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J 经典考题 层级演练
实战巧练 感悟高考
(2022·安徽马鞍山模拟)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读图回答1~2题。
1.③在①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⑤的坐标为( )
A.(20°E,60°N) B.(20°E,60°S)
C.(20°W,60°N) D.(20°W,60°S)
1~2.解析 第1题,由题干中南半球可知图中的方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由此可以推断出③在①的东南方。第2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推断⑤的坐标为(20°E,60°S)。
答案 1.D 2.B
(2022·江西质检)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3.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29米 B.31米
C.39米 D.41米
4.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4.解析 第3题,甲地黄土表面高度820—840米,底面高度800—820米,最大厚度不超过40米,40米以下的最大值,为39米,选项C正确。第4题,排解沟谷,陡坡因素,丁地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为合适的地点。
答案 3.C 4.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5~7题。
5.ab段河流流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6.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缘由是 (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便利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逼
7.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方案修建一条大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7.解析 第5题,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依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6题,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倒塌威逼。第7题,山区修建大路应与等高线走向全都,甲大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
答案 5.B 6.D 7.A
8.(2022·山东师大附中月考)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__________,并推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千米。
解析 第(1)题,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推断。第(2)题,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N,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第(3)题,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第(4)题,对跖的两点(赤道上的点除外),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距离约为5 000千米。
答案 (1)东南 东北
(2)东 中 北温带
(3)是。甲、乙都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中的劣弧段,距离最短。
(4)(45°S,30°W) 5 000
(2022·北京文综)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内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内图局部。读图,回答第1题。
1.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学问。图中所给的四个地点围绕校训碑分布,所选地点距离气象站150 m,老校门200 m,地理园350 m,综合这几个地点分析,指示牌应在②地。故B项正确。
答案 B
(2022·重庆文综)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扫瞄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第2题。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解析 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实地的长为300米,宽为220米,用11 000的比例尺输出,用比例尺换算成的图幅的长为30厘米,宽为22厘米,所以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应当是B选项。
答案 B
(2022·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第3题。
3.依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推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考查地图上方向和海拔凹凸的推断。依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推断,该观测点位于甲山西南,初步判定是①或②两点,再依据高程为120 m,可确定为②点,由于①点的海拔在100 m以下。故选B项。
答案 B
(2021·重庆文综)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完成第4题。
4.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 留意阅读图例,避开断道施工的前提下,选择右行,所走道路长度为:15+17+19+23+27=101;选择左行,所走道路长度为:24+25+20+40=109。找出从A到科技馆的最短线路应为右行依次行驶在15、17、19、23、27长度的道路。再依据指向标来选择方向,可知在路口A时,汽车应选择行驶方向为向西。
答案 C
5.(2022·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潮湿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解析 依据图中AB两点间的等高线及河流等信息绘制。留意起止点的海拔以及剖面线经过地区最高与最低点的海拔。
答案
(2011·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7.图中①②③④四周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6~8.解析 第6题,由图看出图中等高距为5米,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80米的等高线,最高海拔为80米<H高<85米,海拔最低的等高线为25米,最低海拔为20米<H低<25米,因此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H为:55米<H<65米,C项正确。第7题,由图看出,①②③④四周,③四周的等高线最密集,地形坡度最大,因此河水流速最快,C项正确。第8题,图中①②之间为峡谷,该处的河流上游为凹地,且无聚落分布,因此该地段适宜建坝;若坝高约13米,则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0米等高线,依据图中该处等高线的分布及图形的比例尺,可大致估算出坝顶长度约为40米。
答案 6.C 7.C 8.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