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266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B35_T 2113-2023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3.020.30 CCS P 55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happiness of river and lake 2023-06-19 发布 2023-09-1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原则.2 5 评价程序.2 6 评价方法.2 附录 A(规范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5 附录 B(资料性)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6 附录 C(规范性)评价指标内容与赋分方法.7 附录 D(资料

2、性)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19 参考文献.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莆田市水利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福建省水利管理中心、福建省水资源与河务管理中心、莆田市河务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光球、苏玉萍、林国富、詹冯达、夏继红、李巍、邱远波、黄德元、李宝银、王

3、晓昇、蔡开国、陈吉明、蒋本基(中国台湾)、陈凤斌、Barathan Balaji-Prasath(印度)、杨满根、程强、吕静、雷泳南、林艳锋。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幸福河湖评价的总体原则、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湖幸福评价;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湖参照本文件进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201 防洪标准 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

4、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T 7932020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DB35/T 20962022 河湖健康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幸福河湖 happy river and lake 在维持流域内河湖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和功能永续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元化的需求,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流域内人民具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湖生态系统,是“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的集中体现。3.2 河湖岸带 shore zone of river and lake 河湖滨水侧的带状

5、区域,宽度一般为河湖管理范围或蓝线(保护控制线)的范围。3.3 水文化 water culture 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和物质财产,包括水利风景区、博物馆、教育基地、主题公园、水工建筑物、景观设施及治水故事、诗词歌赋等物质或非物质载体的现状与历史传承。3.4 幸福指数 happiness index 综合反映河湖保持自身的健康状态,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或提供服务能力与水平的评价。4 总体原则 科学性原则 4.1 评价指标设置应体现普适性与区域的差异性,指标能表征河湖与人之间的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福建省的省情、水情与河湖管理实际。可操作性原则 4.2 评价应充分利用已有

6、的权威数据、资料及成果,所需的数据应容易获取并且可监测,并与河湖监管与社会监督相衔接。实用性原则 4.3 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河湖的幸福状况,满足社会需求,服务河湖长制工作,为各级河湖长及相关主管部门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提供参考。5 评价程序 第三方机构根据本文件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采集数据,计算河湖的幸福指数。5.1 必要时组织水利、环保、生态等跨学科的专家开展现场复核,内容包括:听取市或县(区)河长5.2 办的汇报;审阅有关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台账资料、原始记录等;实地勘查、居民走访及座谈交流等。由第三方机构发布幸福河湖评价结果和等级,给出幸福河湖创建的相关意见。5.3 幸福河湖评价设置一票

7、否决项,当年度评价的河湖如果出现洪涝灾害、水污染突发事故导致严重5.4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消其参与幸福河湖评价的资格。6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6.1 6.1.1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生态河湖、美丽河湖、和谐河湖”5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公众幸福河湖满意度,由安全河湖满意度、健康河湖满意度、生态河湖满意度、美丽河湖满意度和和谐河湖满意度 5 个部分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按照附录 A。6.1.2 流域面积 200 平方公里以下的幸福河湖评价,必选指标至少应包括“防洪达标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水质优劣程度、水体透明清澈度、城乡居

8、民生活福祉水平、公众满意度”指标。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6.2 6.2.1 评价指标采集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调查数据。基础数据以县(区)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公报、统计年鉴数据为主,采集一个年度的数据,若数据不足 12 个月,应有半年及以上的相应数据作为评价依据。专题调查数据,包括:应用遥感和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河岸带、亲水平台等数据;组织专家团队采集鱼类种类、浮游植物密度等数据;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采集公众满意度调查数据。6.2.2 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见附录 B。6.2.3 评价指标内容与赋分方法按照附录 C。6.2.4 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见附录 D。河湖幸福指数计算方法 6

9、.3 6.3.1 按流域河流评价 按照流域河流评价,河湖幸福指数按照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51ifiiWFRHI(1)式中:RHI河湖幸福指数;Fi 第i个一级指标得分;Wif 第i个一级指标权重。21jsijijiWSF(2)式中:Fi 第i个一级指标得分;Sij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得分;Wijs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权重。k1ktijkijkijWTS(3)式中:Sij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得分;Tijk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k个三级指标得分;Wijkt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k个三级指标权重。6.3.2 按区域河

10、段评价 按区域河段评价,河湖幸福指数通过各河段所占整条河流长度的比值作为权重加权计算。各河段权重按照公式(4)计算,区域河段幸福指数按照公式(5)计算。N1kkkkLLW (4)式中:Wk 第k段河段河长占整条河流河长的比例;N 河流划分的河段数;Lk 河道第k段的河段长度,单位为米(m)。n1kkkHIWRHI(5)式中:RHI区域N个河段幸福指数;Wk 第k段河段河长占整条河流河长的比例;DB35/T 21132023 HIk 第k段的河段的幸福指数。6.3.3 河湖幸福指数分级 河湖幸福指数范围为0100分,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85.0分的,为五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80.0

11、分小于85.0分的,为四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75.0分小于80.0分的,为三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70.0分小于75.0分的,为二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小于70.0分的,不评定河湖幸福等级。河湖幸福指数按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分级标准见表1。表1 河湖幸福指数分级表 河湖幸福指数(分)河湖幸福等级 85.0RHI100 五星 80.0RHI85.0 四星 75.0RHI80.0 三星 70.0RHI75.0 二星 RHI70.0 不评定 A A 附录A (规范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见表A.1。表A.1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12、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河湖 幸福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河流 湖(库)安全 0.15 安全河湖指数 0.8 防洪达标率(0.4)防洪达标率(0.4)供水保证率(0.3)供水保证率(0.3)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0.3)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0.3)安全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安全河湖满意度(1.0)健康 0.25 健康河湖指数 0.8 水质优劣程度(0.7)水质优劣程度(0.4)湖(库)营养状态(0.3)水体氧平衡能力(0.3)水体氧平衡能力(0.3)健康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健康河湖满意度(1.0)生态 0.20 生态河湖指数 0.8 河流纵向连通性(0.4)湖(

13、库)藻华风险(0.4)水土保持率(0.3)水土保持率(0.3)鱼类保有指数(0.3)鱼类保有指数(0.3)生态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生态河湖满意度(1.0)美丽 0.15 美丽河湖指数 0.7 水体透明清澈度(0.4)水体透明清澈度(0.4)河流岸带保护状况(0.3)湖(库)岸带保护状况(0.3)城乡居民亲水指数(0.3)城乡居民亲水指数(0.3)美丽河湖满意度 0.3 公众对美丽河湖满意度(1.0)和谐 0.25 和谐河湖指数 0.7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0.3)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0.3)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0.3)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0.3)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0.2)

14、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0.2)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0.2)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0.2)和谐河湖满意度 0.3 公众对和谐河湖满意度(1.0)B B 附录B (资料性)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见表B.1。表B.1 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 编号 指标 调查范围/断面 获取频次/评价周期 数据来源 1 防洪达标率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水资源公报和专题调查 2 供水保证率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365 天/自然年 水资源公报和专题调查 3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河流监测断面 365 天/自然日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4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

15、足程度 湖(库)监测断面 365 天/自然日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5 水质优劣程度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6 水体氧平衡能力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7 湖(库)营养状态 国家、省级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8 河流纵向连通性 河流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调查和专题调查 9 水土保持率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调查和专题调查 10 湖(库)藻华风险 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现场监测调查和专家咨询 11

16、 鱼类保有指数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现场监测调查和专家咨询 12 水体透明清澈度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13 河湖(库)岸带保护状况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专题调查 14 城乡居民亲水指数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地方名录结合专题调查 15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统计年鉴结合专题调查 16 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统计年鉴结合专题调查 17 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

17、自然年 专题调查 18 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省、市河长制办公室提供 19 公众满意度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 C C 附录C (规范性)评价指标内容与赋分方法 C.1 安全河湖 C.1.1 防洪达标率 C.1.1.1 河流防洪达标率 河流防洪达标率指防洪堤防达到相关规划防洪标准要求的长度与规划堤防总长度的比值,计算方法按公式(C.1),赋分标准见表C.1。100RDRDAFDRI (C.1)式中:FDRI河流防洪达标率,单位为百分比(%);RDA 河流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单位为米(m);RD 河流规划堤防总长度,单位为

18、米(m)。表C.1 河流防洪达标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防洪达标率(%)(95,100(90,95(85,90(80,85 0,80 赋分 100 80 60 40 20 C.1.1.2 水库防洪达标率 水库防洪达标率选用监控设施、大坝安全、防洪运行调度作为防洪评估指标,选用三类指标的最低赋分作为水库防洪指标赋分,赋分标准见表C.2。表C.2 水库防洪达标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说明 赋分 监控设施 监控设施是否完备(完备且运行正常100分,完备但运行不稳定80分,不完备60分,缺失0分)0100 大坝安全 安全评估结果是否符合要求(A级100分,B级60分,C级40分)4

19、0100 防洪运行调度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洪水能够安全下泄 10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但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或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但洪水不能安全下泄 5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 0 C.1.2 供水保证率 C.1.2.1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见表C.3。表C.3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 供水保证率 权重 城镇供水保证率 0.5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 0.5 C.1.2.2 城镇供水保证率

20、城镇供水保证率,是指有供水功能的河流或湖库(不含外调水)对所有供水工程的水量保证程度。城镇供水保证率等于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占年内总天数的比例。计算方法按公式(C.2),赋分标准见表C.4。100DDWSInO (C.2)式中:WSI城镇供水保证率,单位为百分比(%);D0 一年内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单位为天(d);Dn 一年的总天数,单位为天(d)。表C.4 城镇供水保证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城镇供水保证率WSI(%)95,100 90,95)85,90)80,85)75,80)0,75)赋分 100 90 80 60

21、40 0 C.1.2.3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指灌溉用水量(不含外调水)在一年内能够得到保障的概率。计算方法按公式(C.3),赋分标准见表C.5。100DDWSIml (C.3)式中:WSI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单位为百分比(%);D1 一年内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单位为天(d);Dm 一年的总天数,单位为天(d)。表C.5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WSI(%)90,100 80,90)70,80)60,70)50,60)0,50)赋分 100 90 80 60 40 0 C.1.3 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C.

22、1.3.1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C.1.3.1.1 河流生态流量是指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流量过程。对于常年有流量的河流,采用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进行表征,分别计算 4 月至 9 月及 10 月至翌年3 月,最小日均流量占相应时段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赋分取二者最低值,赋分标准见表 C.6。C.1.3.1.2 针对季节性河流,可根据丰、平、枯水年分别计算满足生态流量的天数占各水期天数的百分比,按计算结果百分比数值赋分。当采样点数据采集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通过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表征。表C.6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及赋分 最

23、小日均流量占比(%)10月至 翌年3月 30,100 20,30)15,20)10,15)5,10)0,5)4月至9月 50,100 40,50)30,40)20,30)10,20)0,10)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1.3.2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2)计算,赋分标准见表C.7。表C.7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95,100 85,95)75,85)65,75)60,65)0,60)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2

24、 健康河湖 C.2.1 水质优劣程度 C.2.1.1 水质优劣程度表征河湖水质状况。水质指标根据 SL 395 规定进行评估,按河湖优劣程度占比赋分,赋分应符合表 C.8 的规定。C.2.1.2 单一监测断面有多次监测数据时,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平均值;有多个断面监测数据时,应以各监测断面的代表水域长度作为权重,计算各个断面监测结果各等级水质的占比;当样本符合多个水质优劣程度等级时,以最劣等级的赋分值作为最终赋分标准。表C.8 水质优劣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水质优劣程度(%)赋分 类水质比例90,没有劣类 100 类水质比例90,劣类比例5 90 类水质比例75,劣类比例10 80 类水质比例75

25、劣类比例20 60 20劣类比例30 40 30劣类比例50 20 劣类比例50 0 C.2.2 水体营养状态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通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析评价,指数包含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8)公式(C.12)计算,赋分标准按DB35/T 20962022中的表C.14。C.2.3 水体氧平衡能力 水体氧平衡能力指标,通过分析溶解氧浓度、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间接反映水体受污染后在氧气作用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净能

26、力。溶解氧对水生动植物十分重要,过高和过低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均造成危害。水体氧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赋分标准见表C.9,水体氧平衡能力评价得分按公式(C.4)计算,赋分标准见表C.10。Mn5ACOD,BODCOD,DO,AverageOB (C.4)式中:OBA 水体氧平衡能力评价得分;DO 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OD 化学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BOD5 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ODMn高锰酸盐指数,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表C.9 水体氧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单位:mg/L)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100 80 60 30 0 溶

27、解氧(DO)10 6,10)5,6)3,5)3 化学需氧量(COD)10(10,15(15,20(20,30 3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2,3(3,4(4,6 6 高锰酸盐指数(CODMn)2(2,4(4,6(6,10 10 注:溶解氧饱和值与压强和温度有关,若溶解氧浓度超过当地大气压下饱和值的110%(在饱和值无法测算时,参考饱和值是14.4 mg/L),此项0分。表C.10 水体氧平衡能力评价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OBA 90 70,90)50,70)30,50)15,30)15 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3 生态河湖 C.3.1 河流纵向连通性

28、 河流纵向连通性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3)计算,赋分标准按DB35/T 20962022中的表C.4。C.3.2 湖(库)藻华风险 C.3.2.1 湖(库)藻华风险指标 湖(库)浮游植物藻华风险指标,采用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蓝藻占比来评估,指标权重分配表见表C.11。表C.11 湖(库)藻华风险指标权重分配 湖(库)权重 浮游植物密度 0.7 蓝藻门细胞占比 0.3 C.3.2.2 浮游植物密度 浮游植物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存在的浮游植物的数量,一般用万个/升为单位,指标采用浮游植物在68月的密度,根据不同的浮游植物密度(PD)进行相应的赋分,根据表C.1

29、2进行赋分,蓝藻占比情况根据表C.13进行赋分。根据公式(C.5)计算浮游植物密度。nVVSSN00(C.5)式中:N 每升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单位为个每升(个/L);S 计数框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S0 计数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VO 1L原水样沉淀浓缩后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计数框体积,单位为毫升(mL);n 计数所得平均每个视野藻类数目,单位为个。表C.12 湖(库)浮游植物密度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浮游植物密度(万个/升)40(40,100(100,500(500,2 000(2 000,5 500 5 500 指标分值 100 80

30、 60 40 20 0 C.3.2.3 蓝藻门密度占比 根据公式(C.6)计算蓝藻比例。100NNPcc (C.6)式中:PC 蓝藻门密度占比,单位为百分比(%);NC 每升水样中的蓝藻门细胞数量,单位为个每升(个/L);N 每升水样的浮游植物总细胞数量,单位为个每升(个/L)。表C.13 湖(库)蓝藻比例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蓝藻密度占比(%)0,10(10,30(30,50(50,70(70,90(90,100 指标分值 100 80 60 40 20 0 C.3.3 水土保持率 水土保持率是反映水土保持总体状况的宏观管理指标,是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效果和自然禀赋水土保持功能在空

31、间尺度的综合体现,指评价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该区域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按公式(C.7),赋分标准见表C.14。100SSPc1 (C.7)式中:P 水土保持率,单位为百分比(%);S1 评价区域内没有流失或轻度流失土壤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Sc 评价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表C.14 水土保持率赋分表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水土保持率 P(%)95,100 90,95)85,90)80,85)75,80)0,75)赋分 100 90 80 60 40 0 C.3.4 鱼类保有指数 鱼类保有指数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15)计算,赋分标准

32、按DB35/T 20962022中的表C.17。C.4 美丽河湖 C.4.1 水体透明清澈度 水体透明清澈度指标可以采用透明度值进行评估,或者用浊度值(NTU)来评估,山区清澈水体的浊度一般小于10 NTU,浑浊的水体的浊度一般在200 NTU以上,感潮型河流入海口监测断面浊度高时超过800 NTU,赋分表见表C.15。表C.15 水体透明清澈度赋分表 指标 类型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浊度(NTU)非感潮河流/河段 5 5,15)15,35)35,100)100,200)200 感潮河流/河段 10 10,100)100,200)200,400)400,800)800 赋分 100 80 60

33、 40 20 0 C.4.2 岸线自然状况 C.4.2.1 河岸带是河湖水域与相邻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应依据 SL/T 7932020 中 9.1 的要求划分。C.4.2.2 植被覆盖率按 DB35/T 20962022 中的公式(C.5)计算,赋分标准按 DB35/T 20962022中的表 C.6。C.4.3 城乡居民亲水指数 城乡居民亲水指数主要评价河湖亲水性设施完善程度,通过无人飞机航拍结合专题调查,评价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的个数,代表亲水性设施完善程度。计算方法见公式(C.8),城乡居民亲水指数赋分表见表C.16。SMWEI (C.8)式中:WEI城乡居民亲水指数,单

34、位为分;M 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的个数;S 流域面积,单位为200 km2。表C.16 城乡居民亲水指数赋分表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的个数(个/200 km2)3.0 2.0 1.5 1.0 0.5 0 指标分值 100 80 60 40 20 0 C.5 和谐河湖 C.5.1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以水资源为刚性约束,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采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量年降低率作为参数,权重分配见表C.17。表C.17 水支撑绿色发展能力各参数权重分配 序号 名称 权重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0.6 2 万元 GD

35、P 用水量年降低率 0.4 C.5.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1)计算,赋分标准按DB35/T 20962022中的表C.1。C.5.3 万元GDP用水量年降低率 表征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反映了水资源对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评估以行政区为样本采集单元,根据流域内各行政区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取水总量比值计算,不同行政区内河湖长度作为权重,各行政区河段结果叠加后得到该河湖万元GDP用水量。将上一年当地万元GDP用水量与当年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万元GDP用水量年降低率。参考2021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率5.8%、福建省万元GDP用水量

36、降低率10.3%、上海市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率5.6%来设定赋分标准,计算方法见公式(C.9),赋分标准见表C.18。100CMCMCMXiiiijj (C.9)式中:X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率,单位为百分比(%);Mj 上年取水总量,单位为万立方米(万m3);Cj 上年行政区GDP总量,单位为亿元;Mi 当年取水总量,单位为万立方米(万m3);Ci 当年行政区GDP总量,单位为亿元。表C.18 万元 GDP 用水量年降低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万元GDP用水量年降低率(%)山区河流/河段 10 6,10)4,6)2,4)1,2)1 平原河流/河段 12 8,12)6,8)4

37、,6)2,4)2 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5.4 城乡居民福祉水平 C.5.4.1 城乡居民福祉水平权重 城乡居民福祉水平,以流域内城乡居民宜居宜业宜游和共同富裕为目标,采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两个参数,权重分配见表C.19。表C.19 城乡居民福祉水平各参数权重分配 序号 名称 权重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0.5 2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0.5 C.5.4.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GDP,将该地区当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参考2020年至2021

3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3.4%、福建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3.8%、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2.1%来设定赋分标准。计算方法见公式(C.10),指标分值按表C.20赋分。100NMNMNMRiijjii (C.10)式中:R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为百分比(%);Mi 流域(区域)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Ni 流域(区域)当年人口总数量,单位为万人;Mj 流域(区域)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Nj 流域(区域)上年人口总数量,单位为万人。表C.2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山区河流/

39、河段 13 9,13)5,9)3,5)1,3)1 平原河流/河段 15 13,15)9,13)5,9)3,5)3 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5.4.3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指一个地区人口群体从出生起平均能存活的年龄,平均预期寿命根据分年龄死亡率,通过编制生命表得到的。评价以县(区)为采集数据单元,收集流域内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进行排名赋分。参考2021年,全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8.2,福建省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8.8,上海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0.3,设定赋分标准见表C.21。表C.21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岁)80

40、79.5,80)77.5,79.5)75.5,77.5)75,75.5)75 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5.5 水文化传承和传播 C.5.5.1 水文化传承和公众参与指标权重分配 水文化传承和传播指标,采集水文化传承能力与水文化传播能力两个参数,权重分配见表C.22。表C.22 水文化传承和公众参与指标权重分配 序号 名称 权重 1 水文化传承能力 0.5 2 水文化传播能力 0.5 C.5.5.2 水文化传承能力 水文化传承能力,评估流域拥有世界级水文化遗产、水利博物馆、展览馆、科普馆等数量。指标计算方法见公式(C.11),赋分标准见表C.23。A)C2P3N5G(HCC

41、 (C.11)式中:HCC水文化传承能力;G 世界级水文化遗产个数;N 国家级水利博物馆、展览馆、科普馆等个数;P 省级水利博物馆、展览馆、科普馆等个数;C 市级水利博物馆、展览馆、科普馆等个数;A 评价流域面积,单位为1 000 km2;不足1 000 km2河湖,以所在的1 000 km2流域评价的结果进行赋分。表C.23 历史水文化传承能力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水文化传承能力(HCC)6 3,6)2,3)1,2)(0,1)0 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5.5.3 水文化传播能力 水文化传播能力,评价各市、县(区)开展水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公众参与文明的

42、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展节水型政府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计算根据当年度各县(区)公众参与水文化传播的人数占各县/区人数的比值(N),按表C.24进行赋分。表C.24 公众参与能力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水文化传播能力 N(%)30 20,30)10,20)5,10)1,5)0,1)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5.6 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 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得分计算,省河长办对各市河长办的年度绩效考核基础上进行排名得到赋分A,再根据各市对各县/区考绩效核成绩进行排名得到赋分B,见表C.25。各县/区河湖长制管理

43、工作成效的评价得分,由A B的乘积值作为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分数。表C.25 全省各市河湖长制管理工作考核排名赋分标准 各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排名 第 1、2 名 第 3、4 名 第 5、6 名 第 7、8 名 第 9 名及以后 赋分 A 100 95 90 85 80 各县(区)河湖长制工作考核排名顺序占比%(70,100(30,70(0,30 赋分 B 1.0 0.90 0.80 附录D (资料性)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评价公众对“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生态河湖、美丽河湖、和谐河湖”五方面的满意程度,通过线下和线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让公众对本地河湖进行幸福河湖满意度打分,评价公

44、众对河湖的认知和保护的参与度,收集公众对幸福河湖创建的建议。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见表D.1。表D.1 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一、个人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年龄:12-18岁 19-35岁 36-45岁 46-59岁 60岁以上 2.您的职业或身份:政府部门人员 公司/企业员工 研究机构人员 学校教师或学生 社会组织人员 其他 3.您所在市/县/区:();您居住地所在的河湖的名称:()4.您所在的居住地离河湖有多远范围:500米以内 1公里以内 1公里以外 二、幸福河湖公众满意度二、幸福河湖公众满意度 (一)安全河湖(一)安全河湖 1.请您对河湖的水量进行评价 一年四季水量充足 一

45、年四季水量较为充足 一年四季水量基本正常 偶尔出现干涸情况 经常出现严重干涸情况 不了解相关情况 2.请您对河湖安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防洪抗旱排涝得到充分保障,非常满意 防洪抗旱排涝保障程度较高,很满意 防洪抗旱排涝基本可以保障,基本满意 防洪抗旱排涝保障程度较低,不满意 防洪抗旱排涝保障程度非常低,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二)健康河湖(二)健康河湖 3.请您对河湖的水体感官进行评价 水体清澈、无颜色、无味道 水体比较清澈、无颜色、无味道 水体基本清澈、无颜色、无味道 水体浑浊、或有颜色或有气味 水体很浑浊或有明显颜色或有强烈气味 不了解相关情况 4.请您对该河湖的健康满意度进行评价 饮用

46、水甘甜爽口,非常满意 饮用水基本没有异味,很满意 饮用水偶尔有异味,基本满意 饮用水经常有异味,不满意 饮用水总是有异味,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 表 D.1 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续)(三)生态河湖(三)生态河湖 5.请您对该河湖的生物状况进行评价 本地生物数量非常多,未见有外来物种 本地生物数量很多,偶尔可见外来物种 本地生物数量多,常见外来物种 生物数量很少,外来物种数量多 本地生物非常少,外来物种数量非常多 不了解相关情况 6.请您对河湖的生态满意度进行评价 各种生物种类非常多,非常满意 各种生物种类多,很满意 各种生物种类较多,基本满意 各种生物种类较少,不满意 各种生物种类非

47、常少,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四)美丽河湖(四)美丽河湖 7.请您对该河湖岸带状况进行评价 植被数量很多,没有违规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 植被数量多,偶尔可见违规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 植被数量较多,违规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较少 植被数量较少,违规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较多 植被数量少,违规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很多 不了解相关情况 8.请您对该河湖的美丽满意度进行评价 环境优美,水面没有垃圾,亲水设施和公园数量很多,非常满意 环境适宜,水面未见垃圾,亲水设施和公园数量多,很满意 环境一般,水面见到垃圾,亲水设施和公园数量较多,基本满意 环境待改善,水面垃圾比较多,亲水设施和公园数量较少,不满意

48、环境较差,水面垃圾杂乱,亲水设施和公园数量很少,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五)和谐河湖(五)和谐河湖 9.请您对居住河湖的保护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 10.请您对居住地河湖“人水和谐”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不了解相关情况 表D.1 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续)三、幸福河湖的愿景三、幸福河湖的愿景 11.您心目中“幸福河湖”愿景是怎样的呢?(多选和填写)河畅景美 柳绿花红 鱼翔浅底 百鸟争鸣 河清海晏 人杰地灵 人际和睦 惠风和畅 五谷丰登 物阜民丰 政通人和 宜居宜业

49、 丰衣足食 岁月缱绻 人寿年丰 邻里和睦 儿孙绕膝 国泰民安 盛世绵延 其他(填写)12.对于幸福河湖创建,您有什么建议与意见?请填写(选答题)参考文献 1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 GB/T 1577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 3 GB/T 32063 城镇供水服务 4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5 GB 50707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6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7 SL/T 171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8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9 SL 365 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 10 SL/Z 738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

50、设评价导则 11 DB35/T 1957 河湖长制工作管理规范 12 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水利部2020第43号)1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意见(厅字201642号)14 河湖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水河湖2019421号)15 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3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16 福建省河长制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令2019第210号)17 中国湖泊环境,第一册,金相灿等著,海洋出版社,1995.18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