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时双基练23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衡水中学模拟)1944年,在有关建立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问题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全部的外汇都集中在各国中心银行手中,国际交易则在与国际清算银行设有黄金账户的中心银行之间结算。凯恩斯方案 ( )
A.确立了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
B.成为西方国家的指导思想
C.英国在英镑区的把握权增加
D.该方案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解析 材料呈现了二战后英国期望建立不需要黄金交易的国际清算同盟,缘由是英国在二战中经济损失严峻,经济实力大大下降,期望靠这一组织维持英镑在英镑区的地位,由于美国的反对而破产,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答案 D
2.(2021·洛阳一模)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制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逆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冲突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美元所制造的超级特权”“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说明的是美国的特权和掠夺性贸易,但是并不能说明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由于材料不涉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状况,由此排解C。A、B不符合史实。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语上可推断D正确。
答案 D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
①反映了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从材料中“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答案 C
4.(2021·大庆质检)长期以来,由欧洲人坐头把交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重大议题的赞成票必需达到85%以上才能有效,其中美国占有17%投票权。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第一大财东美国选择,且只有很少的状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两大金融机构议事规章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明白 ( )
A.两大金融机构职能不同
B.两大金融机构均受制于美国
C.美欧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赞成票的规定美国占有17%投票权、美国选择世界银行行长,二者都直接反映了美国的把握意图,故B正确。材料中未包含二者的职能和美欧的利益冲突,排解A、C。美国单独把握这两大机构,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企图,故D错误。
答案 B
5.(2021·长春模拟)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消灭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组织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答案 D
6.(2021·湖北省六校联考)“假如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全部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头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预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欧罗巴合众国”的最初消灭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B.实现了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
C.推动了自由主义运动
D.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欧罗巴合众国”的最初消灭是指欧共体成立。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加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使其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气,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A、D两项正确,均不符合题意。由题干材料中“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头起……预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并联系所学学问可知,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21·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该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欧洲联盟
C.“关贸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 本题考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由“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可排解A项;由“国家间实力差距较大,进展中国家民族经济受到冲击”,可排解B项;“关贸总协定”不符合“南北合作”这一特点,排解C项;综合各项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8.(2021·呼和浩特模拟)2022年APEC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在北京进行,这是该会议其次次在中国进行。回顾历史,APEC创办的宗旨是( )
A.承认多样性,强调机敏性,自愿而不是强制,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削减区域内贸易壁垒
B.消退贸易壁垒,促进经济进展和实现贸易身由,以促进社会进步
C.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D.组成经济、货币联盟、推动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B项“消退贸易壁垒,促进经济进展和实现贸易自由,以促进社会进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C项“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D项“组成经济、货币联盟、推动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是欧盟。A项“承认多样性,强调机敏性,自愿而不是强制,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削减区域内贸易壁垒”才是APEC创办的宗旨。
答案 A
9.(2021·长郡中学模拟)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头运作,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缘由,不正确的是 ( )
A.关贸总协定无法处理全球化时代日益增加的学问产权争端、劳务纠纷等问题
B.关贸总协定没有常设机构,不能准时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纠纷
C.关贸总协定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冷战思维的产物,不适应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D.关贸总协定对违规的国家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
解析 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由此推断C不正确。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所以A、B、D正确。
答案 C
10.(2021·黄山联考)胡锦涛同志曾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大事,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大事是指 ( )
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对中国现代改革开放的理解力量。依据题干供应的相关信息“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应当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D。
答案 D
11.(2021·衡水中学模拟)自2022年3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特殊是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和政府军发生激烈交火以来,以美欧日为首的西方阵营便对俄罗斯挥舞起了制裁大棒,俄罗斯于8月7日也公布对欧洲联盟、美国等国实施的反制裁措施,这将给美欧等国造成总计可能超过175亿美元的损失。这反映出( )
A.美俄两极对抗的局面将重演
B.西方国家的制裁是一把双刃剑
C.俄罗斯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
解析 A项说法与当前国际形势的进展趋势不符;美欧日等国的制裁,并不表明全部国家都对俄罗斯实行孤立制裁,其中中俄之间的经贸关系及双边关系就得到了提升,C项错误;D项说法与现实不符。由题干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经济的巨大损失,故B项说法正确。
答案 B
12.(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谈到全球化时说:“隐蔽在市场背后的手只有握成拳头才能发挥力气。……事实上,麦当劳的兴盛离不开美国军用飞机F-15的设计者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确保硅谷科技公司蓬勃进展所必不行少的世界平安的拳头被叫做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这表明( )
A.美国在乐观地推动全球化
B.全球化必需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C.全球化推动了美国的快速崛起
D.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隐蔽在市场背后”“握成拳头”的“手”明显是指美国强大的军事力气。由“麦当劳的兴盛离不开美国军用飞机F—15的设计者……海军陆战队”可知,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富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一贯重视并乐观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
——人民网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进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格外亲密。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机敏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依据各自不同的状况,做出自己的努力。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转变的状况下发生和进展的,因而势必连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进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进展。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除此之外,世界主要区域性经济组织还有哪些?依据材料一回答20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特点。(8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弊端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8分)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进展的状况、特点、作用以及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第(1)题的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比较好答,关于其作用要亲密结合材料一,主要从贸易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要从材料二中概括,要留意全面性和层次性。第(3)题经济全球化的弊端需要依据材料三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联系所学学问,留意两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答案 (1)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作用:推动了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2)成员之间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合作方式多样、机敏;自主自愿;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属于经济论坛型组织,不具有强制性。
(3)弊端: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进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14.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进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快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进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跑于全球各地。它必需处处落户,处处创业,处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其次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消灭,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行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知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进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进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依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月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进展,推动全球化进展的因素有哪些?(10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进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进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6分)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一供应的信息和提问中的提示“媒介”直接归纳概括即可:殖民掠夺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第(2)题依据材料二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学问,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另外要留意已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流通领域进入到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生产领域。第(3)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直接概括出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其次问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缘由:可以依据20世纪90年月的时代背景,从根本推动力、经济活动的主体、政治壁垒的消退、经济模式等方面作答。第(4)题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入手,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既要乐观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答案 (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其次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消灭国际垄断同盟。
(3)发达国家对进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接受;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进展消退了障碍。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进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需乐观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