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保温滚动练1-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1395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保温滚动练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保温滚动练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滚动练1 基础学问+语用+诗歌鉴赏 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罢黜 健壮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 B.饴糖 怠慢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 C.揣测 湍急 惴惴担忧 气喘吁吁 D.揶揄 逾期 瑕不掩瑜 不行理喻 答案 C [C项,chuǎi,tuān,zhuì,chuǎn;A项,chù,zhuó,duō,chù;B项,yí,dài,yí,dài;D项,yú,yú,yú,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吝惜 踯躅 鞭挞 虎据龙盘 B.紊乱 窸窣 笙箫 鲈鱼堪脍 C.熏陶 殒落 审慎 繁文缛节 D.歼灭 绯红 修葺 倍尝艰辛 答案 B [A项,据—踞;C项,殒—陨;D项,倍—备。]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贺岁片《人再囧途——泰囧》自热映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追捧,票房________火爆,有望在本周突破十二个亿。 ②假如把城镇化作为中国将来的进展突破口,作为提升中国人收入的________点,那么,这种城镇化肯定是以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为特点。 ③________的散文风格,表明我国的文学已经开头消灭富强的局面。 A.持续 着力 万紫千红 B.连续 着力 万紫千红 C.连续 着眼 姹紫嫣红 D.持续 着眼 姹紫嫣红 答案 A [持续:连续不断;连续:多指活动不间断,延长下去。着力:使力气,用力,致力;着眼:从某方面观看、考虑。“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都有形容鲜花颜色丰富、秀丽的意思;但“万紫千红”还比方事物丰富多彩或富强兴盛,“姹紫嫣红”则无此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学校进入高中,同学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B.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一日千里,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C.一向关怀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依据地人民的生活困难拮据,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 D.暴风来临时,肯定要关闭驾驶室门窗,由于此时正是司机用眼睛观看交通动态的时候,假如此时眼睛被沙尘遮住看不清前方路况,可谓临深履薄。 答案 C [C项,得鱼忘筌:比方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A项,贬词褒用。例行公事:是依据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B项,望文生义。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D项,对象误用。临深履薄:比方谨慎戒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海热带低压昨晚23时加强为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韦森特”。估计,“韦森特”将以每小时10~15千米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B.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假如你总是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难免不会患病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逆境。 C.“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这曾是松下电器盛世时的写照。但近期以来,这个曾经不行一世的电器王国,患病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D.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是美国的4倍。外媒称,这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生活方式和养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体重超标以及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 C [A项,成分赘余,把“时速”改成“速度”,或把“每小时”去掉。B项,不合规律,否定失当,把“难免不会患病”中的“不”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造成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种迹象表明,我离家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有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期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答案 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力量。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好像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全都,应在一起;④句由实到虚,由期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7.请认真观看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简要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面上有一桌丰富的宴席,中间是一整只骆驼,桌旁一个领导正交代下级要用骆驼回请曾用一头牛款待他们的人。 (2)讽刺了攀比、铺张的不良社会风气。 8.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画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读哲学使人深刻,读历史使人睿智,读诗歌使人灵透。你看:一篇《祸兮福兮》给了我们一把利剑,劈开纷繁的世界,让人将利弊得失看得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书呈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之美,更有隐在其后、超越其上的一种大美情怀。 答案 一篇《鸿门宴》给了我们一盏明灯,照彻厚重的历史,让人将兴衰更替看得透彻 一篇《归园田居》给了我们一泓清泉,涤荡浮躁的心灵 让人将名利荣辱看得明白 三、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①,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 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季节暗香来梦里。 【注】 ①林和靖:林逋,北宋诗人,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一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力量。解答此题,先分别解释两者所写的梅花的特点,再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答案 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懊悔和林和靖相识,以至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瑕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宠爱和蜜蜂蝴蝶玩耍。二者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孤独     、不事张扬的特点。 1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 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支配句法已难寻。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分别找出两首诗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秦观的《春日》,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诗人捕获到春雨“万丝”的特征,聚焦于庭院一角,描绘出一幅春雨过后晴春晓日的精致画面,通过对偶、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诗歌缘情写景,曲折隐晦地体现了诗人因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②陈与义的《春日》,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盛。将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 1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①新草绿,幕府②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蔡洲:金陵长江段江心的沙洲。②幕府:指金陵门户的幕府山。 有人说此诗颈联和尾联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并借古讽今,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力量。解答此题时,从题干中的“借古讽今”便能看出题意。 答案 颈联以精练的语言提示了六朝兴亡的隐秘,并警示当世,江山社稷的存亡在德不在险。尾联借《后庭花》这一亡国之音的不祥征兆,讽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企图依托山河险固,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的现实。这两联通过谈论和感慨,借古讽今,警醒唐代统治者不要步六朝灭亡的后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