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24531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1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7月高二期末调研测试 物理试题 2021.07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将每题的答案或解答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用遥控器调整空调运行模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A.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B.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C.红外报警装置 D.电饭煲中把握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2.图甲是小型沟通发电机的示意图,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 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Ω,外接一只电阻为90Ω的灯泡,不计电路的其它电阻,则 图甲 图乙 A.t=0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最大 B.每秒钟内电流方向转变50次 C.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V D.0~0.01s时间内通过灯泡的电量为0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大小相等且,则物块所受摩擦力最大的是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用 户 发 电 厂 V1 A1 A2 V2 4.如图所示,在远距离输电电路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抱负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电线的电阻均不变,电表均为抱负电表.若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减小,电流表A1减小 B.电压表V2示数增大,电流表A2减小 C.输电线上损耗功率增大 D.用户总功率与发电厂的输出功率的比值减小 x O t1 a y/cm b y/cm t2 t 5.在平直大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A.b车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B.在t1时刻a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同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位移小于b车的位移 D.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伽利略为了争辩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试验转化为出名的斜面试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争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试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效果,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斜面试验“减小”了重力的作用效果,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通过对斜面试验的观看与计算,能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依据斜面试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7.在做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试验后,某同学将其试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登记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夹角为90°,以便计算合力大小 B.若二力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 D.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θ F v0 8.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斜劈,斜劈上表面光滑,质量为m的物块在沿斜面对上的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 A.斜劈受到4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B.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零 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等于斜劈与物块的重力之和 9.如图所示,抱负变压器原线圈上连接着在水平面内的长直平行金属导轨,导轨之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MN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移动变压器副线圈上的滑动触头可转变副线圈匝数,副线圈上接有一只抱负电压表,线圈L的直流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都忽视不计.现在让金属杆以速度在导轨上左右来回运动,两灯A、B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M N A B C L A.只增大T,则灯A变暗、灯B变亮 B.当时间t=T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C.只将副线圈上的滑动触头下滑时,两灯均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只增大v0,两灯都变亮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共60分.请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小题评分. 10.【选做题】 A.(选修模块3-3)(30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物体温度上升,其分子的平均动能确定增大,内能也确定增大 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确定是非晶体 D.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2)(4分)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 B.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运动 C.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D.当物体温度达到0°C时,布朗运动就会停止 (3)(4分)如图甲所示,确定质量抱负气体的状态沿1→2→3→1的挨次作循环变化.若用或图像表示这一循环,乙图中表示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 P T O 1 3 2 甲 乙 A O V T 3 1 2 V T O 3 2 1 B C O p V 1 2 3 p V O 1 3 2 D 乙 (4)(6分)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试验中,选用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为a,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N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的盛水浅盘中,油酸在水面开放稳定后形成的油膜外形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L(单位:cm),油膜约占x个小格.这种估测方法是将形成的油膜视为 ▲ 油膜,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 mL,估测的分子直径为 ▲ cm.(用题中给的字母和数据表示) B A (5)(6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管内左侧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柱长为lA=40cm.现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稳定后管中左侧的水银面相对玻璃管下降了2cm,设被封闭的气体为抱负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不变,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则稳定后A端上方气柱的压强为 ▲ cmHg,气柱的长度为 ▲ cm,在这个过程中,管内气体 ▲ 热量.(填“吸取”或“放出”) p/1×105Pa T/K 300 600 4 1 0 A B C (6)(6分))在如图所示的p-T图像中,确定质量的某种抱负气体先后发生以下两种状态变化:第一次变化是从状态A到状态B,其次次变化是从状态B到状态C,且AC连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坐标原点O,已知气体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VA=3L,求: ① 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VB和状态C时的压强pC; ② 在标准状态下,1mol抱负气体的体积为V=22.4L,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NA=6×1023个/mol,试计算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注:标准状态是指温度 t =0℃,压强 p=1atm=1×105Pa B.(选修模块3-4)(30分) (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方向性好的特点 B.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变化的电场确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确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声源与观看者相对靠近时,观看者所接收的频率小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2)(4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制造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水面下的景物拍摄得更清楚,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 B.用三棱镜观看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纤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3)(4分)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分别为2 cm、1 cm B.甲、乙两个振子的频率比为1:2 C.前2秒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D.第2秒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4)(6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时,假如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l是 ▲ cm.假如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此单摆的摇摆周期T是 ▲ s.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5)(6分)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头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该列波沿x轴 ▲ 传播(填“正向”或“负向”);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 ▲ m/s;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 ▲ Hz. y/cm x/cm 0 0.2 0.4 A 10 -10 甲 乙 x/cm t/s 0 0.2 0.4 10 -10 (6)(6分)如图所示,某种透亮     材料做成的三棱镜,其横截面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及AC面上,结果全部从AB、AC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面.试求: ①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 ②这些到达BC面的光线从BC面折射而出后,假如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面的距离d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块? A B C C.(选修模块3-5)(30分) (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觉自然 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生疏到原子具有简洁的结构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试验 C.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D.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放出能量 (2)(4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最大的光是由n = 4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 = 2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从n = 2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电子动能增加 Ek/eV (3)(4分)在做光电效应的试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试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υ的关系如图所示,C、υ0为已知量.由关系图线可得 ▲ A.普朗克常量的数值 B.当入射光的频率增为2倍,电子最大初动能增为2倍 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D.阴极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光电子数 t/×100年 0 38 19 57 0.2 0.4 0.6 0.8 1.0 76 (4)(6分)现代考古中可利用的衰变规律测定古生物的年月,衰变时放出 ▲ (填粒子符号),并生成新核.如图所示为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的示意图(纵坐标表示的是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t=0时的原子数之比),则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 ▲ 年.若从某次考古时发掘出来的木材中,检测到所含的比例是正在生长的植物中的80%,则该古物距今约 ▲ 年. (5)(6分)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一种理论认为地热是镍58()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电子俘获核反应生成钴57()时产生的,则镍58发生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为 ▲ ;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则该核反应放出的核能为 ▲ ,该光子的动量为 ▲ . (6)(6分)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争辩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 ①求x、y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已知钋核的速率v=4105m/s,试写出该衰变方程,并求出α粒子的速率.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9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4分)如图所示的A、B两个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5m,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计,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大小为9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则: (1)若A、B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当物体A落地时物体B离地距离; A B C (2)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且两物体均由静止开头释放,求物体B需提前多长时间释放; (3)若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18m处A的正下方C点,并由静止释放,且AB同时释放,为了使 A在运动过程中与B相碰,则至少给A物体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12.(15分)如图所示,一匝数为N=100的矩形线圈,面积S=0.01m2,内阻不计,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设线圈经过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T,线圈通过一抱负变压器后,接一标有“6V,3W”字样的灯泡L,变压器原线圈的总匝数为n1=200匝,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副线圈的匝数为n2=20匝.当开关S拨到b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此时电路中两电表的读数; (2)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 S a b O O′ L M N D (3)若将开关S拨到a位置,并将一个抱负二极管D接到MN之间,其他条件不变,则此时线圈供应的功率为多少?(设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发生变化) 2021年7月高二期末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 2.A 3.D 4.B 5.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BD 7.BD 8.AC 9.ACD 三.简答题: 10.【选做题】 A.(选修模块3-3)(30分) (1)D (4分) (2)C(4分) (3)AD(4分,漏选给2分) (4)单分子(2分) (2分) (2分) (5) 80cmHg(2分) 38cm (2分) 放出(2分) (6)解析 ① 由题意可知VA= VC=3L (1分) 因此A到C过程可以等效为等容变化 依据 得 pC =2×105Pa (1分) 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为等温变化 依据 得 VB=1.5L (1分) ② 设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V0 依据 得 V0=2.73L (1分) 因此气体的分子数为 个 (2分) B.(选修模块3-4)(30分) (1) B(4分) (2)A (4分) (3)AD(4分,漏选给2分) (4)87.32~87.42(2分) 1.88(2分) (2分) (5)负向(2分) 0.01m/s (2分) 2.5Hz (2分) (6)解:①由于对称性,我们考虑从AB面入射的光线,这些光线在棱镜中是平行于AC面的,由对称性不难得出,光线进入AB面时的入射角α、折射角β分别为60º、30º 。 由折射定律,材料折射率. (3分) ②如图O为BC中点,在B点四周折射的光线从BC射出后与直线AO交于D,可看出只要光屏放得比D点远,则光斑会分成两块。由几何关系可得OD=。 (3分) A B C α α β β D O 所以当光屏到BC距离超过时,光斑分为两块。 C.(选修模块3-5)(30分) (1)B (4分) (2)D(4分) (3)AC(4分,漏选给2分) (4)电子(或) (2分) 5700 (2分) 1900 (2分) (5)(2分) hv(2分) (2分) (6)解:① 4x=222-206 得 x=4 (1分) 86=82+2x-y 得 y=4 (2分) ② 衰变方程为 (1分) 由 得 vα=2.18×107m/s (2分) 四.计算题: 11.(14分)解:(1)依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物体A的运动总时间为: (2分) 3s内,物体B的位移为: (2分) 故3s时刻物体B离地距离: (1分) (2)依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故物体B的运动总时间为: (2分) 物体B需提前多长时间为 (2分) (3)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36m的正下方C点,物体B落地时间为: (2分) 设A恰好能追上B的初速度为v0,依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有: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12.(15分)解析:(1)由题意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6V, 副线圈中的电流为 (1分) 由 得电压表的读数U1= 30V (2分) 由 得电流表的读数I1= 0.1A (2分) (2)由题意可知,线圈供应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30V (1分) 由 得ω=15rad/s (3分) (3)当开关S拨到a位置时,由 得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2′= 3V (1分) 通过二极管后,加到灯泡两端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其最大值为Um=3V 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1分) 小灯泡电阻为 (1分) 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2分) 所以线圈供应的功率为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