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428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B50_T 1034-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B 15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0342020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2020-09-18 发布2020-12-2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0342020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品种抗晚疫病观测圃的设置与调查.25 田间气象站的安装维护和运行.36 系统的应用.37 资料收集.4附录 A(资料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参数表.5附录 B(资料性附录)侵染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6附录 C(规范性附录)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7附录 D(

2、规范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8附录 E(规范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资料表.9DB50/T 10342020II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种子管理站、巫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黔江区植保植检站、酉阳县农技推广站、北京汇思君达有限科技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泽乐、刘祥贵、车兴壁、舒进康、王海翔、李君保、张君。DB50/T 103420201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的

3、应用规程,包括系统术语和定义、品种抗晚疫病观测圃的设置与调查、田间气象站的安装维护和运行、系统的使用、资料收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本规程适用于重庆市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NY/T 1854-2010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7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系

4、统在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二次研发的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3.2马铃薯监测区域每台全自动气象站所覆盖的田间气候基本一致的区域。3.3出苗始见期马铃薯晚疫病监测区域内第1株出苗的日期。3.4生育期马铃薯从出苗至全田收获的整个时期。3.5中心病株田间出现的零星发病植株。DB50/T 1034202023.63.7感病品种在自然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年病害循环中在第三代到第四代病菌侵染过程中出现中心病株的马铃薯品种3.8耐病品种在自然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年病害循环中在第五代及以后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侵染过程中出现中心病株的马铃薯品种。3.9Conce参数在马铃薯晚疫病菌潜伏期内,

5、侵染速度与每天平均温度的关系,以分值表示。3.10侵染代、次从晚疫病病菌侵染开始到累计达到7分的时间段内的所有侵染,称为第*代侵染。同一代侵染中的不同侵染,成为第*次侵染。3.11侵染湿润期平均温度7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致病疫霉在马铃薯植株上萌发和侵染所需的时间。3.12侵染曲线侵染湿润期形成后,描述致病疫霉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过程的曲线。3.13病株率调查田块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率。3.14病情指数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4品种抗晚疫病观测圃的设置与调查4.1 设置各监测区域应在马铃薯播种时设置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观测圃。选择当地主要马铃薯种植品种,兼顾感病品种和耐病品种。每个品种播种三行,

6、每行50窝,三次重复。DB50/T 1034202034.2 调查预警系统显示出苗后第一次浸染完成后至块茎膨大期,每周调查一次。调查方法按NY/T 1854-2010进行,记载在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见附录D)。5田间气象站的安装维护和运行5.1 配置在马铃薯监测区域内设置田间全自动气象站,每小时采集一次相关气象数据,通过配置CDMA远程控制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用户终端。5.2 安装应安装在空旷、采光好的马铃薯田块内,安装3 m3 m1.2 m(长宽高)的围栏进行保护。5.3 运行应在监测区域马铃薯播种时投放,出苗期开始运行。5.4 维护在每年监测区域马铃薯收获后,要及时收回田间气象仪。在来

7、年安装运行前,要对气象仪的传感器、蓄电池进行保养维护。田间监测设备由太阳能供电,在设备运行期间要确保太阳能板的清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按照设备要求定期更换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当数据出现丢失时,可首先拨打SIM卡号码,测试SIM卡是否正常使用。若通信正常,及时检查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是否正常工作。6系统的应用6.1系统登录各监测点可使用计算机、手机及其它终端设备登陆系统。6.2信息录入在预警系统的“监测期设置”中,录入当年监测区域马铃薯种植品种、出苗期和预计收获期。在预警系统的“预警发送”中,录入预警基础信息,包括监测区域农业部门领导、农技人员、马铃薯种植户等用户信息。6.3预警信息的获取6.3.1从

8、出苗期起,监测人员每天登陆“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在“监测”中查看“侵染曲线”内容。6.3.2当监测点晚疫病病菌第 3 代第 1 次侵染曲线生成后,预警系统中“GIS”模块将闪烁报警,即时起监测人员每天浏览该系统,同时开展田间调查工作,直至马铃薯植株枯黄为止。6.3.3中心病株调查DB50/T 1034202046.3.3.1感病品种晚疫病病菌第三代第 1 次侵染曲线生成后,根据未来 3 天5 天气象预报,预计 Conce 参数分值达到 3 分至 7 分之间时(见附表 A),及时开展中心病株调查,直至发现中心病株为止,记载在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见附录 C

9、)。6.3.3.2耐病品种耐病品种在晚疫病病菌第五代第1次侵染曲线生成后,根据未来3天5天气象预报,预计Conce参数分值达到3分至7分之间时,及时开展中心病株调查,直至发现中心病株为止,记载在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见附录C)。6.3.4发生程度预测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第三代第1次侵染起,每周开展田间系统调查,调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调查方法和发生程度预测按NY/T 1854-2010执行,记载在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见附录D)。中心病株出现后,在“湿润期统计”模块中关注极重度侵染和与重度侵染湿润期形成数量,根据未来10天15天内气候条件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

10、。6.4监测预警信息发布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向监测区域农业部门、种植户发送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提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选择保护性杀菌剂或治疗性杀菌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防治情况记载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资料表(见附录E)。7资料收集在马铃薯生产周期调查结束后,将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收集基本数据、资料,记载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的基本情况表(见附录 E)。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观测圃调查数据要及时分析处理,对每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抗性进行评价,以指导次年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工作。DB50/T 10342020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参数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

11、信息发布系统参数见表A.1。表 A.1Conce 参数表温度范围得分 8.1 08.1 12 0.7512.1 16.5 116.6 20 1.520 301300致病疫霉侵染严重程度与湿润期持续的时间和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的关系参数见表A.2。表 A.2致病疫霉侵染严重程度与湿润期持续的时间和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的关系参数表湿润期间平均温度湿润期(相对湿度大于90)持续的时间(小时)()轻中等重极重716.3019.3022.3025.30816.0019.0022.0025.00915.3018.3021.3024.301015.0018.0021.0024.001114.0017.3020.

12、3023.301213.3017.0019.3022.301313.0016.0019.0021.301411.3015.0018.0021.001510.4514.0017.0020.0016-13.0016.0019.0017-12.0015.0018.0018-11.0014.0017.00注:如果湿润期被中断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该湿润期将连续计算。如果中断的时间超过4小时,则应计算为两个不同的湿润期。如某段时间,出现了3小时内的不适宜晚疫病病菌的侵染条件,3小时后又出现适宜的侵染条件,则记为同一湿润期;如果出现了4小时以上的不适宜晚疫病病菌的侵染条件,随后又出现适宜晚疫病病菌的侵染条件

13、,则记为两个不同的湿润期。侵染湿润期持续超过48h,则每24h形成1次侵染湿润期,侵染程度为极重。DB50/T 103420206BB附录B(资料性附录)侵染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B.1侵染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B.1.1侵染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见图B.1。图 B.1侵染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B.1.2确认侵染湿润期的形成从出苗始见期开始,按照田间气象站采集的数据按照 致病疫霉侵染严重程度与湿润期持续的时间和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的关系参数表计算侵染湿润期的形成以及侵染程度。B.1.3侵染曲线的计算1次侵染湿润期形成后,形成的当天得分为0,将以后每天的平均温度,对照Conce参数得到一个分数,然后将每天

14、得到的分数进行累加,7分即视为完成1次侵染循环。计算公式为:(Si)7,式中:Si表示一次侵染循环开始后第i天的得分。B.1.4侵染曲线的代、次的划分B.1.4.1第1个侵染湿润期形成直至侵染结束期间,发生的所有侵染均属于同一代,此后发生的侵染隶属于下一代。同一代期间发生的侵染按序列命名,例如第一代第1次侵染、第一代第2次侵染,。B.1.4.2侵染曲线的生成:第1个侵染湿润期于3月30日形成,即第1条侵染曲线于3月30日生成,4月9日conce 分值达到7分,侵染循环结束,第2个侵染湿润期于4月3日形成,即第2条侵染曲线于4月3日生成,4月11 日conce分值达到7分,侵染循环结束,。B.1

15、.4.3侵染曲线代、次划分:第1条侵染曲线起始于于3月30日,结束于4月9日,该时间段内3月30日、4 月3日、4月6日生成的曲线同属第1代,分别命名为:第一代第1次侵染、第一代第2次侵染、第一代第3次侵染;第4条曲线生成于4月10日,结束于4月21日,该时间段内4月10日、4朋17日、4月18日生成的曲线同属于第2代,分别命名为:第二代第1次侵染、第二代第2次侵染、第二代第3次侵染;第7条曲线生成于4月25日,结束于5月1日,此时间段内只有1条曲线,命名为:第三代第1次侵染;以此类推。DB50/T 103420207CC附录C(规范性附录)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

16、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见表C.1。表 C.1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预警模型对应的计算侵染湿润期调查表地点品种1品种2发现时间对应侵染湿润期发现时间对应侵染湿润期发现时间对应侵染湿润期代.次分值代.次分值代.次分值DB50/T 103420208DD附录D(规范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见表D.1。表 D.1马铃薯晚疫病系统调查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田块类型品种生育期调查面积(m2)植株密度(株/m2)病田率()调查株数发病株数病株率(%)调查植株病情病情指数备注0级1级3级5级7级9级DB50/T 103420209E附录E(规范性附录)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资料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资料表见表E.1、表E.2。表 E.1 基于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防控指导下施药时间表序号侵染代次内容施用药剂种类药剂类型13代1次生成时间施药时间对应分值24代1次生成时间施药时间对应分值5代1次5代1次生成时间施药时间对应分值。生成时间施药时间对应分值表 E.2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的基本情况表单位为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主栽品种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防治面积发生程度(级)挽回损失(吨)实际损失(吨)发生和防治概况与原因简述:_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