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品资料东丰县中学八年第一学期生物教案课题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能力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内容,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进
2、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搜集有关的资料,视频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集体备课部分)副案(个性化修改)设疑自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看到小动物不用教也会自己吃东西、睡觉,但要学会到指定地点大小便却很费劲,这是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板书课题)(1)学生浏览教材,结合课题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在黑板展示:问题预设: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2、什么是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4、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探究方法提示:完成教材观
3、察与思考,观察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阅读47-51页教材。(3)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各个小组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各小组对解决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新生成的问题作好记录。解疑合探1、活动形式 学困生展示,中等生、优等生补充、完善表格,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展示评价3.教师点拨或精讲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区分的依据是:一是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生来就有的行为。动物行为的意义:维护个体生存种族延续 保护自己,逃避敌害 度过食物短缺的时期
4、质疑再探请同学们梳理本节知识点,看看还有哪些疑问,或有什么新的问题,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问题预设: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么?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么?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教师用语:请你根据学习情况,用适当的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知识运用。2、教师出示拓展题一、选择题 1、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2、骨的位置变化产生 运动,拆生运动的原因是 () 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 B、骨骼肌收缩的结果 C、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 D、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3、骨骼肌中间的部分叫作 () A、肌腱 B、肌腹 C
5、、肌肉纤维 D、关节4、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人体产生的动作是A、屈肘 B、伸肘 C、伸膝 D、屈膝5、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摩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的关节结构是( )A、关节囊 B、关节软骨 C、关节头 D、关节腔二、填空题 1、运动系统是由_;_、_;2、关节包括_、_、_ _ 、_、_。3、骨骼肌是由_、_两部分组成。课堂小结:教师用语:通过本节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请你总结一下。活动形式: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综合完善。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取食行为 防御行为 特点: 生来就会 繁殖行为 由遗传物质决定攻击行为 二、学习行为: 小猫学习捕老鼠 由遗传物质决定特点:大山雀偷喝牛奶 环境因素影响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