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
1.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夫经济。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等特点。
2.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带有闭塞性、迟滞性。
3.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衡量商品经济进展的指数主要看产品、市场、商人、货币、城市等方面。商品经济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近代社会区分于古代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理性思考]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在本专题学习中确定要把握各自的基本内涵。对内涵的把握要留意从其基本特点、产生时期和性质等角度进行。另外要留意,小农经济侧重家庭为单位,自然经济侧重“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侧重于市场的联系性。
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
2.土地制度:地主土地全部制、小农土地全部制、封建国家土地全部制等多种形式并存。
3.经济重心:经受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空间格局不断变化。
4.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进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6.经济政策: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接受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
[理性思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商业都是农业经济的补充。小农经济形态下的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的显著特征,手工业技艺水平超群,长期领先于世界。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而进展相对缓慢,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进一步阻碍了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