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在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 D.聚乙烯
答案 D
解析 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是自然 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不属于低碳经济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火力发电
C.推广节能灯 D.进展核电
答案 B
解析 由于火力发电耗用大量的煤,产生CO2,故不属于低碳经济。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肯定是有机化合物
C.全部的有机化合物都很简洁燃烧
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缘由之一
答案 D
解析 有些含碳的化合物性质与无机物相像,属于无机物,如CO2、CaCO3等,A项错;Br2、I2等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它们属于无机物,B项错;CCl4是有机物,不易燃烧,C项错。
4.下列球棍模型表示的各烷烃分子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依据各球棍模型可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最简洁的烃,其含碳量最高
B.烷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烯烃的分子组成中,碳与氢的质量比固定不变,烯烃的通式为CnH2n(n≥2)
D.酶属于糖类,在肯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甲烷是最简洁的烃,也是含氢量最高、含碳量最低的烃,A项错;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燃烧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由此看出产物中n(H2O)比n(CO2)大,B项错;烯烃的通式为CnH2n,C与H原子个数比为1:2是定值,C项正确;酶属于蛋白质,D项错。
6.下列物质鉴别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乙酸用CaCO3固体
B.乙烷和乙烯用NaOH溶液
C.苯、CCl4和甲酸用水
D.乙烯与乙烷用溴水
答案 B
解析 A项乙酸与CaCO3固体反应产生气体,而乙醇与CaCO3不反应,可以用CaCO3鉴别二者;B项乙烷和乙烯均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二者;C项苯、CCl4与水不互溶,分层,苯在上层,CCl4在下层,而甲酸与水互溶不分层,可用水鉴别三者;C项乙烯可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可用溴水鉴别二者。
7.常温下,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要氧气5 mol,则x与y之和可能是( )
A.x+y=5 B.x+y=7
C.x+y=11 D.x+y=13
答案 C
解析 由烃的燃烧方程式CxHy的燃烧方程式CxHy+O2xCO2+H2O
可知x+=5,由于烃为气态烃可知x≤4,进行争辩:
当x=1时,y=16,x+y=17,无对应选项,舍去;
当x=2时,y=12,不存在此种烃,舍去;
当x=3时,y=8该烃为C3H8且x+y=11因此C选项正确;
当x=4时,y=4,x+y=8,无对应选项,舍去。
8.近两年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肯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肯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苹果酸在肯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1 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2CO3
答案 D
解析 苹果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不但可以与醇或酸发生酯化反应,自身与自身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有分子间脱水也有分子内脱水两种可能状况,α位碳原子上有一个羟基,也有一个氢原子,可发生催化氧化;与其相邻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苹果酸中的羟基不能与Na2CO3反应,1 mol苹果酸最多消耗1 mol Na2CO3,故D项错。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纤维素在稀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
D.淀粉在肯定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 B
解析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
10.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对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至少有1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答案 B
解析 生疏各类简洁有机物的空间构型是解题关键。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肯定共平面,2个苯环之间靠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两个苯环上全部碳原子不肯定共面,但对角线上的4个碳原子肯定共线,因此该分子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该烃含有两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
11.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答案 A
解析 Na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不与羟基反应。因此,能使生成的CO2与H2的量相等的只有A项。
12.某烃的衍生物分子式可写成(CH2)m(CO2)n(H2O)m,当它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1,则m、n的比值为( )
A.1:1 B.2:3
C.1:2 D.2:1
答案 D
解析 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为1.5m mol,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m+n)mol,则有1.5 m=m+n,=2:1。
13.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项中两物质互为同系物;B项中正戊烷、新戊烷分子式均为C5H1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中两物质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中淀粉、纤维素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4.下列养分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答案 B
解析 人体内不含使纤维素水解的酶,故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得到葡萄糖。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全部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答案 B
16.聚异丁烯是生产汽油清洁剂的中间产物。下列关于聚异丁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聚异丁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B.聚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n
C.聚异丁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D.聚异丁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D
解析 聚异丁烯分子结构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现有A、B、C三种烃,其球棍模型如下图:
(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该烃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状况、等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该烃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
答案 (1)A CH4+2O2CO2+2H2O
解析 由图知A为CH4,B为CH2===CH2,C为CH3CH3。
(1)设烃的通式为CxHy,当“”比值越大,等质量的烃燃烧时,消耗O2的量越多,则以上三种烃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CH4。
(2)相同状况、等体积的三种烃肯定等物质的量,等物质的量的烃消耗O2的多少取决于(x+)的大小,则耗O2最多的是CH3CH3。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CO2最多的,应是含碳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烃,生成H2O最多的应是含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烃。
18.(12分)如图甲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快速试验装置。试验前先将铜丝1处理成下端弯曲的小圆环,并用铁锤击成带小孔的小匙,将铜丝2一端弯曲成螺旋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Ⅰ中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铜丝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验现象: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处理铜丝1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处理铜丝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把图甲改成图乙,容器内加入有特殊香味的液体X,稍加热,铜丝的操作方法同铜丝2。若发觉铜丝持续反复由黑变红,则液体可能是________,其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答案 (1)盐酸或稀硫酸 (2)在Ⅰ中开头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快速伸入Ⅱ中
(3)Zn粒不断溶解,小匙下部及Zn粒表面均有大量气泡产生 红热的铜丝由黑色变成紫红色
(4)形成铜锌原电池,产生H2的速率快,试验完毕时可将铜丝向上提起,反应随即停止,类似于“启普发生器”原理 铜丝2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保持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氧化铜在空气中持续快速地被还原 (5)乙醇(或其他醇) 羟基
解析 该题综合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和乙醇催化氧化两个试验。还原氧化铜的试验关键是温度的保持,绕成螺旋状明显是为了保持较高的温度。
19.(7分)现有7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试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
试验步骤和方法
试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少量C、D、E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加热前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加热后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答案 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解析 由①可推知,F、G为蔗糖溶液或葡萄糖溶液;由②可推知,C、D、E为苯、乙酸乙酯或油脂;由③可推知,B为乙酸,F为葡萄糖溶液,则G为蔗糖溶液;由④可推知,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油脂,A为乙醇。
20.(15分)A和甲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C的分子式为________;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B+D―→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G―→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①⑥ ④⑤ (3)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或增加乙酸、乙醇的浓度 Na2CO3溶液
(4)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nCH2=CH2CH2—CH2
解析 由题意A是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且A为气态烃,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可推出A为乙烯,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B和D反应生成的G为乙酸乙酯,G碱性水解生成的E为乙酸钠。
21.(6分)某有机物A化学式为CxHyOz,15 g A完全燃烧可生成22 g CO2和9 g H2O。试求:
(1)该有机物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和Na2CO3混合有气体放出,A和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分子结构中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2O (2)CH3COOH
(3)CH2OH(CHOH)4CHO
解析 (1)该有机物含碳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氢的物质的量为×2=1 mol,含氧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C、H、O个数比为0.510.5=121,最简式为CH2O。
(2)设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H2O)n,依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求出n=2,其分子式为C2H4O2,又因其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可推出A为CH3COOH。
(3)A分子结构有6个碳原子,其分子式为C6H12O6,依据其所含官能团,可得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