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293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7_T 1673-202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6732020 代替 DB37/T 16732010 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ach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2020-09-30 发布 2020-10-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产量与质量指标.1 4.1 产量指标.1 4.2 质量指标.1 4.2.1 外观质量.1 4.2.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 4.2.3 卫生质

2、量.2 5 建园.2 5.1 园地选择与规划.2 5.1.1 园地选择.2 5.1.2 土地整理.2 5.1.3 小区规划.2 5.1.3.1 小区设计.2 5.1.3.2 园区道路.2 5.1.4 灌水与排水.2 5.1.4.1 灌水.2 5.1.4.2 排水.3 5.1.4.3 蓄水.3 5.2 土壤准备.3 5.3 品种选择.3 5.4 苗木准备.3 5.5 栽植.3 5.5.1 栽植时期与密度.3 5.5.2 栽植方法.3 6 整形修剪.3 6.1 主要树形.3 6.2 树形及整形要点.3 6.2.1“Y”字形(二主枝自然开心形).4 6.2.1.1 树体结构.4 6.2.1.2 整形

3、要点.4 6.2.2 纺锤形.4 6.2.2.1 树体结构.4 6.2.2.2 整形要点.4 6.2.3 开心形.4 6.2.3.1 树体结构.4 6.2.3.2 整形要点.4 6.3 修剪.4 6.3.1 幼龄树和初果期树修剪.4 6.3.2 盛果期树修剪.4 6.3.3 衰老期树修剪.5 7 土肥水管理.5 7.1 土壤管理.5 7.1.1 行间生草.5 7.1.2 行内覆盖.5 7.2 施肥.5 7.2.1 施肥原则.5 7.2.2 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5 7.2.3 基肥.5 7.2.4 追肥.5 7.2.4.1 土壤追肥.5 7.2.4.2 叶面追肥.5 7.3 水分管理.6 7.3

4、.1 灌溉.6 7.3.2 排水.6 8 花果管理.6 8.1 疏花疏果.6 8.2 辅助授粉.6 8.3 果实套袋.6 8.3.1 套袋.6 8.3.2 摘袋.6 8.4 摘叶转果.6 9 病虫害防治.6 9.1 防治原则.6 9.2 防治方法.6 9.2.1 农业防治.6 9.2.2 物理防治.7 9.2.3 生物防治.7 9.2.4 化学防治.7 10 采收.7 10.1 成熟度的确定.7 10.2 采收期的确定.7 10.3 采收方法.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7/T 16732010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与DB37/T 16732

5、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废止,不再引用,用“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代替;“NY 5112 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食品”“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废止,不再引用;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对梯改坡作了定义;产量指标上限由 3 500 kg 调整为 3 000 kg;细化了园地选择与规划章,增加了土地整理、小区设计、园区道路、灌水与排水、蓄水等内容;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要求做了调整。删除了园地选择初始的有机质含量要求,对改良后的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1.0%调整到 3.0%;增

6、加了主要树形,提出了树形选择的依据;删除了土壤管理章中的中耕的内容;果园生草修改为行间生草,删除了人工种草的内容,建议进行自然生草;删除了铺设反光膜的内容;果园覆盖修改为行间覆盖,删除了覆盖的时间。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山东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国合、彭福田、蒋德新、李国栋、路伟东、李方杰、蔡卫东、于彩云、李明丽、田召玲、赵瑞雪、王志刚、崔秀峰、马明兴、李述广、李海燕、邵正英、陈佰光。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的产量与质量指标、建园、整形修剪、土

7、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桃的优质丰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86 鲜桃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5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SB/T 10090 鲜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

8、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梯改坡 把25以下的丘陵或小块梯田土地整理改造成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连片坡地。4 产量与质量指标 4.1 产量指标 每666.7 m2产量1 500 kg3 000 kg。4.2 质量指标 4.2.1 外观质量 具有栽培品种固有特征,果形端正;色泽均匀;果面、果洼等处洁净,无病、虫伤和机械伤,无裂果和各种斑疤。4.2.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应符合NY/T 586的要求,见表1。表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熟期 特等%一等%二等%极早熟品种 10.0 9.0 8.0 早熟品种 11.0 10.0 9.0 中熟品种 12.0 11.0 10.0 晚熟品种 13.0 12.0 1

9、1.0 极晚熟品种 14.0 12.0 11.0 4.2.3 卫生质量 符合NY/T 586要求。5 建园 5.1 园地选择与规划 5.1.1 园地选择 园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要求。避开低洼地。土壤以砂壤土为宜,活土层在40 cm以上,地下水位1.2 m以下,pH5.57.0。5.1.2 土地整理 对坡度小于20的缓坡丘陵地应实施“梯改坡”,整理成斜坡连片的大块田地;坡度介于2025之间的山坡地,可实施“梯改坡”,也可建成水平梯级果园。弧度应能满足机械转弯作业的基本要求。梯田高度落差不大于80 cm,且相对均匀一致。5.1.3 小区规划 5.1.3.1 小区设计 根据地形地貌和适应机

10、械化作业的要求,将种植区域分成若干种植小区。小区适宜长度60 m150 m,宽度依据地形和栽植行距确定。5.1.3.2 园区道路 合理设置干路、支路与环园路。干路居于果园外围或地块的相对中心位置,与公路干线连接,宽6 m8 m,双车道;支路连接干路和各生产小区,宽4 m6 m;环园路,环绕整个园区,宽2 m4 m;主路、支路、环园路互通;支路和小区内部道路可低于种植小区的地面高度,并与排水沟整合为一体,在雨季时兼具排水作用。5.1.4 灌水与排水 5.1.4.1 灌水 园区内灌溉宜通过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相关设施的配备应与土地整理同期规划,土地整理完成后立即进行地下输水管道的铺设和水肥一体

11、化等设备的安装。5.1.4.2 排水 排水系统由行间集水沟(多为明渠)、支沟(多为暗渠)和干沟(明渠与暗渠均可)三部分组成,期间保持合理的比降。土地平整后立即进行地下排水系统的配套建设,依据地势,在地块中部或两侧,与等高线大致垂直方向上布设排水干沟(主管道),地面积水通过集水沟流到暗渠或干沟,排出园外。5.1.4.3 蓄水 根据地势条件,配套建立塘坝等蓄水设施,用于收集贮存利用地下渗排水和地表径流水。果园内的排水沟渠应通向水资源收集地。5.2 土壤准备 建园前结合土壤耕翻施入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应对有机肥进行集中施入。以设计好的树行为中心线进行开沟,开沟深度50 cm左右,宽度1 m,与排水干

12、沟保持一定的坡度;尽量不打乱原来的土层结构,将有机肥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匀后回填,使根系集中分布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0%以上。回填后灌水沉实,以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高20 cm30 cm,垄宽1 m1.5 m。施入有机肥符合NY/T 1868的要求。5.3 品种选择 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模式、交通运输条件、加工能力等,按照适地适树、突出优势、规避风险的原则确定主栽品种,同时对花粉量少的品种按照5:18:1的比例配备授粉品种。5.4 苗木准备 宜选用以青州蜜桃等毛桃做砧木的苗木,苗木质量符合NY/T 5114要求。经过假植或长途运输的苗木,定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并浸泡12 h24 h。5.5

13、 栽植 5.5.1 栽植时期与密度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桃树萌芽前栽植。一般株行距为1.5 m4 m4 m6 m,平地果园行距不低于5 m。5.5.2 栽植方法 按确定好的株行距挖深、宽各30 cm的定植穴。栽植时边覆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灌透水。栽植深度以浇透水沉实后苗木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6 整形修剪 6.1 主要树形 适宜机械化操作的优选树形为“Y”字形(二主枝自然开心形)和纺锤形,在无法进行梯改坡改造的丘陵山地可以选择三主枝自然开心形。6.2 树形及整形要点 6.2.1“Y”字形(二主枝自然开心形)6.2.1.1 树体结构 主干高度30 cm50 cm,2个主枝伸向行间,夹角4050

14、,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6.2.1.2 整形要点 定植后于距地面50 cm70 cm处定干。当新梢长至40 cm50 cm时,选出2个长势健壮、角度适宜、基部竖向距离大于10 cm的主枝立杆绑缚,其他新梢进行控制,对主干下部距地面20 cm以内过旺的枝条及早疏除。1个月后再对主枝进行一次绑缚。整形过程中注意扶强扶壮两大主枝,主枝上的结果枝组基部的粗度不得超过其着生处主枝粗度的1/4。6.2.2 纺锤形 6.2.2.1 树体结构 干高70 cm左右,树高3 m4 m。有直立、强壮的中心领导干,在中心干上螺旋状均匀排列着生1525个侧枝。侧枝基部角度6080,基部粗度不超过其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

15、的1/4。6.2.2.2 整形要点 定干后,当侧生新梢长到30 cm40 cm,按每20 cm30 cm间距螺旋状选留侧枝,其余枝条过密的疏除。6.2.3 开心形 6.2.3.1 树体结构 主干高度40 cm50 cm,3个主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方位角各占120,生长势相近,发育良好,开张角度在4070左右,每主枝配置46个侧枝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6.2.3.2 整形要点 定植后在距地面60 cm70 cm处定干,在整形带内萌发出的新梢中选出3个距离适宜、方位合适的作为主枝,调整好主枝的方位角和开张角。6.3 修剪 6.3.1 幼龄树和初果期树修剪 此期修剪以快速扩大树冠、培养骨架、合理配

16、置侧枝或结果枝组为主要目的。要求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相结合。生长期修剪主要是采取抹芽、摘心、扭梢、拉枝等方法控制直立旺长枝条的生长,促生分枝、调整枝条分布和生长角度;休眠期修剪主要是拉枝开角,疏除细弱枝、密生枝、病虫枝,主枝延长枝根据长势情况留1/22/3短截,结果枝以长放为主,逐步培养各类结果枝组。6.3.2 盛果期树修剪 此期修剪以维持树势、均衡长势、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和树形紊乱、郁闭为主要目的。以生长期修剪为主、休眠期修剪为辅,及时疏除过密枝、重叠枝,短截细弱枝,更新复壮结果枝组。6.3.3 衰老期树修剪 通过重剪、回缩,更新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利用树冠内徒长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疏除过

17、密、弱小枝组。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行间生草 采用自然生草的方式在果树行间进行生草,在草生长到30 cm以上时留10 cm左右刈割,将刈割下的草均匀覆盖于树盘,一年刈割24次。7.1.2 行内覆盖 用作物秸秆、锯末、杂草等有机物料覆盖树盘,覆盖厚度为15 cm20 cm。覆盖前,先浅翻树盘,撒施少许尿素等氮肥;覆草后用土零星压住。树干基部20 cm范围内不覆草。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易积水的果园不宜覆草。视不同目的,一年四季均可覆盖。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执行。以有机肥为主,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7.2.2

18、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 按照NY/T 5114中的规定执行。7.2.3 基肥 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施入,以农家肥为主,必要时辅以少量化肥。施肥量按照1 kg桃果施1.5 kg2.0 kg优质农家肥计算。施肥时,在树冠投影外缘内侧沿行向挖深、宽各30 cm40 cm的条状沟,或挖24个施肥穴,将肥料和土充分拌匀后施入并灌水。每年更换施肥位置。7.2.4 追肥 7.2.4.1 土壤追肥 建议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开花前、花芽分化期及果实膨大期进行土壤追肥。幼树及结果树果实发育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肥、钾肥为主。每生产100 kg桃果约需吸收氮(N)0.46 kg、磷(P2O5)0.29

19、 kg、钾(K2O)0.74 kg。施肥时,根据目标产量、土壤、品种、树龄、树势等的差异,结合测土和叶面营养分析结果,参考上述数据确定具体追肥种类和数量。7.2.4.2 叶面追肥 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一般盛花期喷施1次0.2%的硼砂溶液,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23次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9月份以后喷施23次0.5%的尿素液。7.3 水分管理 7.3.1 灌溉 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利用滴管或水肥一体化设施,视土壤墒情随时浇水,注意浇透萌芽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土壤封冻前的三遍水。没有配备滴管或水肥一体化设施的,采用小沟快流灌溉。7.3.2 排水 汛期及时排除果园积水。8

20、 花果管理 8.1 疏花疏果 对花量大、坐果率高的品种进行疏花疏果。疏花在花蕾至盛花初期进行。疏果在花后2周至果实硬核期前进行。根据果个大小,结合目标产量,参照下列标准留果:长果枝(30 cm以上)留34个,中果枝(15 cm30 cm)留13个,短果枝(15 cm以下)、花束状结果枝留1个。8.2 辅助授粉 对花粉量少,坐果率不高的品种,花期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人工授粉或利用壁蜂、蜜蜂进行辅助授粉。8.3 果实套袋 8.3.1 套袋 宜对易裂果品种在定果后进行套袋。套袋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注意将幼果置于果袋中间,勿使纸袋与幼果产生摩擦。8.3.2 摘袋 在果实采收前10 d15

21、 d摘袋。8.4 摘叶转果 摘袋以后,将贴近果实、影响着色的叶片摘去,阳面着色以后轻轻转动果实使其着色全面。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合理整形修剪,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控制负载,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9.2.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树干缠草把等方法诱杀害虫。9.2.3 生物防治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蜂等害虫天敌以及有益微生物或性诱剂等灭杀害虫。9.2.4 化学防治 按照NY/T 5114中的规定执行。10 采收 10.1 成熟度的确定 按照SB/T 10090中的规定执行。10.2 采收期的确定 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采收适期。在当地销售的果实,九成熟时采收;计划入冷库贮藏和远途运输的果实,八成熟时采收。根据果实成熟情况分期、分批采收。10.3 采收方法 轻摘、轻放,防止机械伤害。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