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生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武昌起义1背景(1)政治上: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经济上: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预备了一些条件。2条件(1)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训练的进展,革命学问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2)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公平学说重要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3)组织基础: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是中国第一
2、个革命团体。同盟会:成立1905年8月,由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刊物民报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化湖北新军,做宣扬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据武汉三镇。二、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宪法(1)时间:1912年春。(2)内容:中华民
3、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公平。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结果袁世凯窃取了成功果实。(1)缘由: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列强以军事威逼、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2)经过: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
4、时大总统。2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制造了条件。1辛亥革命的历程如图(左)反映了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如图所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如图所示);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由于资产阶级脱离宽敞人民群众,革命处于孤立境地(如图所示),在革命进展的过程中隐蔽着失败的危机,1912年3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意味着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5、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全部制并未转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主题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史料探究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公平,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分。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四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6、须副署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哪些原则?(2)由材料四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提示:(1)材料一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材料二体现了民族公平的原则;材料三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2)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为责任内阁制,具有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特点。拓展升华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客观生疏(1)进步性: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期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公平,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7、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约法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2)局限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享有众多公平的权利,但是它却掩盖了阶级不公平的实质,宽敞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脆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对点训练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
8、:“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仆人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的进展制造了有利条件解析:选A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理解力量。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下,皇帝把握一切大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实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题二辛亥革命的意义史料探究材料一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
9、”“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谈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提示:(1)表现: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影响: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参政议政意识等。归纳总结从不同史观评辛亥革命(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宏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的先行者。(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
10、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宏大智者。(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对点训练2辛亥革命10周年之
11、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洁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其次,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加了国民的民族民办法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选A材料第一句话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民族意识;其次句话强调主权属于人民,人人都有权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了民办法识。故选A。考点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命题角度1.考查中华民国的政权组成2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典题例析 例1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
12、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正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仆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孙中山具有真诚的民主革命精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最符合当时中国人民的利益 A B C D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关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C留意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解析:选C临时参议院执行的是立法权,几乎与临时政府同时成立,表明白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13、实行责任内阁制。下述内容能够说明这个规定的是()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C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国务员D“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解析:选D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力量。A、B、C三项都没有涉及内阁制,“国务员负其责任”说明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故选D。考点二辛亥革命的评价命题角度1.考查列宁对辛亥革命的评价2考查辛亥革命的史实及作用典题例析 例2(海南单科)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当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
14、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解题思路 选项史论分析推断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错误B全国有15个省,其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出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正确C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无法体现错误D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错误答案B题组冲关 3.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确定了()A革命派从今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解析:选D
15、列宁认为辛亥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指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个同学写了一篇小论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以中华民国纪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从今深化人心。材料二从2010年初开头,一场辛亥
16、革命百年庆典主办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城市之间开放。材料三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材料一的小论文当中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并订正。(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材料二中的几个城市争夺庆典主办权的主要历史缘由。(3)材料三中“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辛亥革命精神?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从总统、政府名称、约法、政体及辛亥革命的意义方面纠错。第(2)问,依据武汉、南京、广州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第(3)问,“社会变革”应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学问从政治民主进步的角度分析
17、;“辛亥革命精神”涵盖内容比较广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错误及订正:正式大总统改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南京临时政府;青天白日旗改为五色旗;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帝制或君主专制。(2)缘由: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地,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广州是黄花岗起义的发生地,广东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家乡;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3)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
18、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精神: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宏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堂归纳网络构建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关键必背(1)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结束了连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20世纪初民主革命成为历史潮流。在孙中山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思想的宣扬、革命团体的活动于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05
19、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由于()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D孙中山的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解析:选B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2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每年进行庆典,“举办升旗典礼”及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C保路同志军起义 D同盟会起义解析:选A“台湾地区”将“双十节”作为“国庆”日,是为了纪念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
20、其他三件事发生的时间都不是在“双十”日。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道:“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斗。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A说明白革命势力的强大 B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缘由C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说明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脆弱性解析:选B材料说明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不行阻挡,在未发生激烈战斗的前提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清王朝,故选B。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没有否定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排解C项。4“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大事,按时间挨次排列正
21、确的是()清帝退位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辛丑条约签订四川保路运动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同学对历史大事的记忆力量。在1912年2月;在1911年10月10日;在1912年元旦;在1901年;在1911年。5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四周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A满清政府垮台 B皇帝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实现了近代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史实的理解和生疏。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
22、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并未实现近代化。6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解析:选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企图复辟帝制,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使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和实行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7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白()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23、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退中国动乱的根源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转变解析:选D由“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可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革命的敌人照旧存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发生根本转变。故D项最符合题意。8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见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进展D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解析:选B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主要是从政治体制上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A
24、项明显错误,排解。C、D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8分)9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进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冲突进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由于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受、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
25、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凄惨地结束了,即凄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惊异,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同学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不少,但是行不通,抱负总是不能实现。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7分)(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消灭这种不同?(5分)(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学问,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6分)解析:第(1)问,“民国”带来的变化要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归纳。第(
26、2)问,结合材料内容很简洁得出评价的不同,消灭不同的缘由即两者的着眼点不同。第(3)问要明确题意,首先要确定共和政体符合时代潮流,然后再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救国道路探究失败的缘由。答案:(1)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约法;经济上,颁布了进展实业的法令(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制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观念深化人心。(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定的。分析评价的着眼点不同。(3)共和政体符合时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说明共和政体的失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脆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救亡道路(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