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47552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政部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财政部信息化应用系统需求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财政部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需求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确保应用系统开发质量,根据财政部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结合财政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应用系统需求管理是指对应用系统项目确立、需求方案制定、需求变更控制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第三条财政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负责应用系统项目建议书的审定和应用系统项目需求方案的协调。第四条部内各单位(以下简称需求单位)负责提出应用系统项目申请,编制需求方案,提出需求变更申请。第五条信息网络中心负责需求技术审核,提出项目资源配置方案,对需求

2、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对需求方案的编写进行技术指导。第六条办公厅、预算司、国库司按照财政部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需求的业务编写指导和审核。第二章 应用系统项目的确立第七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分为开发项目和引进项目两种类型。开发项目是指财政部统一组织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引进项目是指财政部统一引进的已有软件产品或在该软件产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对已有的或正在组织开发的应用系统,原则上不再引进。第八条需求单位在每年5月30日前进行项目申报,编制应用系统项目申报材料,提交办公厅和信息网络中心。按照分工完成业务审核和技术审核后,报信息办审定。需求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关单位

3、应经协商明确一牵头单位后共同研究,统一申报。第九条应用系统项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和项目建议书。项目申报表主要包括项目的名称、类型、申报单位、承建单位、项目概算、资金来源和项目的基本情况等内容。项目建议书主要包含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项目目标、需求分析、建设周期、项目投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等内容。第十条应用系统项目申报材料经信息办审定后方能进行需求方案编制。第三章 需求方案编制与提交第十一条 应用系统需求方案由需求单位会同信息网络中心,按照信息办审定意见组织编写。第十二条 开发项目需求方案包括业务需求、技术需求、设备需求、项目投资概算等,明确项目建设目标,详细描述项目的建设内容、业务

4、范围、业务流程、数据规模、应用范围等内容。第十三条 引进项目需求方案在开发项目需求方案基础上,还应包括进一步修改现有软件产品的业务需求、软件产品的功能说明、软件产品的技术资料、软件产品的推广应用情况和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界定等内容。第十四条 需求单位完成需求方案编制后,提交办公厅和信息网络中心,分别组织开展业务审核和技术审核。第十五条 需求方案编写遵循完整性、准确性原则,明确业务工作流程和系统运行环境要求等内容。第四章 需求方案审核第十六条 办公厅负责按照财政部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将需求方案分送办公厅、预算司、国库司进行业务审核。办公厅、预算司、国库司对需求方案提出审核意见后,送信

5、息办秘书处备案。第十七条 信息网络中心对需求方案的技术部分进行审核,进一步分析系统建设对资金和信息资源的要求,并同项目预算和现有信息资源情况进行对比,提出审核意见,送信息办秘书处备案。第十八条 业务单位对需求方案内容意见不一致时,属于业务需求内容的由办公厅负责总协调,属于技术需求内容的由信息网络中心负责协调,并分别提出处理意见,送信息办秘书处汇总后提交信息办。第十九条 信息办对需求方案中经业务和技术审核单位协调后意见仍不一致的部分,组织进行研究或协调,提出审核意见,必要时提交财政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第二十条 审核通过的项目需求方案,直接作为系统开发的前期需求文档或政府采购文件的组成部分。

6、第五章 需求方案变更管理第二十一条 需求方案变更是指对需求内容的增减、取消和调整的过程。第二十二条 需求单位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填写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需求变更申请表(详见附表二),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需求方案的提交和审核程序执行。第二十三条 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根据审核后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需求变更申请表,调整需求方案相关内容,并及时更新开发技术文档或政府采购文件。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附表一: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项目申报表附表二: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需求变更申请表附表一: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项目申报表编号: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申请日期资金来源资金概算(元)资金总计系统类型开发

7、或引进,引进项目需注明软件产品的原承建单位等项目起始结束日期项目的建设周期起始和结束时间申请单位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业务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办公厅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技术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具体申报内容项目明细说明,包含项目的详细内容、目的、意义以及前景规划等内容附表二: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需求变更申请表编号: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申请日期申请单位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业务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办公厅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技术审核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信息办意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需求变更申报内容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

8、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

9、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

10、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

11、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