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1-.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23999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选修四人物 自学呈现模式班级: 组别: 姓名: 组评: 其次单元 第3课 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究精神,生疏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生疏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自主学习】一、北方小驹1、优越家境(1)诞生在 北方小城斯塔吉拉,常随父亲出入 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学问。(2)作为 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 素养。2、才智超群(1)17岁那年,为了寻求才智,他来到雅典的 学园学习。(2)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 ,显示出超凡的才华。(3)敬重老师,但并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 。3、思

2、想主见(1)思想: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现实的幸福。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 的存在。确定 是真实的存在,而且实人类生疏的来源,生疏产生于对 的感觉。认为 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赐予物质以确定性好现实性。(2)特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二、博学家1、争辩的爱好和范围格外广泛,因此被誉为“ ”。2、在哲学领域:确定哲学的争辩对象,提出哲学必需争辩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3、在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 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 。4、在 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5、创立了工具科学 ,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

3、分构成的简洁演绎规律,即 ,始终贯穿于其争辩、统计和思考之中。三、老师生涯1、宫廷老师: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其为其子 的私人老师。2、创立学园:公元前335年,在雅典东郊创立“ ”学园。3、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宠爱边闲逛边讲学,人称他“ ”或 。4、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 ,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5、寂然离世: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他认为 自然合理,却在遗嘱中要求解放家奴。【合作探究】关于中西方古代思想中“中庸”思想的比较:【当堂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

4、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争辩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2)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峻认真的态度争辩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争辩哲学和只争辩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久不得清静,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5、。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柏拉图材料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其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种人”分别指谁?试指出“国家”的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其次单元第三课 亚里士多德【合作探究】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动身,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见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当堂检测】1、(1)材料一争辩人本身,既提到完善的境界,也要追求现实的幸福。这一观点对柏拉图思想有继承,也有突破。材料二提出人生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材料三是他的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1)政治家应首先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当由哲学家来担当; 目标是建立抱负国 (2)“三种人”是指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三种人各司其德,各守其位 (3)敬重老师但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探究精神;亚里士多德经常把柏拉图当作批判的对象,指责其某些错误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