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章-章末检测-.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1500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章-章末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章-章末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章末检测 第四章 力与运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在肯定拉力作用下,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没有这个拉力,小车就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缘由 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 C.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都会向前倾倒 D.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简洁转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原因 2.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头在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假如要使物体的速度变为2v,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水平恒力增加到2F,其他条件不变 B.将物体质量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 C.物体质量不变,水平恒力和作用时间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D.将时间增加到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 3.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头作用的瞬间,物体(  ) A.马上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旧为零 B.马上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 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D.马上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旧为零 4.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m(g+a) B.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a) D.此人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a) 5. 图1 在小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试验表明,当小球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1所示.若在小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小车的运动状况和物体M的受力状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肯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小车肯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肯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处,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6.穿梭机是一种玩耍项目,可以熬炼人的胆识和意志.人坐在穿梭机上,在穿梭机加速下降的阶段(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处于超重状态 B.人处于的失重状态 C.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行能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加速度肯定不为零 8.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竖直落下,假如在此过程中子弹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子弹的速率大小成正比,则(  ) A.子弹刚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C.子弹在落地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D.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9. 图2 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2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向左运动,F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F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FN不行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FT不行能为零 10. 图3 如图3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试验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线,由图分析可知(  ) A.两地重力加速度是gA>gB B.mA<mB C.两地重力加速度是gA=gB D.mA>mB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8分) 图4 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μ,如图4所示,物块m与斜面AB和平面BD都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斜面长为L1,A点距平面高为h,BD是一足够长的平面,现让m从A处由静止开头滑下,达到B点后顺当进入水平面,最终停止在水平面上,经多次试验,测出物块m静止点的平均位置在C处,并测得BC=L2,通过以上数据可求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图5 12.(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验中,接受如图5所示的试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试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肯定,转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接受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简洁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当作a与______的图象. 图6 (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试验,画出了各得意到的a-图线如图6所示,两个同学做试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13.(10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 试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将来的某天你乘坐“神舟”n号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的25 s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试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 (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 14.(10分)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头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s=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图7 15.(12分)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m=2 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推力F=10 N的作用,从静止开头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问: (1)物体10 s末的速度是多大?物体10 s内的位移是多少? (2)若10 s末撤去推力,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是多少? 图8 16.(12分)物体静止在一水平面上,它的质量为m,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8所示. (1)依据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m.王敏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 N时,物体的加速度a=4 m/s2,依据牛顿其次定律F=ma,求得质量m=3 kg. 请推断王敏同学的分析过程是否正确,并分析缘由;若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结果. (2)依据图象计算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g=10 m/s2) 第四章 力与运动 1.D 2.D 3.A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缘由,力与加速度瞬时对应,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所以选项A正确.] 4.A 5.C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但小车的初速度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所以小车的具体运动状况不能确定;M和小球、小车都保持相对静止,也有向右的加速度,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物体M肯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6.B [穿梭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7.CD [本题考查物体所受的合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同时理解把握牛顿其次定律F=ma.当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加速度肯定不为零;但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可能为零,所以选项D是对的,A是错的.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但不肯定是速度的方向(运动的方向),合力与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C是对的.] 8.AC [子弹上升时加速度大于g,在最高点的加速度等于g;在下降时加速度小于g;其中刚射出时阻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落地时向上阻力最大,合力最小,加速度值最小.] 9.AB [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对小球受力分析,当FN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加速度向右,故小车可以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A对、C错;当FT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左,加速度向左,故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B对,D错.] 10.BC 11. 12.(1)M≫m (2) (3)拉力F 解析 (1)只有M与m满足M≫m才能使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由于a∝,所以a-图象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处理数据时,常作出a与的图象. (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相等时,由图象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F大(或乙中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大). 13.(1)9.6 m/s2 (2)3 000 m 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的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mg-f=ma 又f=0.04mg 即mg-0.04mg=ma 解得a=9.6 m/s2 (2)由s=at2得 s=×9.6×252 m=3 000 m. 14.(1)80 N (2)0.12 解析 (1)由位移公式s=at2 沿斜面方向,由牛顿其次定律得:mgsin θ-f=ma, 联立并代入数值后,得 f=m(gsin θ-)=80 N (2)在垂直斜面方向上, FN-mgcos θ=0, 又f=μFN 联立并代入数值后,得 μ===0.12. 15.(1)7.5 m/s 37.5 m (2)48.75 m 解析 (1)物体在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设加速度为a1 Fcos 37°-f=ma1, FN-Fsin 37°=mg, f=μFN,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a1=0.75 m/s2. 此时速度v=a1t=0.75×10 m/s=7.5 m/s, 加速位移s1=a1t2=×0.75×100 m=37.5 m. (2)F撤去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2, μmg=ma2,a2=μg=2.5 m/s2, 减速位移s2== m=11.25 m, 所以总位移s=s1+s2=48.75 m. 16.(1)见解析 (2)0.2 解析 (1)王敏同学的分析和解答是错误的,王敏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 正确的求解过程是: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12 N时,物体的加速度a=4 m/s2,摩擦力的大小f=4 N, 由牛顿其次定律F合=ma, 得m== kg=2 kg (2)由于f=4 N,f=μFN,FN=mg=20 N. 所以μ==0.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