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期 中 检 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
2010年7月11日是世界第21个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将此次世界人口日的主题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四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拉丁美洲 B.乙——非洲
C.丙——北美 D.丁——欧洲
2.为减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哪个大洲的人更重要(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2.解析 由图中自然增长率的凹凸,可将甲、乙、丙、丁代表的地区确定出来。目前,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其次是拉丁美洲,再次分别是亚洲、大洋洲、北美和欧洲。因此图中甲为非洲,乙为北美,丙为拉丁美洲,丁为欧洲。由于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非洲人至关重要。
答案 1.D 2.B
下图表达了四国3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据图回答3~5题。
3.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率推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甲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C.丙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4.按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甲丁乙丙 D.丙甲乙丁
5.丁国可能是( )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阿根廷
3~5.解析 第3题,依据图中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可知甲、乙、丙、丁四国:速度变化最快的是乙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甲国,丙国目前自然增长率为5‰,为低增长阶段;丁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5‰,为负增长,因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第4题,按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是由高到低排序。第5题,选项中的国家,目前只有俄罗斯人口呈负增长。
答案 3.D 4.A 5.B
读“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老龄化趋势图”,回答6~8题。
6.2010年我国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约为( )
A.10% B.20%
C.30% D.40%
7.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死亡率较大的时期是( )
A.1990—2000年 B.2000—2010年
C.2022—2030年 D.2030—2040年
8.我国下列城市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是( )
A.深圳 B.上海
C.太原 D.西宁
6~8.解析 读图可知,虚线(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在2010年对应的右侧纵坐标的值约为20%左右。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越高,死亡率就越大。一般经济更加达,劳动力的文化素养越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越突出;另外深圳市形成时间较短,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人口老龄化不明显。
答案 6.B 7.D 8.B
从2010年7月份开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与以往不同,此次人口普查按居住地登记。结合下图回答9~11题。
9.目前,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乡村向城市 B.由城市向乡村
C.由乡村向乡村 D.由城市向城市
10.图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起步早
C.城市化速度快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11.此次人口普查与以往的不同有利于( )
A.削减人口迁移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削减人口流淌对人口普查的影响
D.解决人口普查中流淌人口的户口问题
9~11.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2008年,尤其是从1978年到200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不仅能反映出我国目前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还能反映出我国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在此次人口普查中,按人口居住地登记,将有利于削减流淌人口对普查结果的影响,使数据更真实、更精确 。
答案 9.A 10.C 11.C
城市的进展会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我国东南部某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①—④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绿地
B.绿地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绿地 商业区
D.绿地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13.图中工业区的布局特点是( )
A.都沿河流布局
B.位于住宅区内
C.靠近交通线布局
D.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
14.该市方案建立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应选择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该城市目前存在的城市环境问题是(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水易受污染
B.高速大路经过城市边缘,易造成噪声污染
C.③功能区布局分散,易造成大气污染
D.①功能区布局在郊区,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12~15.解析 第12题,依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可知,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且分布在交通干道两侧或市中心,因此③为商业区;工业区布局在城市边缘,且位于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故④为工业区;住宅区在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较大,故②为住宅区,则①为绿地。第13题,读图可以看出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且靠近大路或高速大路布局。第14题,石油化工基地具有大气和水污染,应布局在城市河流下游和与城市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丁地最适宜。第15题,工业区靠近湖泊,易造成水污染;高速大路经过城市边缘,不会对城市造成噪声污染;③为商业区,不会造成大气污染;①为绿地,布局在郊区,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12.D 13.C 14.D 15.A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曲线表示城市化后洪水过程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信息反映了城市化后易引发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内涝
D.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18.防治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加强绿色屋顶建设
C.节省用水
D.完善排水系统
16~18.解析 第16题,依据题目供应的条件,结合图,可以看出,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由于城市硬化路面多,雨水下渗少);②是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③是修建水库后,受到水库调整的洪水过程线;④曲线低于平均洪水位,是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第17题,图中反映了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城市化后比自然状态下洪水位高,且洪峰到达早,易引发城市内涝。第18题,防治城市内涝可实行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增加雨水下渗等措施。
答案 16.A 17.C 18.D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20.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由于( )
A.土地外形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19~20.解析 第19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第20题,P区域地价等级为四类,虽然交通便利,也是市中心,但是受铁路的影响,噪音较大,地价比周边地区低。
答案 19.C 20.D
二、综合题(40分)
21.读世界城市化进展趋势表,回答下列问题。(9分)
(1)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在20世纪最终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________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进展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从20世纪________年月起,进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头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进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约是发达国家的________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已由________国家转移至________国家。(4分)
(3)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为________亿,因此把握________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2分)
答案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12.4 城市化进程加快
(2)70 2 发达 进展中
(3)13(13.3) 进展中
22.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为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什么?(5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说明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缘由。(3分)
(4)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园适合布局在A—F中的__________处,并分析缘由。(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读图分析力量,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找出不同时期某地区城市进展的变化及两城市人口的变化,并由此分析出缘由。做题时应把握以下信息:
(1)图甲反映出某地区从1950年~2010年城市数目和规模的变化;(2)图乙反映了两城市的人口规模及差异;(3)20世纪80年月以后①城市的总人口有所削减。
答案 (1)大路
(2)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3)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削减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消灭“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云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削减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4)ABD
23.以下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2005年该市各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1995—2005年该市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图示河流流向________。(2分)
(2)假如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B、C、D、E四处中,________是轻纺工业区,在此处布局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2005年A、B、C、D、E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削减的是________,人口增加最快的是________,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3分)
(4)(双选)与1995年相比,该市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是(2分)( )
A.第一、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B.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其次、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C.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D.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5)描述该城市的扩展过程。(4分)
(6)列举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分)
答案 (1)东北
(2)B 靠近城区,接近劳动力,交通便利,污染小
(3)A E B
(4)BC
(5)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在城区外缘新建工业区,将会加速郊区城市化或形成新的卫星城。
(6)①城市环境问题;②城市交通问题;③城市住宅问题;④城市社会问题。(任选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