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验手册edit.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57277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手册edi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实验手册edi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实验手册edi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实验手册edi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实验手册edi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23 实验手册 edit 2023 实验手册 edit 金武攸金武攸 实验一实验一 注意分派注意分派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资源限制理论(Kahneman,1973)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认知资源,而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有效的注意分派能力成为个体完毕相对复杂的工作任务、适应多变的生活环境的必备条件之一。注意分派,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分派到两种或以上的刺激上或活动中。资源限制理论认为,当这些活动需要的注意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资源的总量时,个体可以游刃有余的分派注意,此时不同的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一旦超过注意资源的总量时,不同活动之间就会发生注意资

2、源的竞争,导致绩效的下降。实验室中研究注意分派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任务范式,即规定被试同时完毕两种作业,从而观测其完毕作业的情况。研究表白,双任务范式中两种作业的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采用同种性质的任务(Allprot 等,1972),对不同任务使用同一种反映模式(Wickens,1983)或者提高任务的难度(葛列众等,1995)等,都会引起任务间的互相干扰,导致任务绩效的下降。本实验先后采用单任务范式与双任务范式,通过对比心算作业和双手调节作业同时进行和单独进行条件下被试反映的对的率差异,试图验证注意分派现象的存在,加深对注意分派过程的理解。方法方法 实验仪器和实验仪器和材料材料 双手调节器

3、,计时和计数器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2(作业方式:单独作业、同时作业)2(作业内容:操作双手调节器、心算)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对的率和反映时。实验程序实验程序 实验 1:练习双手调节器 1.双手调节器有两个转轮推动笔尖。转动其中一个轮,笔尖就向纵的方向移动;转动另一轮,笔尖就向横的方向移动。被试的任务是把注意分派到两种动作(转动两轮柄)上,迅速而准确的推动笔尖向前达成目的地。2.被试推动双手调节器的笔尖,沿着双曲线内从起点到终点,然后再沿着原路回到起点。这样作为练习一遍。假如笔尖越出曲线的双线外,算作一个错误。如此共练习 10 遍。主试记录每遍练习的时间与错误数。3.在练习完毕后,被试写

4、出自己分派注意的体验(操作时左右手的注意分派)注意:实验过程中不休息。实验 2:同时做两件不同种类的工作 1.被试做“心算”:报告 3 的等差数列,起始数为 1 的:1,4,7,当数到 100 时,再从头报告:2,5,8,以此类推,如此连续做 4 分钟。主试看时间,并记录被试心算的对的数。2.被试练习双手调节器 4 分钟,主试记录其练习遍数和错误数。3.被试现在同时做上述两种工作(练习双手调节器和心算)。连续 4 分钟,其余程序同前。4.以上操作结束后,被试写出自己分派注意的体验(只做心算时,只练习双手调节器时,同时进行心算和操作双手调节器时,特别是对于最后的任务,是如何在心算与双手调节器操作

5、间分派注意的)。注意:实验过程中不休息。结果结果 1.整理实验 1 结果:(1)表列每遍练习的时间与错误数。(2)用坐标图绘制练习曲线:时间曲线图与错误曲线图。每幅图各有 3 条曲线:2 条个人曲线,1条平均曲线(在练习曲线上,个人有其自身的特点,小组平均可反映一般趋势)。(3)做小组的 3 个阶段的绩效分析,3 阶段的划分:前 3 次,中 4 次和后 3 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稳定性指标),制成表格。2.整理实验 2 结果,绘制下表:表单一作业与双重作业的工作效率比较 心算数 双手调节器操作(4 分钟)心算总数 心算对的率 练习遍数 错误数 单一工作 双重工作 差值(带符号)讨论讨论

6、按规定完毕实验报告,讨论规定如下:实验 1:(1)描述双手调节的练习曲线和 3 阶段的练习绩效,(2)根据实验结果数据和被试自己的体验,论述在操作双手调节器的过程中如何分派注意。实验 2:根据实验结果和被试自己体验,论述双重工作时的注意分派特点,分析一个人能否同时做两个不同种类的工作?这样做应具有什么条件。附加作业:论述在缺少双手调节器的情况下,你如何研究注意的分派?并对这个问题提出实验的材料与方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AllportD,AntonisB,ReynoldsP.Onthedivisionofattention:adisproofofthesinglechannelhypothes

7、is.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972(24):225-235.2ReisbergD.Generalmentalresourcesandperceptualjudgments.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glgy:HumanPerceptionandPerformance,1983(9):966-979.3WickensCD,SandryD,VidulichM.Ompatibilityandresourcecomptionbetweenmodalitiesofinput,output,andcentralpro

8、cessing.Humanfactors,1983(25):227-248.4葛列众,朱祖祥.结果冲突与作业难度对双重作业绩效的影响,心理学报,1995,27(3):247-253 5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实验二实验二 警戒作业绩效的测定实验警戒作业绩效的测定实验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警戒是一种连续性注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重要以监视、检测、探索等任务形式出现在空中交通管理、工业质量控制、自动化作业、核电站中央控制、机动车辆驾驶等人-机界面中。1932 年,人们开始了关于从事视觉检查任务的绩效变化研究。

9、到了二战期间,军事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警戒研究的强烈爱好,Mackworth 奉命为如何提高监视作业效率提供建议,因此开创了警戒的实验室研究。此后,人们在实验室情景下研究了大量警戒绩效的变量,涉及作业时间、信号的物理性质、刺激密度、任务类型等。Mackworth(1950)的经典研究是这样进行的:实验中一方面定义了非危险信号和危险信号:刻度盘上指针的运营速度每秒移动一步被视为非危险信号,某一时刻指针每秒运动两步则被视为危险信号。被试的任务就是在大量的非危险信号中发现随机出现的危险信号。结果表白,在 1 个小时、1.5 个小时、2 个小时内的警戒中,觉察率的下降重要发生在起始的半个时间内(信号发现率

10、下降到84%左右)。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在 1984 年,Mackworth 和 Faustina 又发现,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动都会出现警戒下降现象,任务的复杂限度对警戒绩效的影响更大,过于简朴和复杂的任务,会导致警戒下降,而中档难度的任务则不会或很少会导致下降。此外,信号的某些特性,如刺激维度、强度及信噪比、预备信号的设立和信号呈现的位置安排都影响“作业”的绩效。本实验采用与 Mackworth 类似的任务测定被试在 60 分钟内的警戒作业绩效,学习绘制和分析警戒作业绩效曲线,并试图验证 Mackworth 实验中发现的作业时间对警戒绩效的影响模式。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1.仪器:

11、计算机及 PsyTech 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屏幕上由 60 只发光点构成 1 个圆。实验实验设计设计: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时间段,分为 6 个水平:0-10、10-20、20-30、30-40、40-50、50-60。因变量为被试的对的反映次数。实验实验程序程序:1.登录并打开 PsyTech 心理实验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警戒作业绩效的测定”。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立(或使用默认值),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由于时间较长,所以一定要先进行练习实验,再点击“正式实验”按钮进入实验界面。2.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

12、测试警戒绩效的实验。请你注意看屏幕上红色亮点,亮点会顺时针依次跳动。每次跳一格为正常。若出现跳格现象为错误跳动,则请你尽快做出反映。即在规定期间内按 1 号反映盒上的“+”键。若未及时反映即超过最长反映时或者没有跳格你却反映则都算错。请尽量保持注意集中,由于实验时间较长,正式实验前请先进行练习,以保证实验能正常进行。然后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3.进入实验界面,会有提醒语。按“+”键后红光开始顺时针跳动。被试按规定做出反映,直至设定的总时间到。程序自动记录每单元(10 分钟)的各项数据。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直接查看结果,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结果结果 计算在不同时

13、间段内对的和错误反映次数填入下表,并以时间为横轴(10min为一个单位),单位时间内对的发现比例为纵轴,画成曲线。表不同时间段内对的和错误反映次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 SD)时间段时间段/min 对的(次数)对的(次数)错误(次数)错误(次数)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讨论讨论 1.从绘制的警戒作业绩效曲线,分析作业时间对警戒的影响 2.假如改变跳格的概率,有也许出现什么结果。3.分析影响警戒作业绩效的其他因素。4.根据结果中的数据,能否用信号检测论来分析?如何计算击中率,虚惊率?使用 d与为因变量有如何的优势?在本实验中有也许碰到如何的限制?参考文

14、献参考文献 1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车,2023.3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实验三实验三 练习迁移练习迁移实验实验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某种技能的掌握可以影响另一种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这种影响既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以产生悲观的效应。心理学将这种影响称为迁移(transfer)。运动技能学习中,有一种特别的迁移现象:两侧性迁移,它指的是个体运用一侧肢体学习某一特定运动技能之后,对侧(非练习侧肢体)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或执行同一特定运动技能的能力。镜画实验是研究技能学习最常用的心理学实验,19

15、2023,斯塔奇(D.Starch)首创了镜画实验。该仪器的实验方法是让被试通过镜子来看一个图形,用笔在图形上描画。通过镜子反射,和原图形相比镜中图形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所以被试在描画时往往会出现与平常上下笔顺相反的画法,给初作镜画的人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训练被试会不久适应原先的习惯画法。本实验观测镜画时右手练习对左手作业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技能练习的迁移现象。方法方法 仪器与仪器与材料:材料:镜画仪,涉及:平面镜、星形图形、描记笔、遮板、支架和计时器。实验实验程序程序:(一)被试端坐,面对桌上竖放着的平面镜,把星形图形放在镜前,起点靠近镜边。通过支架上的遮板,将星形图形与被试眼睛隔开,使被

16、试不能直接看见星形图形,只能看见镜中的星形。(二)实验组被试:实验组被试:1.被试用左手画星形,拿着描记笔放在星形的起点,主试发出“开始”信号,同时开动停表。被试听见信号后,就按逆时针方向在星形双线内尽快的画一圈。假如描记笔碰到双线或后退了,必须立即回到双线内原地,继续向前画去。半途不要停顿,也不要直接看星形,直到画完星形一圈为止。主试记下终止时间和错误数。2.被试用右手画星形,按顺时针方向画 10 次,其余程序同环节 1。3.被试再用左手重画一次,按逆时针方向。4.实验结束后,被试记录自己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体会。控制组被试:控制组被试:1.在实验组被试第一次用左手画星形一次后,控制组被试也用左

17、手画星形一次,方法同实验组。2.在实验组被试用右手画星形 10 次时,控制组不操作。3.在实验组被试第二次用左手画星形一次后,控制被试再用左手画星形一次,方法同实验组。4.实验结束后,被试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体会。注意:注意:1.三人一组,实验组被试操作时,控制组的同学做主试;控制组的被试操作时,实验组同学当主试。担任主试的同学只负责发“开始”信号和启动秒表,以及记下终止时间和错误数等工作,不能观测被试操作,避免通过观测被试操作产生的学习效应而影响实验结果。2.假如被试优势手为左手,实验中用“左手”的地方改为“右手”,用“右手”的地方改为“左手”,同时在运动方向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也做相

18、应调整。结果结果 (一)把每次镜画的时间和错误数列成下表 表 1 左右手镜画的时间与错误数(实验组)左手 右手 顺序 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时间(秒)错误数 表 2 左右手镜画的时间与错误数(控制组)左手 右手 顺序 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时间(秒)错误数 (二)用坐标图绘制练习曲线:时间曲线图和错误曲线图。左右手结果分别画,共 4 张图。(三)比较左手前后两次镜画的成绩,计算其进步的百分数:实验组=(左手第一次成绩左手第二次成绩)/左手第一次成绩 控制组=(左手第一次成绩左手第二次成绩)/左手第一次成绩 净进步百分率=实验组控制

19、组 讨论讨论 按规定完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结果分析规定见“结果整理”,讨论规定如下:1.描述镜画的练习曲线;2.说明镜画最难与最易的部分,并分析其因素;3.根据心理学原理和实验结果,分析右手的练习对左手的工作绩效的影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车,2023.2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实验四实验四 概念形成概念形成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性或联系的思维形式。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度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

20、念的形成过程,经常使用人工概念。实验者会事先规定某一维度(如颜色)的某一属性(如红色)或某些维度(如颜色、位置)的属性(如红色、左侧)为人工概念的特有属性,称为人工概念的有关属性,类似于自然概念的内涵。而其他属性则称为该概念的无关属性。凡是具有该人工概念的所有有关属性的对象称为肯定实例,它属于该人工概念的外延;凡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所规定的有关属性的对象称为否认实例。概念形成的实验程序为:当实验者指出一个肯定实例后,被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指出属于同一概念外延的其他肯定实例,而实验者则给予肯定或否认的反馈。如此往复,被试就可以逐步发现该人工概念的内涵。假设检查说认为,概念形成过程是一种富有策略性的

21、假设检查过程。Bruner,Goodnow 和 Austin(1956)在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中发现了被试应用一些基本策略:整体性策略(聚焦策略),是指被试以第一个概念实例所包含的所有属性或特性作为假设。这种策略在假设检查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保守型聚焦,另一种情况称为冒险性聚焦。与整体性策略相对的是部分性策略(扫描策略),它是指仅仅以第一个概念实例所包含的一部分特性来构成初始假设,可以形成很多个这种类型的假设。假如被试在下一次选择卡片时只检查一个假设,称为继时性扫描;假如一次检查多个假设,称为同时性扫描。布鲁纳等人认为,保守型聚焦策略优于其他三种策略,保守型聚焦策略可以通过反馈得到比较拟定的

22、信息,并且给记忆带来较轻的承担,操作上又比扫描策略快。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但是,人工概念毕竟只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也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实验采用叶克斯选择器作为实验仪器,人工概念描述的是空间位置关系。本实验概念形成的操作定义是:被试通过多次尝试后,如能连续三遍第一次就能选对(点击后变红同时发声),说明被试掌握了这个规律或者形成了概念。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 PsyTech 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不同排列组合的黄色实心图,每行中都有一个黄色圆与声音相连。其有 5 组供选择,每组的声音圆都遵循同一个位置规律

23、,且有 510 个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循环呈现。实验实验程序程序:1.登录(注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打开 PsyTech 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概念形成”(学习和记忆概念形成)。单击呈现实验简介。单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进“参数设立”:选择概念组(共 5组,从第 1 组做到第 5 组)。开始实验:先练习,后正式实验,查看结果。说明:第一组实验前要进行练习,后四组实验前不进行练习,每做一组实验后保存一次结果,文献名中加 1-5,表白实验顺序。2.指导语:这是一个关于研究人工概念的实验。屏幕上有 12 个空心圆,实验时会循环出现不同组合的黄色实心圆,其中有一个与声

24、音相连,你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圆会变红,同时发声,即目的圆。实验就是请你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推理,找出这个目的圆所处位置的规律。直至你连续三遍第一次就能点中这个圆,就表达你掌握了这个概念,本次实验结束。在你明白了上述实验环节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再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3.实验开始后,屏幕呈现一行黄色实心圆,其中一个与声音相连(目的圆),被试点到就变红色同时发生。每行中这个目的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实验就是让被试发现或掌握这个目的圆的位置规律。例如:屏幕亮出 3 个黄色圆(连续无空格,中间一个与声音相连)。被试反映点击左边和右边第一个都无声音,点中间则变红(发声)。这是被试应有三种

25、假设:左二或右二概念和中间概念。接着又呈现下一行 5 个黄色圆(中间也许有空格),被试会对前面的假设进行验证。点击左二及右二均无声音,说明这两个假设不对。点击中间则会变色(发声),说明第三个假设是对的。如被试已经掌握了这个概念,接下去无论屏幕呈现何种组合的黄色圆,被试第一次就会去点击中间黄色圆。若能连续三遍第一次就点对,则说明自己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被试只有点到目的圆,才干继续下一次实验。连续三遍第一次就点对则出现祝贺声音,同时本组实验结束。4.每组实验结束后,将结果保存在 E 盘,用自己名字加 1-5(实验序号)作为文献名,然后选择下一组进行另一个概念的实验,直至 5 组实验所有完毕。5.每

26、个被试做 5 组实验,每组实验完毕后记下自己的体会。结果:结果:(以你认为能清楚表达结果的形式给出数据结果)整理每位被试在每种实验条件下的每一轮实验中的按键次数,按键位置和发现空间位置关系所需的按键总次数(连续三遍第一次按对的三遍不涉及在内)XX 被试在简朴/复杂概念条件下的每一轮实验中的按键次数和发现空间位置关系所需的按键总次数如表 1 所示:表 1 XX 被试在简朴/复杂概念条件下的表现 实验轮数实验轮数 该轮按键次数该轮按键次数 该条件下的按键总次数该条件下的按键总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 2 XX 被试在简朴/复杂概念条件下的表现(续)实验实验 轮数轮数 发声

27、键的位置发声键的位置 按键的位置(依据被试按键的位置(依据被试按键的先后顺序排列)按键的先后顺序排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讨论:讨论:被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应用的什么推理策略,以及 5组实验的学习过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车,2023.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杨治良.概念形成渐进突变过程的实验性探索.心理学报,1986(4):380-387 4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实验五实验五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

28、好量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实验简介实验简介:心理量表是传统心理物理法中用来测量阈限上感觉的一种方法。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分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顺序量表是心理量表中量化限度较低的一种,只需要把事物按某种标准(如受偏好的限度)进行排序,使得数字的大小能与事物在该属性上的等级相相应即可以建立,因此常用于美感、爱慕限度的测量。顺序量表的建立一般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最早是由 Cohn(1894)在对颜色偏好的研究中提出,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该法的程序是:将所有需要排序的刺激配成对,由于每个刺激都要和其他所有刺激分别进行比较,假设刺激的总数为

29、N,则配对的数目应为 N(N-1)/2 对。让被试者对每一对刺激均按同一标准(比如某种心理属性)进行比较,并判断两个刺激中哪一个在该属性上更为显著。最后求出每个刺激在比较中被评价为比其他刺激更显著的次数占该刺激参与的所有评价次数的比例,根据比例的大小对所有刺激进行排序并赋值。本实验通过对 7 种颜色的喜好限度的排序,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方法。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 PsyTech 心理实验系统。2.材料:红、橙、黄、绿、蓝、青、紫共 7 种颜色圆配成对,每对刺激比较两次,第二次呈现的顺序相反,左右位置对调,共 42 次。实验实验程序程序:1.登录(注

30、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打开 PsyTech 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传统心理物理法对偶比较法)。单击呈现实验简介,单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本实验无参数设立,实验者可直接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导语界面,然后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2.指导语:下面每次将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请你根据 1 号反映盒对每次呈现一对颜色进行选择。假如你喜欢左边的颜色,请按“”键;喜欢右边的颜色,请按“+”键。实验将进行很多次。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请你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3.实验开始,被试按任意键,屏幕就会左右显示一对颜色圆,呈现时间不

31、限,不计反映时。被试对两种颜色做出选择(按键)后,两圆消失,直至做完 42 次后自动结束 4.实验结束后,查看结果,保存结果(E 盘),返回主界面,退出。结果结果 1.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整理结果,把每种颜色在第一轮(第二轮)被评价为“更喜欢”的总次数分别记在相应的单元格内,两轮被评价为“更喜欢”的次数之和计入总计 C(C 称为选中分数);根据 C 值对所有颜色的爱慕限度进行排序(C 值越大,则表达该颜色的爱慕限度越高),见表 1:表 1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颜色颜色 红红 橙橙 黄黄 绿绿 蓝蓝 青青 紫紫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总计总计 C 排序排序 2.将顺序量表转换

32、为等距量表:顺序量表虽然易于建立且直观易懂,但无法反映出其心理量的差距大小,更不能反映心理量与物理量的相应关系了。等距量表虽然没有绝对零点,却有等距单位,因此能对其结果进行加减运算,即能反映出事物在某种心理量上的差距大小。程序为:(1)计算出选中分数 C,计算每种颜色的选中比例 P:P=C/2(N-1);(2)求出 C 的矫正值 C:C=C+1;(3)求出 P 的矫正值 P=C/2N;(4)由 P查 PZO 转换表得到 Z 分数;(5)消除负值后将 Z 转换成 Z(把每个 Z 分数加上负值中的最小数的绝对值,得到 Z值,这样 Z的最小值恰好为零),在横轴上表达出来构成等距量表。表 2 顺序量表

33、转换为等距量表 颜色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青 紫 选中分数选中分数 C P=C/2(N-1)C=C+1 P=C/2N Z Z 顺序顺序 讨论讨论 作业规定(本实验不写实验报告,按以下规定完毕作业):1.按规定计算实验结果,并按结果将自己的颜色爱好排序(分别制作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2.回答问题:(1)本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左右的位置;(2)对偶比较法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3.请用对偶比较法设计一个调研方案,例如,考察同种类型商品的多个广告设计的效果。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车,2023.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

34、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实验六实验六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实验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实验量表 实验简介实验简介: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它与对偶比较法的不同是把多个刺激同时呈现,让多名被试按照一定标准对所有刺激进行排序。然后把所有被试对同一刺激所评估的等级加以平均,以能求出每一个刺激各自的平均等级。最后,对所有各刺激按各自的平均等级进行排序并赋予数值。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方法。采用等级排列法建立顺序量表时需注意:(1)由于排序结果取决于全体被试所评估的等级的均值,而均值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因此被试样本对目的总体的代表性规定较高;(2)由

35、于每个被试只对所有刺激进行一次排序,使用该方法会损失大量信息,并且无法避免同一被试在多次排序中也许出现的结果偏差(信度较低)。等级排列法在市场研究和调查中较常用,如调查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意向、收视率调查以及对一组广告优劣的评判等。本实验通过对 8 种手机外观的喜好限度的排序,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方法。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 PsyTech 心理实验系统。2.材料:8 张不同型号的手机图片 实验实验程序程序:1.登录(注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打开 PsyTech 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实验量表”(传

36、统心理物理法等级排列法)。单击呈现实验简介。单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本实验无参数设立和练习实验,实验者可看完指导语后直接开始实验。2.指导语:下面将要呈现的是一组不同款式和颜色的手机图片。你根据自己对这些手机外观的喜好限度进行排序,将手机图片拖到下面的方框内。方框分别由 1、2、3、4、5、6、7 和 8 表达,最喜欢的赋值为 1,最不喜欢的赋值为 8。你可以修改排序,直至完全从高到低排列为止。在你明白了上述实验环节后,请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3.实验界面中,上面并排有 8 张手机图片。下面是编号从 1 到 8 的 8 个方框。被试排序完毕,点“拟定”按钮予以确认。4

37、.实验结束后,查看并保存结果(E 盘),返回主界面,退出。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以换被试继续实验,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结果结果 1.制作手机外观悦目限度的顺序量表(以本人数据再加上 11 个其他被试的数据):表 1 等级排列法制作手机外观悦目限度的顺序量表 手机代号手机代号 C128 C308 E578 I308 I819 S159 X648 X899 赋值总和赋值总和 平均等级平均等级 评判名次评判名次 2.将顺序量表转换为等距量表:(1)计算平均等级:MR=等级总和/被试人数 n,所有被试对某一图片上手机的评分等级所有加起来(等级总和),求出平均等级

38、MR:注:n 为被试的人数(2)计算平均选择分数 Mc:Mc=n-MR 注:Mc 被称为平均选择分数,在等级排列法中,有 n 名被试都对 8 种手机图片进行了排序,即每张图片都与其他 7 张图片进行了(n-1)次比较。将其余的 7 张图片视为一个整体(以 Y 表达),相称于该图片与 Y 进行了(n-1)次对偶比较,其中 MR 次该图片被评价为“不如 Y 悦目”,相应就有(n-MR)次(Mc 次)该图片被评价为比“Y 更悦目”(3)计算每张图片被选择的百分率 P:P=Mc/(n-1)注:P 表达在该图片与 Y 进行比较的总次数中,该图片被评价为“比 Y 更悦目”的次数所占的比例(4)计算 Mc

39、的矫正值 Mc:Mc=Mc+0.5 注:每张图片应当与它自己也进行一次比较,但这次比较的结果是悦目限度相等,因此视为该图片有 0.5 次被评价为“更悦目”。因此,该图片比所有 8 张图片(涉及自身)更悦目的次数为(Mc+0.5)次,即 Mc次。(5)计算 P 的矫正值 P:P=Mc/n 注:P表达在该图片与所有图片(涉及自身)进行比较的总次数中,该图片被评价为“更悦目”的次数所占的比例。(6)根据 PZO 转换表,将 P转换为 Z 值(7)消除负值后将 Z 转换成 Z,在横轴上表达出来构成了一个等距量表。手机图片代号手机图片代号 C128 C308 E578 I308 I819 S159 X6

40、48 X899 等级总和等级总和 平均等级平均等级(MR)Mc=n-MR P=Mc/(n-1)Mc=Mc+0.5 P=Mc/n Z Z 名次名次 讨论讨论 作业规定(本实验不写实验报告,按以下规定完毕作业):1.按规定计算实验结果(全体被试),并按结果将 8 种手机界面的爱好排序。2.回答问题:(1)图片呈现时的排序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2)在市场研究和调查中,等级排列法有哪些应用。3.请用等级排列法设计一个调研方案,例如,某服装厂准备对女性风衣的流行款式和颜色进行调研,请你设计一个调研方案。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车,2023.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

41、江教育出版社,1998.3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实验七实验七 指点装置的定位任务分析指点装置的定位任务分析 实验简介实验简介:以 WIMP 为基础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流行始于 1984 年的 AppleMacintosh。由于具有方便、直观、简朴易学等优点,到目前为止,GUI仍是占统治地位的用户界面。GUI 的关键特性是指点装置和指点交互。常用的指点装置有鼠标、追踪球、操纵杆、触摸板、触摸屏和输入板等,鼠标是最常用的指点装置。指点任务在计算机用户任务中占支配地位,因此,指点装置和定位操作的改善对提高用户整体任务绩效,改善用户对系统的主观经验有着重要意义

42、。指点装置的定位操作涉及指点定位和拖动定位两种。前者是用指点装置将屏幕上的光标移至某个对象或者区域,后者是用指点装置选中某个对象或区域,然后按下左键不松手,将对象或区域拖至规定的位置。指点定位操作用户绩效研究是从客观方面考察指点装置定位操作的可用性。绩效指标常涉及指点定位操作的速度(通常以指点定位运动时间表达)、对的率(通常以错误率表达)和总绩效(有效难度指数与指点定位运动时间的比值)。费茨定律:费茨定律:1954 年费茨用铁笔移动方式研究手定位运动,发现手定位运动所需时间随目的距离增大而增长,随目的宽度增长而缩短。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MT=a+blog2(2D/W)。MT 为定位运动时间,

43、a、b 为常数,D 为目的距离,W为目的宽度,log2(2D/W)为运动难度指数(ID)。费茨定律最初是针对物理意义上的目的获取,1978 年,Card 等人发现:被试用 4 种输入装置(鼠标、操纵杆、步键和文本键)在 5 种目的距离(1cm、2cm、4cm、8cm、16cm)和 4 种目的宽度(1、2、4、10 个字符)组合下进行计算机文本选择任务时,输入装置的 MT 随距离的增长而增长,随目的宽度的增长而缩短。距离对错误率影响较小,但目的宽度对错误率有显著影响(文本键除外)。通过建模分析发现费茨定律可以解释鼠标和操纵杆的时间变异,其决定系数 R2分别为 0.83 和 0.89。因此,该定律

44、同样有效合用于虚拟环境中目的的指点定位,作用:1、用作人的信息加工模型的组成部分,2、运用它的斜率或其他参数作为定位运动的绩效指标。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 GUI 中指点目的的大小,距离,方向及指点装置等因素对指点定位操作(定位任务)绩效的影响。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PC 计算机、鼠标、追踪球、数字笔。程序:程序:(一)自变量 任务:指点定位任务,规定被试用鼠标(追踪球、数字笔)从起点出发又快又准确的击中目的。目的大小:半径为 1、5、10、15mm 的圆形 目的距离:20、60、100mm(起点中心至目的中心的距离)运动方向:0(正上方)、45、90(水平右侧)、135、180(正下

45、方)、225、270(水平左侧)、315 装置:鼠标、追踪球、数字笔(二)实验设计 采用 4(目的大小)3(目的距离)8(运动方向)3(装置)混合实验设计。目的大小、目的距离和运动方向为组内变量,装置为组间变量。目的大小、目的距离和运动方向组合成 96 种实验解决,每种解决随机呈现 10 次,总计 960次测试。(三)实验环节 3 人一组实验,每个人均为被试,分别用不同的指点装置(鼠标、追踪球、数字笔),采用 sh8dian 程序。1练习实验操作方法:(1)点击“训练”按钮,选择“练习序列 1”(2)点击“开始”键,红色圆为起点,黑色圆为目的。(3)用指点装置(鼠标、追踪球或数字笔)将箭头光标

46、移至起点内,点击鼠标右键,箭头光标变成手指光标,运动计时开始,被试迅速将手指光标移至目的内,立即点击鼠标右键,计时停止。手指光标变成箭头光标,单次实验(trial)结束。用以上方法完毕 96 次练习测试,计算机将自动结束训练。2训练结束后,略休息一会儿,进入正式实验程序:点击“正式实验”按钮,选择“实验序列 1”。按照练习的环节(2)和(3)执行,但在正式实验中要完毕 960 次测试,在完毕 480 次测试时,计算机会给予提醒,让被试休息 1 分钟(被试自己看表掌握时间),然后继续实验,直至完毕960 次测试,计算机将自动结束实验。结果结果 1.原始数据:实验原始数据由老师从网上发给大家 文献

47、名为 dxyz,x 为方向:1=0,2=45,3=90,4=135,5=180,6=225,7=270,8=315;y 为距离:1=20mm,2=60mm,3=100mm;z 为大小:1=1mm,2=5mm,3=10mm,4=15mm。共有 96 个文献。2.结果整理(3 人,3 种装置为一组,每个被试先计算自己的结果)(1)每个结果文献为 1 种实验解决的结果,各有 10 对数据,每对的前一个数字为运动时间,单位毫秒;后一个数字为一次测试中的错误次数(即运动中断的次数)。因本实验的数据解决任务较重,所以只分析时间数据。(2)将实验数据导入 excel 文献,去掉错误次数数据,一个文献(一种解

48、决)为一列,含 10 个数据,共 96 列。用 excel 计算 96 种解决的每一种的平均运动时间。(3)运用(2)的结果,分别计算三种装置在不同方向、不同目的大小和不同运动距离条件下的运动时间(MT),绘制结果图。即方向与 MT、距离与 MT、目的大小与 MT,共 3 张图,每张图中 3 条曲线(即 3 个装置)。(4)用 SPSS 对不同装置的方向、距离和目的大小 3 个因素被试内方差分析(用个人数据进行),了解 3 个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的显著性。(5)计算指点定位任务的 3 种装置的平均运动时间,绘制成一幅结果图,横轴为装置,纵轴为运动时间。(6)用 SPPS 计算鼠标在指点定位任务中在

49、 90 和 315 方向的菲茨定律方程式,方法是计算直线回归方程。讨论讨论 按规定完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结果分析规定见“结果”,讨论规定如下:1.讨论在不同指点装置条件下,目的方向、目的距离和目的大小对定位任务的影响;2.论述装置对定位运动的影响 3.对部分指点定位任务的实验结果做菲茨模型分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张彤,王丽,丁文朋.计算机指点装置定位操作人因研究回顾,人类工效学,2023,17(3):84-87 2张彤,杨文虎,郑锡宁.图形用户界面环境中的鼠标操作活动分析,应专心理学,2023,9(3):14-19 实验八实验八 指点装置的拖动任务分析指点装置的拖动任务分析 实验简介实验简

50、介:相关介绍参见实验七 实验八探讨 GUI 中在拖动任务条件下指点目的的大小、距离、方向及指点装置等因素对指点定位操作(拖动任务)绩效的影响,并比较两种不同任务对定位运动的影响。方法方法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PC 计算机、鼠标、追踪球、数字笔。程序:程序:(一)自变量 任务:指点拖动任务,规定被试用鼠标(追踪球、数字笔)从起点出发又快又准确的将选中物拖至目的。目的大小:半径为 1、5、10、15mm 的圆形 目的距离:20、60、100mm(起点中心至目的中心的距离)运动方向:0(正上方)、45、90(水平右侧)、135、180(正下方)、225、270(水平左侧)、315 装置:鼠标、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