BCYZBUCUAUBAUBCUAIBICICAUY联接:线电压大小是相电压的 倍; D联接:线电压与相电压大小相等。无中线连接时,三相电源对负载的连接为三相三线制,有中线时为三相四线制。 5. 三相负载及其联接 三相负载也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联接方式3(1) 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概念 (2) Y连接时,线电流与

30、相电流相等,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倍。 (3) D形连接时,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倍, 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6.三相负载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举例:两个标有“220V、40W”和“220V、60W” 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W”表示电能的单位; 2. 60W的灯泡比40W的灯泡电阻小; 3. 额定电压下,流过40W灯泡的电流比60W灯泡电流小;(P=IU,I=P/U) 4. 相同时间内,60W灯泡消耗的电能比40W灯泡多。 第二节 电力基础知识 (理解内容)(一)供电质量的具体指标 1.电网频率:电力系统正常偏差 2. 电压偏差 规定:35KV及以上,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

31、定电压的10%; 20KV及以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为额定电压的7%;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3.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为2%,短时不能超4%。 4.公用电网谐波 5.电压波动和闪变 6.可靠性:(四个主要指标) (1) 供电可靠率;(2)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3)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4) 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二)电能质量的基本参量(六个指标) 1.电压偏差: 2.电压波动: 3.电压闪变: 4 .电压正弦波畸变率: 5.负序电压系数 6.频率偏差:(掌握内容)(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四个方面) 1. 在一定的有功功

32、率下,可以减小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减少供电投资。 2. 可以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3.当输出的有功功率相同时,可以减小线路电流,减小线路损耗。 4.变压器容量一定时,可以增大输出的有功功率,减小输出的无功功率。 高压供电系统功率因数应达到0.90以上,其它用户功率因数应在0.85以上。(二)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三)无功功率补偿的方法 1.利用过激磁的同步电动机; 2.利用调相机做无功功率电源; 3.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 4.电力电容器作为补偿装置。(四)电力电容器的补偿方法

33、 1.串联补偿是把电容器直接串联到高压输电线路上,应用于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用电单位很少采用。2.并联补偿是把电容器直接与被补偿设备并接到同一电路上,用电企业一般采用这种补偿方法。(五)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 1.并联电容器的作用 (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2)提高设备出力; (3)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 (4)改善电压质量。(不能改善电网频率)2补偿容量 功率因数由cosj提高到cosj需并联的电容器为: 例: 某单相负载 f=50Hz,U=220V,有功功率P=10kW,功率因数cos1=0.707。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cos2=0.866,求需要并联的电容C,并分别计算出补

34、偿前后电路的总电流各是多少?解:cos1=0.707,1=45,tan1= 1;cos2=0.866,2=30,tan2= 0.577 需并联电容:(=2f=100=314)由P=I U COS 得 I=P / U COS并联电容前并联电容后:(六)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1并联电容器与电力网的联接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 单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同时,应采用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容器只要其额定电压等于或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可直接接入。 2并联电容器的补偿形式 个别补偿、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三种形式。(1)个别补偿 个别补偿是指对单台用电设备所需无功功率就近补偿的办法。 (2) 分散补偿

35、分散补偿是指将电容器组分组安装在车间配电室或变电所各分路的出线上。 (3) 集中补偿 集中补偿是指把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一次或二次侧的母线上。举例: 通过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如给电动机、电感炉加装就地补偿电容器可以 ( ) 1、减少线路电流; 2、降低线路损耗; 3、减少变压器的容量; 4、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Q=IUsin)第三节 电机与拖动 (理解内容)(一)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铁芯中的铁损耗DPFe和绕组上的铜损耗DPCu两部分。 铁耗与原边绕组所施加的电压有关,通常称为不变损耗; 铜耗为原边、副边绕组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故称之为可变损耗。 效率:(二)

3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结构:定子(磁极)和转子(电枢)构成。 原理:左手定则原理。(1)电枢感应电动势公式 E =KEF n 。 (2)电枢回路电压平衡式、等效电路图(3)电磁转矩 T =KTF Ia KT 常数;F 磁通量 ; Ia 电枢电流。 (4)转矩平衡关系 在电机运行时,T =T2+T0 。 2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旋转磁场: (2)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与相序有关。 (3)旋转磁场的极对数p:与三相绕组的结构有关,也就是所说的电动机的极对数。4)旋转磁场的转速: 又叫做同步转速。(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时产生旋转磁场;磁通切

37、割转子导条,导条中就感应出电动势。 在电动势作用下,闭合的导条中就有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使转子导条受到电磁力F,产生电磁转矩,转子就转动起来。 (6)转差率:同步转速和电动机转速之差与同步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通常额定转差率约为1%9%。 (掌握内容)(一)变压器的额定值 1额定电压U1N、U2N 变压器二次侧开路(空载)时,一次、二次侧绕组允许的电压值。 三相时U1N、U2N是一次、二次侧的线电压。 2额定电流I1N、I2N 变压器满载运行时,一次、二次侧绕组允许的电流值。 三相时额定电流是一次、二次侧的线电流。3.额定容量SN (KVA) 传送功率的最大能力。 单相变压器: 三相

38、变压器:(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原理图 变压器由闭合铁心和高低压绕组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电磁关系2.变压器的功能 (1)电压变换 一次、二次侧电压变关系为 (2)电流变换 一、二次绕组的电流关系为 (3)阻抗变换 阻抗变换关系为 (变压器能够进行电压、电流、阻抗变换,但不可以进行频率变换)(三)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调速 1.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动机的转速n与转矩T之间关系的n=f(T)曲线,称为机械特性曲线。 2直流电动机调速 由直流电动机转速公式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1)改变磁通调速 保持电枢电压U不变,改变励磁电流If (调 )以改变磁通F 。 机械特性曲线如右图。 通

39、常只是减小磁通, 将转速往上调。(2)改变电压调速(F和Ra一定) 由转速公式可知,调电压U时,n0变化,但斜率不变,所以调速特性是一组平行曲线。 由于磁通不变,如在一定的额定电流下调速,则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也是一定的(恒转矩调速)。(3)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串入电阻时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需在电枢中串入专用电阻,电阻增大则转速下降,因此n只能下调。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每相电路图如下图所示。1定子电路 (1)旋转磁场的磁通 (2)定子感应电势的频率 2转子电路 (1)转子感应电势频率 (2)转子感应电动势 E2= 4.44 f 2N2F = 4.44s f 1N2F (3)转子电流(4)转子电路的功率因数(五)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