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秋备课】高中历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3.9-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1501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备课】高中历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3.9-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秋备课】高中历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3.9-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3.9 辉煌绚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历史史实: 阅读理解概念:屈原、 理解记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典型代表作品及作者。 历史解释: 感悟唐诗所体现的“盛唐气象”;结合唐代书法、绘画艺术,探讨不同艺术对时代特征的理解演绎。 探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进展性选择: 以柳永生平为例,探讨宋代对文人“义与利”的社会态度。 以明清小说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学问,分析其富强的缘由,探讨文学作品的市场化、世俗化倾向。 课程学习提纲: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①。 这是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断竹、就是砍伐产子;续竹、制造弹弓的意思;飞土,射出弹丸;逐肉,是说射鸟兽。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后来,从这类原始歌谣中渐渐进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内容:《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⑴春秋末年,中国毁灭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⑵《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资料回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二)楚辞: 1、创始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2、体裁: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3、特点:楚辞接受楚国方言,句式机敏,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惊异,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宠爱。 历史纵横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他曾在楚国做官。建议楚怀王革新政治, 遭到守旧贵族的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悲惯无望,投汨罗江而死。传奇这一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棕子,以纪念屈原。 学思之窗 《诗经》的诗,均可配乐而歌,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族的歌;楚辞的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族的歌。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假如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案提示:有多方面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三)汉赋: 1、文体: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制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2、特点: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四)唐朝:诗歌的进展进入黄金时期。 1、缘由:⑴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进展预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⑵南北、中外的文化沟通也供应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⑶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进展。 2、概况: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⑴初唐(618~713年):出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⑵盛唐(713~766年):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丽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进展富强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⑶中唐(766~835年):白居易,主见“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涛。 ⑷晚唐(836~906年):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心情。杜牧在诗中布满了忧国忧民的心情,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纵横 李白,字太白,性格豪放,是一位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吵闹地追求光明和抱负,尽情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笔势机敏强健,布满大胆的夸张和惊异的想象。“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他曾游历很多地方.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佳作。 杜甫,字子美,自幼好学,学问渊博。与李白相遇后,结为知交。杜甫具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廷的腐败,怜悯人民的疾苦。杜甫是一位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他用诗歌深刻地反映这个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布满忧国忧民的酷热之情,诗风王肤浅,语言凝重精练,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1、缘由::⑴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富强,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⑵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消遣生活。 ⑶两宋社会冲突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形成:唐代毁灭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至今的宋词仍有两万多首。 3、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4、代表作:⑴出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 ⑵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子堆雪”,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历史纵横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中后期登上词坛。他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开创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都纳入词的抒写范围。他以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丽的景物,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 历史纵横 辛弃疾是南宋卓越的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为主,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他的婉约词也很精彩。 (二)元曲 1、缘由:⑴城市经济富强,使文化艺术得到进展。 ⑵元代以前的戏曲已有相当进展,为元曲形成奠定了基础。 ⑶汉族文人在元朝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有一大批献身戏剧事业的下层学问分子,地位低下,接近人民,了解社会,不因高官厚禄,以笔墨来揭示社会现实鞭挞黑暗,讴歌进步和正义。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人生的失意和抱负的幻灭让他们无奈地自嘲:“争名利何年是彻”,“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⑷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凄惨患病也经常被生活于社会下层的丈人们诉诸笔端:“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盛,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健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面对此情此景,元曲大家张养浩慨然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 ⑸元统治者大多宠爱元曲。 2、形成:⑴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具,更为生动活泼。 ⑵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富强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3、代表: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一)兴起:魏晋南北朝,毁灭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二)进展:1、唐朝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2、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富强: 1、缘由:⑴明朝中期商品经济进一步进展,毁灭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供应了丰富素材。城市的兴起,市民文学蓬勃进展。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进展的阶段。 ⑵明清封建文化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不少封建文人不敢过问政治,一些饱学之士致力于文学创作;一些对于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不满或苦于科举熬煎的文人,通过小说发泻自己内心不满,揭露腐朽的封建制度。这也是明清小说不仅艺术性高而且思想性强的主要缘由。 2、代表作: 《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描写古人智谋和浩大战斗场面为突出特色。 《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夫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颜色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言“假”实“真”,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林外史》——以揭露科举制度腐朽为主。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以写花妖鬼狐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历史纵横 《红楼梦》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这部小说第一回点明全书写的是一块石头的经受,所以原名为《石头记》。《红搂梦》问世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众多的读者。1842年,就有了英译本。对《红楼梦》的争辩,已成为一门特地学问,即“红学”。 本课要旨 ●《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唐朝开放的社会和富强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富强供应了肥沃的土壤。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答案提示:词曲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的缘由有: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富强,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消遣生活,能够唱歌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加上宋元时期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学习延长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查阅辛弃疾生平事迹,谈谈这首词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状况。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金与南宋的战斗不断,一些有骨气的士大夫格外渴望收复丢失的中原故地,这首词就反映了这种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