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研训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78269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研训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研训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研训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教育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教材如何使用,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师生之间角色定位等问题,都必须通过校本研训来解决,一年来,我校立足校本,本着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观点,推进了“以研带训,以训促教,研训统一,研教结合的研、训、教”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思路,努力构建了研训内容系统全面;研训方法科学多样;研训管理规范高效的校本研训模式,推进了我校新课程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大幅提升. 1、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前提,开展教学理论的研究。本学期我们派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10余人次,在此同时我们通过校本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先后学习了《课程标准》等相关教育理论,并要求教师结合自学,写体会写反思。让我们教师再次洗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感悟更加深刻。 2、潜心研究教材,努力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就是新课程实施的指挥棒,我们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基点和能力培养点,让教材呈现出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每学期我们都通过校本集备的形式,说课的形式,教学研讨的形式,系统的开展教师“用教材教”的研究.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教师的行动在课堂,教师的成长也在课堂.我们要求教师讲课要回归本位,追求常态课堂,落实我校确定的“明确目标,凸显主动,扎实训练,提高素质”的研讨专题,要求教师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堂。语文学科我们进行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的研究,课内阅读与课外读书结合的研究;识字与写字的研究;数学课进行 “解决数学问题的研究”尝试 “发现—-探求——构建-—应用"的四步法。英语学科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形成定在“口语交流训练与识记方法”的研究;科学、品生、品社学科落实知、能、情目标,进行“诱发兴趣、强化技能训练”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普遍提高,王玉、富佳慧、闫秋月、刘鸿鹏分别获灯塔市优秀课,赵丽、张凤香在灯塔市教师对抗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3、制度建设。学校把校本研训作为一件重要的任务来抓,建立了健全的校本研训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并将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纳入教师校评考核中。 二、拓宽思路,促进校本研训的有利开展 (一)倡导研训素材多元化 校本研训内容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学校积极开发校本研训素材,倡导多元化研训,从教学基本功训练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从教科研知识培训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讨、从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到班主任工作培训等等。这一学期,我们还做好了“三引入": 1.将教学问题引入到专业培训中.在培训中,我们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入到培训课堂,纳入到理论讲授中。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起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作用。 2.将一线经验引入到理论学习中.这和第一点的引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只习惯勤勤恳恳埋头于日常繁杂、低效的教学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不善于以理论观照实践,只教学而不研究,只凭经验而不思改革开拓。因此,在培训中我们特别注意将教学一线的经验引入到培训课堂,使教师们不仅知道“是怎样做的",而且知道站在理论的高度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经验实例的来源主要也是三个渠道:其一,教师自己教学中感到成功的地方;其二,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其三,学校领导在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先进经验. 3.将课题研究引入到培训课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校大部分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每年学校都有省、市、县级课题研究任务。我们知道,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只有落实实践训练过程,教育科研才能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将教育科研专题引入到系统的理论学习中,帮助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时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真正运用所学来指导课题实施与其它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把能力训练落到实处。本学期,我校加强了教师小课题的实施工程,让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倡导研训形式多样化 学校通过多渠道学习、培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在 “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下,倡导校本研训形式多样化,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1。引领式。骨干教师帮扶结对。 2.分享式。学校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为教师创造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3。交互式。利用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专题式。学校组织教师围绕教师教学活动,结合各教研组的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通过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同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5.自学式.提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略教育新动向。三、收获成果,彰显校本研训的优势作用 1.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有质和量的提升,在校本研训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出现了一批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王晓丹的《再见了,亲人》一课在辽阳市优秀课中或一等奖,并做展示课。 2。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们从校长做起,党员带头,坚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坚持学习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教学法规,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3.学校研训氛围浓厚.教师不再觉得教研神秘,都主动参与进来,以研为本,以训为乐,在课题引领下,学校形成了勤于钻研、敏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研训氛围。 四、凸显特色,促进校本研训的创新发展 1。完善了研训体系。学校教师研训由单一的听、说逐渐走向个体探究、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轨道.学校在原有研训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高,形成了科学、规范、开放的研训体系。 2。创新了研训载体.我们在开展常规的校本研训活动基础上,积极创新研训载体,开展了学校特色的研训活动。 3.拓展了培训领域 我们围绕“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在备课组活动时侧重于学生练习作业的设计研讨,备课组内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共性练习设计、个性练习设计,使我们的课堂达到“精讲精练”,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一学期来,我们不断追求研训工作的高效率。做到计划周密,措施得当,管理精细,效果较好.但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我们还相差甚远,在此基础上,我校继续把研训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争取更大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