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1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命题人:郑晓丹校对:付延菁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灾难因素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34题。3. 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是( ) A B C D4. 图中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
2、比重大小及应实行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20 鼓舞生育 B15 实行移民政策C60 方案生育 D30 鼓舞人员出国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印度半岛境内C地中海沿岸D西欧平原6假如在该城市布局一座火电厂,从环境疼惜的角度考虑应当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部 B东南部C西部 D东北部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力气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当线变成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8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缘由是( )城区用地紧急,地租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为
3、了缓解城区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人口向郊区迁移A B C D9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缘由是( )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市中心交通拥堵 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市中心人口削减A BC D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 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 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C. 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 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11城市化过程必定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削减 C环境污
4、染日益加重 D经济进展趋缓右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1213题。12.该城市方案在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处建机修厂 B处建水泥厂 C处建电视机装配厂 D处建化工厂13.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进展方向合理的是( )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进展相关加工工业 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进展在城市近郊重点进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进展粮棉基地 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乐观进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A B C D14.兰州地区种植白兰瓜时在原有土地上增
5、铺沙砾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质量增大土壤的日温差土壤的昼夜温差会变小土壤的养分削减,使白兰瓜产量削减A. B. C. D.15打算下列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海南省的水稻种植业一年三熟 河套平原的小麦种植业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业 北京郊区的三元乳品业A热量 土壤 地形 政策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C地形 政策 土壤 科技D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读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1617题。16.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
6、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17.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A甲宁夏的毛纺织B乙印刷厂 C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丁精密仪表厂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月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月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富强,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秀丽的地区。据此完成1819题。18.鲁尔区衰退的主要缘由是(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煤炭过剩,用地紧急A B C D19.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开拓市场 进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拓展
7、交通,完善交通网,进展科技,美化环境 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A B C D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消遣、供应旅游服务的功能。据此回答2021题。20.进展观光农业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充分的客源市场 国家的优待政策 便捷的交通 丰富的劳动力A B C D21.目前在我国农村进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是( )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范围,调整产业结构 避开环境污染,进展生态农业 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扩大市场范围 加强城乡沟通,促进科技兴农A B C D22.近年来,上海市郊鲜花种植业的规模和品种有了长足的进展,一些外省市甚至
8、国外的花卉也进入了上海。导致这种局面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素养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转变C市场需求的增加 D土地价格的上涨23.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在西安投资电子装配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 B.劳动力 C.市场D.交通运输24.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进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 培育良种牛 开拓更大的牧场 充分利用河流运输 种植饲料作物A. B. C. D. 25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峻,这主要是由于( )A城市上空尘埃多,尘埃作为分散核,使城市的降雨增多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C0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
9、大量粉尘、S0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26.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协作条件好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D.松嫩平原的温存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2022年9月7日11时19分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据此回答27题。27人们在第一时间快速把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状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GIS
10、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829题。2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9.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猜想洪涝灾难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猜想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和社会经济进展过程的捕获、监测、描述、表达的力气快速提高,为生产的进展供应了牢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30题。30下面关于全球定位系
11、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 B.合理支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1.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_ _图。(1(2)在图中乙地修建一座自来水厂是否合理?简述理由。(2分)(3) 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会选择那块地块?简述理由。(4分)(4) 该市方案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电子仪器厂,你认为最合适的厂址应位于_处,新建电子仪器厂工厂能给该城市带来什么好处?(3分) 2. 读美国
12、商品谷物农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图中阴影区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种植的作物是_和_。(2分)(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_;_;_。(3分)(3)本区种植小麦有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分)(4) 本区进展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3分)3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4分)(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4分)(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削减、 、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
13、问题。(6分)(4) 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当实行哪些整治措施?(6分) 20222021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答案1-5 BCBAA6-10 DCBDC11-15 AABAD16-20BABCC21-25ACBCD26-30 DCACD综合题1.(1)乙(2分)(2) 不合理; 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乙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水受城市用水污染,水质较差。(4分)(3) 选d地 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环境秀丽;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大气环境较好;噪音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任选两点)(4分)(4) 丁 可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可取得经济效益,有利于该镇城市化的进展;可促进该城市
14、产业结构的调整(4分)2.(1)玉米 小麦 (2分)(2)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 (3分)(3)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存;降水丰富(3分)四选三(4)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宽敞;交通运输便利(6分)五选三3.(1) 商品谷物农业(2分) 玉米或小麦(2分)(2)土壤肥沃(2分); 土地资源丰富(2分)(3)湿地削减(2分) 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地退化)(2分) 水体污染(2分) (4)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矿物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乐观进展耗能少、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将耗能多的产业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加强技术革新,关停并转大气污染严峻的企业,以削减废气排放;植树造林,提高植被掩盖率,净化空气;健全大气疼惜的环境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大气环境疼惜宣扬,提倡公众参与,建设节省型社会等。(任答两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