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每课一练: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2202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每课一练: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每课一练: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3.5 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德国为苏德战斗做的细心预备的是(  ) A.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形成 B.攻占南斯拉夫和希腊 C.拉拢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D.建立“东方战线”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各个历史大事的基本内容。“东方战线”是在欧洲战斗爆发后,苏联为了改善战略地位,把自己的疆界向西移动了150~400千米而建立的,它不属于德国的细心预备。 答案:D 2.(2022·大纲全国高考)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A.情愿担当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期望尽快开拓其次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解析:材料中的“地狱”“恶魔”指苏联这一社会主义国家,情愿在下院为其说好话,说明丘吉尔表示支持苏联,他是站在与希特勒相敌对的立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A、B、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为C项。 答案:C 3.标志着其次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大事是(  )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即“不列颠之战” 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斗爆发 D.日本偷袭珍宝港,太平洋战斗爆发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太平洋战斗的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选D。 答案:D 4.日本偷袭珍宝港对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 ①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心情 ②使其次次世界大战渐渐达到最大规模 ③使其次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斗 ④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珍宝港大事发生后,美国对日宣战。接着,中国等20多个国家对日本宣战,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等也向美英宣战。至此,其次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斗。严峻的形势使反法西斯力气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A 5.(2022·天津高考)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方法回避危急或对危急的可怕”,“必需成为民主国家宏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40年”“必需成为民主国家宏大兵工厂”可知,美国预备从军事上为遭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供应救济,为此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因此答案选B。 答案:B 6.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缘由是(  ) A.苏德战斗和太平洋战斗的爆发 B.美国转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冲突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斗的反法西斯性质 解析:美国态度的转变顺应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愿望;苏德战斗和太平洋战斗的爆发是苏联、美国与法西斯国家冲突激化的必定结果,进一步激起了两国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其次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斗。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7题8分,第8题12分,共20分) 7.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看下列关于二战时期的漫画,回答问题。 图1:大象在天空中飞行——《慕尼黑协定》换来的和平。 图2:笑里藏刀——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拥抱。 图3:自由女神将象征世界自由的火炬交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英美两国去传承并维护世界自由。 (1)图1、2分别讽刺了什么外交政策和大事?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大事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 (2)图3主要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中主要大国政治立场的变化。第(1)问,需要认真理解两幅漫画的含义,再结合所学学问进行解答;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 答案:(1)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害条约》签订。内在联系:《慕尼黑协定》严峻减弱苏联对英法的信任,苏联因此签署《苏德互不侵害条约》以求自保。 (2)现象:美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影响:壮大反法西斯力气,从根本上扭转国际力气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基础。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统猛烈要求国会特殊会议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禁运条款的制订不单是完全转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斗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由于任何将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选购的权利而受到减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头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气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款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贵重的,由于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需鼓舞这种生产。 ……假如你借出肯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假如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假如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假如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罗斯福选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见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主见的异同。(4分)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4分) 解析:第(1)问,可从禁运条款对美国传统政策的影响入手解答。第(2)问,“相同点”可从废除禁运条款对美国的影响、对海军强国的态度等方面分析;说明“不同点”时可从材料二着手分析,如接受租借的方法、明确强调大不列颠即英国的订货对美国的利处等。第(3)问,首先要留意从时间上进行推断,其国际背景主要包括二战的爆发、德国对西欧的进攻、法西斯德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威逼等。 答案:(1)禁运转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 (2)相同:认为应当取消禁运、接受订货;支持英国。 不同:在武器等物资的输出上,由废除禁运到接受租借的方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隐晦到公开。 (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逼日益加剧;1939年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