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平稳独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生疏,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中。假如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诞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分。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全都。但假如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宠爱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有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都邑贵
2、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相互依靠,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当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偏僻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毁灭了格外重要的三段跳动: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行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秀丽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秀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假如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毁灭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的确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支协
3、作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丢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每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当更使民众感到生疏。尽管他的言词格外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
4、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由于几乎全部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觉陶渊明的光荣。苏东坡是吵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简洁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真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宠爱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留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
5、,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布满足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安静、优雅。他最终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睬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
6、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始终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B第段中画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爱好,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忧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毁灭了三次格外重要的进展变化。E本文接受了比较、比方、欲扬先抑
7、等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解析:A项“宋代以前始终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的说法不精确,唐代已经有人对陶渊明有好评了。C项“他对田间劳动更感爱好”原文无据,从原文看,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的缘由不是“对田间劳动更感爱好”,而是“回归自我”去“过自己的生活”。E项“欲扬先抑”错,文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答案:BD2文章第段说:“假如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含意: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从大的方面看是有道理的,但从具体局部看还有很多不精确、不合理的地方。理
8、由:二者相同的地方是对三国群雄的看法和回归自我的追求。不同的地方有:时代不同,几乎是两代人;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本真、自然,有点有意和表演;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真正彻底放达,过于依靠,过于在乎他人视线。作用: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有人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的看法;总领本段。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答:_答案:魏晋名士没有得到安静,也就没有找回自我去处,或者当众而死,或者重返仕途。屈原、司马迁得到过被迫的安静,身处安静,但心仍惦念朝廷。安静使陶渊明彻底回归自我,身心解放,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高峰。4作者在第段说,“大家只宠爱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留意那
9、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宠爱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提示)可批判民众的短视挂念造就平凡;也可评价文人,观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判那些耐不住孤独,急功近利,终致平凡乃至留下笑柄的人。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丢失的老井老家村中,有一口老井,听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口井还是在清光绪年间打的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老井呈圆形,井径约三尺,井深五六丈,井壁用青石砌成,由于年深日久,井壁的青石上都已长满了青苔,呈黑绿色。井台上,两根呈十字架的
10、圆木托起一个圆圆的木制辘轳,插一根半弓形的棹木棍,算是辘轳把儿,柳罐斗子上系一根井绳垂于井下,用力摇摆辘轳,井绳便在辘轳上一圈一圈地缠绕,稍顷,一桶水便打了上来。井的旁边有一棵合抱粗的大柳树,树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喜鹊窝,喜鹊一家就常年住在这里。大柳树饱含一脸的沧桑,枝桠遒劲,扭曲着婆娑向上,夏日,给人们遮上一地阴凉,秋天,又落了一地鹅黄。大柳树的旁边,照样用两根呈十字架的圆木托起一个长长的木槽,是用来盛水饮牲口用的。夏日里,每当老饲养员饮完他的牛们马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常见一群群燕子飞来戏水。还有那一群群喜鹊、乌鸦也时常光顾,站在水槽的边沿上,一边喝着水,一边说着村子里刚刚发生的事儿。老井,幽
11、深的井底,犹如一面镜子,白天流过天上的云,夜里数过银河里的星,百多年来,和老树依偎在一起,用它们穿透时空的眼,时刻凝视着村庄的古往今来。用它们清冽的甘泉和一栖的荫蔽也给村庄的泥墙草盖、土路荒坡平添了几多凉意和灵异之气。早晨,一声鸡啼,小村就掀开了一天的门帘儿。只听到朦胧的村街上,处处传来吱吱扭扭的水桶摇动声,只一会儿,就见井台边站满了挑水的人们。老饲养员总是最早牵着他的牛们马们来到井台上,这时候,不管谁来得多早,都要让给老饲养员,等到老饲养员饮完他的牛啊马的,方才能轮到人们打自家的水。饲养员也不客气,松开辘轳把儿,任凭柳罐斗子一路惯下到井底。稍等片刻,感觉到井绳僵直有下坠感,就知道水已打满,慢
12、打逍遥地向上摇动着辘轳,一边摇着,一边还和人们搭讪说着话儿,任凭那井绳在辘轳上排列缠绕。水打上来了,老饲养员拎着柳罐往水槽子里一倒,那牛们马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喝水。这个时候,人们放下水桶,把扁担横在两只水桶上,一屁股坐在扁担上。带烟的,掏出烟纸,慢打逍遥地开头卷烟;没带烟的,看到别人在卷烟,也从腰兜里把纸拿了出来,用手捋了捋,往带烟的跟前一凑,自然,那个带烟的也就捏了一小捏烟放在没带烟的那个人的纸上。于是,人们一边抽着烟,一边南朝北国,古今中外地侃着大山。是啊,人们成天起早贪黑地劳碌,除了吃饭睡觉,很可能这工劲儿是一天里最闲适的时刻吧,所以,尽管老饲养员动作很迟缓,人们也不去督促他,但愿老饲养
13、员慢些,再慢些太阳冉冉升起,人们把欢快洒满了井台,小村也被这欢声笑语荡漾着。男人们把一桶桶水挑回家,把一个个踏实的日子从井台上挑回,女人们开头煮饭,苞米粥,大饼子,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山野菜,照样,煮出一锅锅的温馨。贫困的生活里也有闲适拘束,舒心满足,就由于村外有田,村里有井,他们一代又一代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厮守着村庄,厮守着老井、老树,厮守贫困而又温存的家,苦中作乐,直到生命凋谢。虽然隔三岔五地歉收,米缸里也时常见底儿。应当说,是老井、老树浇灌、荫泽了一方乡村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腾飞,乡村的生活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其生活节
14、奏也在逐步加快。看到人们都已用上了压水井,老井自知没趣,忽一日,老井忙完了自己的事之后,也没问问乡亲们还有没有啥事儿,就像鸟儿静静地携着那棵老树一起从这个世界消逝了。离开家乡已多年,记忆中的老井和老树照旧在梦里萦围着。它们不仅仅是浇灌、荫泽了一方乡土文化,也时时刻刻地在滋润着我干枯的思维。如今,老井、老树真的不复存在了,从前井台上挑着水桶的人们大多早已作古,井台上人们的笑声,还有那悠悠的辘轳声,早已被岁月的风吹散。早晨,喜鹊夫妻飞来,叽叽嘎嘎,叫着喊着,回旋着,由于,它已找不到它们曾经栖息的家园。黄昏,一只乌鸦口渴了,只见它站在曾经的老树遗骸上,凝视着这片土地,凝视着村庄一动不动,由于,它已找
15、不到曾经的那口井老井,从村庄里丢失,从人们的亘古思维里淡出,就像一个盲人的一双眼睛,深深地凹进家乡的泥土里,湮灭在曾经的家园,让我们从今再也找不到一汪有根之水。我在想,没有井的家园,是不是少了点儿什么?井的概念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如今那些要出外谋生的年轻后生们,当他们一个个离开家园,是否还算“背井”离乡?哦,丢失的老井、老树,还有那远去的辘轳声5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篇散文融回忆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增加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B本文选取平常的乡村意象老井,对老井的描写实行了有详有略的技巧,并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手法。C作者以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自己生疏但又
16、毫不起眼的民俗民风,着力刻画了家乡人文和地理的风貌,凸显的是老井浇灌一方乡村文化。D出外谋生的年轻人无法“背井”离乡说明农村传统的生命状态、田园生活的朴实与奇怪,随着社会的进展,都在日益消逝。E老井见证了人们的生活,也铭刻着人们的记忆,而文章对大柳树进行了浓彩重抹的对比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主题。解析:C项,没有着力刻画地理风貌;E项不是对比描写。答案:CE6请简要概括段的内容,并分析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答:_答案:(1)内容:较为具体地描写了老井的悠久历史,老井的外形构成,井台的构成。(2)作用:开篇引出话题,为下文写在井边的农村生活做铺垫;表明作者对老井的印象深刻,为老井的“丢失”做铺垫。
17、7请分析段的表达特色。答:_答案:这两段选取了农村常见的事物喜鹊与乌鸦,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写了喜鹊的叫喊、回旋,乌鸦的凝视,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富于美感;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赐予了人的情感,突出了对老井的依恋和老井消逝的无望。8读了“丢失的老井”,再联系全文,你赞成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倾向吗?为什么?答:_答案:观点一:赞同作者的痛心和担忧。老井浇灌一方乡村文化,祖祖辈辈围绕它生活劳作、繁衍生息,使人们在艰辛贫困的日子里过的踏实温存。老井同时也象征家乡,作为精神支柱,能时时刻刻地在滋润着外出的游子,在异乡打拼的人。老井是乡村文化、传统的象征,老井的消逝,意味着乡村文化、传统正在消逝,作者是痛心和担忧的。观点二:不赞同作者的痛心和担忧。老井在过去浇灌一方乡村文化,是有贡献的。现在人们用上了压水井,是社会的进步。家乡的象征并不仅仅是老井,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同样会有乡愁,同样对家乡会有牵挂。文化是需要继承的,但更需要进展。老井的消逝,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彻底消逝,我们可以继承老井的内涵,不需要坚守老井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