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考前专项训练(二) 资源富集区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煤东送运输网络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煤东送途经的地形区依次是( )
A.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珠三角平原
B.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三角平原
C.横断山区—两广丘陵—珠三角平原
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三角平原
2.下列关于西煤东送对广东地区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西南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
B.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进展
C.缓解了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D.缓解了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
煤炭、石油和自然 气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图甲表示我国五个省区三种能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重,图乙表示某种能源在全国的开采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Ⅰ、Ⅱ、Ⅲ分别代表的能源和图乙所表示的能源是( )
A.Ⅰ—自然 气,Ⅱ—煤炭,Ⅲ—石油;图乙—石油
B.Ⅰ—自然 气,Ⅱ—石油,Ⅲ—煤炭;图乙—煤炭
C.Ⅰ—自然 气,Ⅱ—石油,Ⅲ—煤炭;图乙—石油
D.Ⅰ—石油,Ⅱ—自然 气,Ⅲ—煤炭;图乙—太阳能
4.省区③在能源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过程中,有利于环境疼惜的关键措施是(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乱砍滥伐,疼惜植被
(2022·西安高新一中练习)下表是某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5~6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月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缘由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大
C.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6.从可持续进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实行的合理措施是( )
①削减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利用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疼惜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7.(2022·广元统考)202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 攀枝花钒钛产业多为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某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某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最简洁产生的自然灾难和生态问题分别是什么?
(2)请简述攀枝花进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实行的重要措施有哪些?
8.(2022·贵阳一中模拟)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不识淮北的人,脑海里会简洁地联想到“天上布满尘埃,地上流淌泥水”的黑煤城图景。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并说出缘由。
(2)“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市经济可持续进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9.(2011·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实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 案
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煤炭基地位于云南、贵州一带,地处云贵高原,排解C、D项;向东过广西、广东,即经过两广丘陵,最终将煤炭输送到珠三角平原地区。故选B项。第2题,题干考查西煤东送对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而A、B选项叙述的与题干不符,可排解;煤炭的利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可能加剧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排解D选项。
3.C 4.B 第3题,读图甲并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四川省自然 气储量较高,内蒙古的煤炭储量较为丰富,故可判定Ⅰ、Ⅱ、Ⅲ表示的能源种类。读图乙可知该能源生产量较多的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等,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图表示的是石油的开采状况。第4题,图甲表明省区③煤炭储量最大,应为山西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该省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源。因此,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进展与生态环境的疼惜。
5.C 6.B 第5题,表中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大幅度的开采使得我国稀土储量逐年降低。第6题,稀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要减小开采量、出口量,进行疼惜性开采,以达到可持续利用,②④说法错误,故B选项正确。
7.解析:第(1)题,西南山区简洁产生的自然灾难是滑坡和泥石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题,优势区位因素可从能源、原料、水源、交通运输条件、土地价格等方面分析。第(3)题,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的措施可从加大科技投入、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品深加工、建设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滑坡和泥石流。水土流失。
(2)丰富的煤炭、水电等能源资源;丰富的铁矿资源;丰富的水源;水运、铁路、大路等便利的交通;廉价的土地等。
(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力;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完善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8.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的等高线可推断出皖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强,多形成沟谷地貌;皖北流水积累作用明显,多形成冲积平原。第(2)题,淮北市要实现经济可持续进展应当实行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等措施。
答案:(1)皖南地区流水作用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主要形成沟谷等流水侵蚀地貌。缘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北地区流水作用以积累作用为主,主要形成冲积平原等流水沉积地貌。缘由:地形以平原为主。
(2)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进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查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9.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断该区域主要为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主要依靠图中的图例(如沙漠、沙地、河流、年等降水量线等)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进行表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结合图中的图例(如旱地、水浇农田、草地等)合理表述即可。第(2)题,沙地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应从形成缘由入手提出治理措施,而对旱地主要应进行合理的利用,防止其走向荒漠化。
答案:(1)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有等。耕地和牧草地。
(2)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