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魂教学设计-中学教学设计秋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懂文章的内容。 、挖掘文章的独特美质,学习本文多角度拟人化表现生活哲理的技巧。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品味赏析教学难点 领会并说出本文的主题教时 一课时教具 录音机,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3人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饱含哲理的写景抒情散文-秋魂,作者刘增山。 、分析题目 “秋魂”的“魂”与“鬼魂、军魂、国魂、民族魂”含义一样吗?(讨论) 明确:“魂”在这里指精神,“秘魂”指秋的精神或说秋的灵魂,文章标题用了拟人手法。 从标题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秋是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
2、:赞美(歌咏)秋的什么。学习本文,我们就是要体会作者对秋的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录音机播放“散文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作者的主观感悟,是散文的思想。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都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是观察、思索、感觉的结果。只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散文形式有独特性。在叙述方式。常常是抒情、记叙、议论熔为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在艺术表现上,散文有“出奇制胜”的“
3、机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二是侧面暗示。在结构行文中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因而散文的美,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于那由作者个性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文调。 明确:读散文就是要读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分析文章形式上的美质。 、快速浏览课文,看文章在结构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有题记;(2)用小标题形式将文章分成七个章节 、要求学生读题记内容,看本文要歌咏秋的什么特点?师解“题记”-题记是写在书的正文前或写在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
4、二、理解内容。 、七人接力读课文,要求: 圈出自己认为容易读错或容易写错的字词。 用 标出你欣赏的字、词、句。 给每个小标题后补2-4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比如“秋实”。 、学生讨论 概括各部分内容(见板书)(要求最好说点理由,借机融入朗读相关句子) 三、赏析品味 师:文章中你最欣赏那些句子或文段,读出来。或说出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能说点理由更好。(穿插朗读,公认的美句、自读、齐读、范读等) 可供挖掘的美点参考:(学生能说3条即可) (1)运用题记提挈主旨。 (2)从不同角度歌咏秋,小标题的结构形式使文章精美工整。 (3)全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成,赋予秋天各种景物以人的特征,或褒或贬,渗
5、透着作者的感情。 (4)每部分的末句都蕴含着哲理。 (5)灵活运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既给文章增加了浓厚的感情,又使句式优美,读来气势贯通,琅琅上口。如“不是风,我怕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几个整齐的句子构成排比,充分表现出秋的细致的思索,展示出它那成熟的大脑。 (6)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进行大胆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展示人生和生命的内涵。如:“低下头”是秋天果实的共有特征,作者把它与低下头的人联系在一起,想象它在想什么,用“不是也不是是”这样的句式让它想“我是怎样成熟的”,赋予它谦逊的品质,让秋知道,所有收获并非自己独创,而是自然界共同的结晶。揭示出真正成功的人知道任何成功都离不开通力合
6、作,都要几经磨炼的内涵。 (7)结构语言富有变化。 段落结构的变化。“秋实”篇用心理描写,“秋色”、“秋味”篇用对话描写,但秋的回答又有变化。“秋土”篇直抒胸臆,“秋景”篇使用对比手法使行文摇曳生姿。 、语句的变化。全文多处使用结构整齐的排比句,但注意灵活多样,如“秋风”篇第3段,作者先用三个反问构成排比,接着又改用三个强调句(肯定句),既显得整齐优美,又避免了句式单一。 、用词的变化。如“秋味”篇,秋的回答中“不单是不只是不光是不会是更不尽是”几个词意思相同,但作者精心锤炼,稍加变化,使行文活泼自然,耐读耐品。 (8)立意新颖。本文立意上一改以往作家描写秋天的肃杀凄凉,或流于表面的写景咏物,或抒写秋天带给人们的离愁别绪,而是将思维的触角向更深更广开掘,多角度写景,从几个方面来歌咏秋,在歌咏秋的成熟中发现更深的知识,更好的方法。四、总结收获,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就你喜欢的季节,学习本文的写法,模仿写一两个小章节。附:板书设计 秋 魂秋实 果实成熟谦虚不居功 秋色 五彩缤纷胸襟博大,容纳万物 秋味 酸甜苦辣历经磨练,方有收获 秋风 慈母心肠仁慈关爱,保护生命 秋叶 不寻常的开始与结束贡献精神 秋土 诚实要有好的收获,必须真诚播种 秋景 淡然一笑博大宽厚,仁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