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二十四)一、选择题1下面两图分别是喀麦隆和纳米比亚发行的邮票。导致两图中所反映重大历史大事毁灭的主要缘由是()A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B美国实行了乐观主动的政策C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D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解析:两个大事发生的最主要条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的成就和外交局面的逐步打开,即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加、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答案:D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转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转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毁灭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D中苏关系缓和解析:改善中美关系是
2、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来看,正是由于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所以不得不调整和中国的关系,牵制苏联,故答案为B。答案:B3对于下面这幅漫画的说法最精确的是()A中美两国人民都宠爱乒乓球运动B“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C两国建交,开展广泛的体育沟通活动D两个国家体育政治化解析:本题考查同学识图、分析的力气。认真观看漫画内容,应为中美“乒乓外交”,故选B。答案:B4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了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赞扬的,他比尼克松英勇。”田中首相“比尼克松英勇”是指()A在西方国家中领先与新中国建交B在尼克
3、松之前访问新中国C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D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虽然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但直到1979年1月才正式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虽是在1972年9月底访华,但访问期间就快速与中国建交。所以周恩来说他“比尼克松英勇”。答案:D5张晓明同学在观看共和国外交风云文献纪录片后,制作了一个外交年月尺(如图)。他遗忘写上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进展的特征,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挂念他完成这项工作()A斗智斗勇 B跨洋握手C分道扬镳 D再次较量解析:实际上,本题要求回答的是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的特征。20世纪70年
4、月,中国外交取得了三大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逐步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扬眉吐气”反映的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冰释雪融”体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可以说成是“跨洋握手”,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可以排解。答案:B6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图中20世纪70年月建交状况毁灭的根本缘由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得到了宽敞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解析:本题考查同学对20世纪70年月中国外交成就的生疏。题目要求是“根本缘由”。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打破中国外交僵局的重要因素,
5、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才是促使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根本缘由。答案:B720世纪60年月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急”;到了70年月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才智”、“机敏”、“擅进步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缘由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力气。中美关系的时代性比较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月中期中美关系比较紧急,所以毁灭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急”的调查结果。而70年月随着中美关
6、系开头走向正常化,毁灭了“印象变为勤劳、才智、机敏、擅进步取、讲求实际”的状况。答案:B8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被迫辞去日本首相职务。在选举中获胜的田中角荣出任新首相后,在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田中作出上述表态主要是基于()A日本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的推动C吸取佐藤内阁倒台的教训D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解析:田中政府调整对外策略的动身点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听从自身的战略利益需要。B、D两项都是外因,排解;C项只是直接缘由,不是动身点,排解。故选择A项。答案:A9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乐观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7、多边外交活动的是()A B C D解析:属于区域性合作组织,不能体现出以联合国为中心,故符合题意。答案:D10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学校国提倡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析:本题考查同学识记历史学问的力气。2001年在中国的提倡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答案:A11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乐观参与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
8、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提取信息结合所学学问:中国致力于进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俄罗斯及中亚四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符合题中强调的“远亲不如近邻”。答案:D12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存在着分歧和利益冲突,但总体上保持了乐观、稳步的进展态势。中美关系的进展历程表明()A加强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C化解国家间的冲突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进展D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消退国际竞争解析: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进展,A项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展,B项错误;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其存在的必定性,D项“消退”说法错
9、误。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了乐观、稳步的进展态势”正是“求同存异”的结果,说明化解国家间的冲突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进展,即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生疏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全部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材料三(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全都同意的各项原则。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四美国打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
10、方式解决这样的期望向台湾供应防备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方案、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重大进展?(2)材料四中的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对中美关系的进展意味着什么?(3)依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材料四中的与台湾关系法。解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即美国对台政策。旨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史实并能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力气。答案:(1)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模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2)意味着美国政府还没有完全断
11、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和其他一切联系。(3)美国照旧连续向台湾供应所谓的“防备性武器”,保持与台湾的各种往来,严峻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等文件的精神,性质上属于干涉中国内政。14外交是智者的玩耍,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
12、)握手,使他深受污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头了。”材料三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睬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转变?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2)材料二中,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
13、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头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进展。 (4)从材料一中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材料三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白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交进展演化,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综合概括及论证历史问题的力气。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参与万隆亚非会议。(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3)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展。(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加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