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凤阳县明皇陵景区将举办华夏朱氏源流争辩成立大会和冬至日祭祀活动,有来自湖南、浙江、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云南等省的150多位朱氏后裔、明史争辩学者,齐聚明皇陵祭祀、探讨朱氏宗亲源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与此有关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丞相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宗法制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推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 )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制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
2、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成天无所事事4、“先生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心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支配,稳定统治秩序5、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毁灭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峻破
3、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进展6、下列对鲁国宗法等级关系的排列,正确的是( )A.天子诸侯士卿大夫 B.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诸侯卿大夫士 D.卿大夫士诸侯7、明朝一位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秦始皇创立的“世界”不包括(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C、统一了文字 D、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制度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期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见 ( )A、反对郡县制B、主见
4、郡县制C、反对中心集权D、主见中心集权9、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0、宰相,又称丞相,相国,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对于国家来说是格外重要的,但是有的王朝却不设宰相,下列王朝不曾设置宰相的是( ) A宋 B元 C明 D清11、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12、以下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5、A、秦朝中心设置的“三公”是通过分科考试方法选拔的B、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C、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高考资源网D、科举制度形成于隋炀帝时期,其开头设立进士科1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它主见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心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权不应实行专制统治14、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高校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
6、迥乎异矣。”殿阁高校士与宰相“异”主要表现在 ( )A、殿阁高校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高校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高校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当殿阁高校士的人没有办事力气15、某高校历史系教授在招考争辩生的试卷中,有这么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同学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状况的是 ( )A、丞相制度放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定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大事发生的先后挨次是 废中书省 设置南书房设置军机处设置内阁( A B C D1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
7、宫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心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8、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当是指 ( )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19、下列中心官制形成的先后挨次是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 ) A B C D 20、中枢机构中毁灭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 ( )A皇太极继位后 B康熙亲政后C乾隆在位时 D雍正继位后21、长沙屈贾二公祠对联:“亲不负楚,疏不
8、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为史”是说贾谊治国策可以称为“史”。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见后来进展成为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削藩政策22、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D明朝在各省设“三司2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9、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2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进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重要缘由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心对地方的把握A. B. C. D.25、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进展的趋势是皇权渐渐加强 , 相权渐渐减弱中心权力渐渐加强 , 地方权力渐渐减弱政府职能部门权力渐渐加强 , 宦官权力渐渐减弱内阁权力渐渐加强 , 六部权力渐渐减弱 ( )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25、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相权变化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化的总体趋势。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殊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4分)(4)假如你是皇
11、帝,你会接受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请简要说明理由(11)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 尚书 中书省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摘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
12、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1-5BABDC 6-10CAADD11-15CAACB16-20CDDCB21-25CDCBB 考生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 内不要答一、选择题26、(1)史实: 秦朝 初设丞相,挂念皇帝处理政事,是百官之首;(2分) 唐朝 创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13、长官都是丞相,皇权得到加强;(4分) 北宋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5分)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皇权空前加强。(2分)(2)总体趋势:相权越来越被减弱,最终被废除,皇帝权力不断加强。(4分)27、(1)察举制 (2分)(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4分)(3)科举制 隋(或隋唐)(4分)(4)科举制(2分)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2分 ),扩大官吏来源(2分),提高官员文化素养(2分)。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世族手里集中到了中心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28、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门下省负责审议。(4分)2、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宽广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分)3、职能:是快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时代特征:反映了明清时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