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激素的分泌量会因体外和体内某些条件的转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右图不能表示下列哪组关系(前者对应条件变化,后者对应激素分泌量变化)
( )
A.血钠上升,醛固酮的分泌
B.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气温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血糖上升,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所以当血钠含量增加后,醛固酮分泌应当削减;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尿量削减,所以夏天时往往尿较少,冬天时较多;气温降低,受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把握,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速度,增加产热量;血糖上升,胰岛素含量肯定上升,胰岛素是惟一降血糖的激素。
答案:A
2.人在高温作业或猛烈运动后要喝些淡盐水;患急性肠胃炎要准时注射生理盐水;常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相关理由不正确的是 ( )
A.维持水代谢平衡
B.降温消毒
C.维持盐代谢平衡
D.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解析:高温作业或猛烈运动后由于随汗液流失过多的水和Na+,为补充水、Na+,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应喝些淡盐水;患急性肠胃炎要准时注射生理盐水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因炎症使水随消化道流失较多;而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主要是因0.9%的盐水为组织细胞的等渗溶液,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并有清洁作用。
答案:B
3.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缘由是 ( )
A.血浆CO2浓度上升 B.血浆乳酸浓度上升
C.血浆渗透压上升 D.血糖浓度上升
解析:人长时间运动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C
4.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解析:纵轴体现的是尿液生成速率的变化,而不是生成量的变化,因此,饮清水和生理盐水在3 h后,两曲线有可能交叉或重叠。
答案:D
5.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打算性的作用
C.人体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取,主要排出途径是皮肤
D.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削减
解析: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既有神经调整(人体产生渴觉,摄入肯定量的水),也有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调整;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到打算性作用的离子是K+;人体Na+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A
6.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峻脱水,使血钾上升,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此时血液中
(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削减
B.抗利尿激素浓度削减,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削减,醛固酮浓度削减
解析: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峻脱水,使血钾上升,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此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答案:C
7.(2022·南京高二统考)下图所示为水平衡调整机理,请据图推断甲、乙、丙依次是
(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解析:血浆渗透压增高后,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增加水的重吸取,以降低渗透压,而渴觉的产生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
答案:C
8.(2011·北京高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A.上升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削减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因吸水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达到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
答案:A
9.流行于夏季的霍乱传染病,发病急骤,先泻后吐,呈喷射性呕吐,早期无腹痛,体温不高。除对患者赐予相应药物治疗外,还应特殊留意赐予补充 ( )
A.水和K+ B.水
C.水和Na+ D.水和Na+、K+
解析: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猛烈运动或患某些疾病导致猛烈呕吐、严峻腹泻时,就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假如不准时补充水和Na+,就会导致机体消灭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此时应当准时补充生理盐水,这样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答案:C
10.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比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消灭尿量削减的试验动物是 ( )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解析:摄入食盐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取量增加,产生的尿液量削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0分)下图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取、分泌和排出途径。
(1)依据图中的a、b、c、d、e、f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a过程中的水是在__________(细胞器)中产生的。
②b过程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③c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④d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排出的。
⑤e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的。
⑥f(肾小管中的水分)过程中的水分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的。
(2)简答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下列问题: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胃肠道上皮细胞吸取水分的方式是简洁集中;消化道中水分主要来自食物、饮料,细胞外核中的水分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是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体外的;泌尿系统以重吸取的方式对水进行大量回收。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最主要的就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答案:(1)①线粒体 ②简洁集中(或渗透) ③消化液 ④水蒸气 ⑤汗液 ⑥重吸取 (2)①水是生物体(或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②生物体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12.(8分)(2022·连云港高二统考)观看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________促进②③对水分的________作用,调整水平衡,这样的调整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过少,此时,尿液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
(3)下丘脑除了在水平衡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调整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抗利尿激素 重吸取 激素调整和神经调整 (2)盐分丢失过多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下降 (3)血糖平衡、体温(答出一个即可)
13.(12分)右图是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整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①~⑤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缘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由________和________调整。
(3)严峻腹泻时会导致__________,此时应准时补充__________。
解析: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整,需要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共同作用。
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整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增加,削减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相反,当人因饮水过多或是盐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就会削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脏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严峻腹泻时既丢失水,又丢失Na+、K+等无机盐离子,并使胃肠道对水、无机盐的吸取功能减弱,最终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因此,严峻腹泻时应准时补充生理盐水,调整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1)①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下丘脑神经细胞 ③抗利尿激素 ④肾小管、集合管 ⑤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2)饮水量增加 盐分丢失量过多 神经系统 体液 (3)⑤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生理盐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