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4群落的演替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2·滨州高二检测)某山区的原始森林被过量砍伐,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地毁灭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B.物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C.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D.演替过程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2.(2022·宿迁高二检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洁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3.(2022·高唐高二检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4.(2022·大庆高二检测)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演替过程中灌木完全取代草本植物
B.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2022·宿州高二检测)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转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毁灭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6.(2022·广西高二检测)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7.(2022·衡水高二检测)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了严峻的自然灾难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愿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毁灭演替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2分)
8.(8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觉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
(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接受 法。
(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9.(14分)依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确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
(1)光裸的岩地最终演替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 。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 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 的过程。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头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 ,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 。
(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 )
A.地衣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
【延长探究】
(1)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进入后对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有何影响?
(2)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渐渐增多,这一现象说明白什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22·襄阳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转变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C.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
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掩盖的地面上,不行能发生群落的演替
C.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3.下列各图中最能精确 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是 ( )
4.(2022·漳州高二检测)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密,风景秀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会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确定经受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5.(力气挑战题)如图表示两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可表示发生特大火灾原有生物彻底灭亡
B.b处可表示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岩
C.甲、乙演替的起点均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
D.假如时间允许,甲、乙都会形成森林
【延长探究】
(1)美国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渐渐暴露出来的,最终进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大约经受了1 000年,这一演替过程对应图中的哪种类型?
(2)甲与乙哪个演替速度较快?
6.(2022·中山高二检测)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自然 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自然 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自然 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D.巨尾桉林比自然 林抵制外界干扰的力气强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7.(12分)(2022·新课标全国卷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头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头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缘由。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毁灭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转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转变”或“未发生转变”)。
【试验·探究】
8.(8分)(力气挑战题)某生物争辩小组探究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如下:
①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冷却至室温后,在大烧杯中加入3/4容积的干稻草溶液,取一滴溶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将观看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将此烧杯放置在一个不受干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让它滋生大量的细菌。
②放置3天后,用池塘水加满烧杯,混合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观看。对比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观看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量一下样本中每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看结果记录下来。
③每隔3天,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观看。对比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观看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量一下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看结果记录下来。
④当观看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可结束试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1)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个群落的演替?
。
(2)你观看到的这些生物来自哪里?
。
(3)请你猜想一下,烧杯中的群落将如何演替?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