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二)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缘由是( )
A.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
B.贵族地主为兴办牧场强行占地
C.城市资本家大量租地开设工场
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
解析 由于贵族地主的圈地运动,把大批农夫从土地上赶走,圈地养羊,失去土地的农夫被迫到城市打工谋生,促使城市人口骤增,农村人口缺减。故选B。
答案 B
2.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展,英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
A.形成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教
B.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滋长
C.法律至上的思想愈加强劲
D.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议员
解析 英国国教是欧洲宗教改革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时形成的,保留了天主教的全部特点,只是最高教主不承认是罗马教皇,而由英王担当,各地主教不是由教皇任命,而由英王任命,所以英国国教代表的是英国的封建势力。故选A。
答案 A
3.17世纪初,英国下院议员要求对税收去向和使用问题发表意见,要求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发言权,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却认为这些议员的要求是无法容忍的放纵和傲慢。统治者这种态度的打算因素是( )
A.英国的传统习惯
B.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
C.苏格兰人的传统
D.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
解析 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了专制统治,因此对议员们的意见无法容忍。
答案 D
4.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头的标志,主要是由于( )
A.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B.国王企图以武力镇压议会
C.议会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D.议会渐渐把持了全国的政权
解析 革命的实质就是政权的归属问题,议会提出限制王权,就是要求自己掌权,即从封建政权变为资本主义政权,故选A。
答案 A
5.1628年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直接针对的是( )
A.詹姆士一世的专制行为
B.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的战斗行为
C.查理一世的任凭征税行为
D.斯图亚特王朝关闭议会的行为
解析 为抗议查理一世不通过议会而任凭征税的行为,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
答案 C
6.1638年,苏格兰人民发动起义,主要是反对( )
A.詹姆士一世的腐化堕落
B.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
C.查理二世的擅自征税
D.詹姆士二世的穷兵黩武
解析 1638年,为抗议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苏格兰人民进行起义。
答案 B
7.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作为反对封建专制领导中心的是( )
A.长期议会 B.克伦威尔
C.宽敞人民群众 D.新模范军
解析 由于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长期议会,成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答案 A
8.1628年6月2日,荷兰商人威廉特来到英国伦敦。就在当晚,伦敦商业区张灯结彩,直到深夜,人们还成群结队举着火炬进行庆祝。他们庆祝的是( )
A.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国
B.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长期议会公开反对国王
D.查理一世接受了《权利请愿书》
解析 在题目供应的四个选项中,A项发生在1603年,B项发生在1588年,C项发生在1640年,只有D项发生在1628年。
答案 D
9.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组建的新模范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的主要是( )
①自耕农 ②手工业者 ③城市贫民 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
答案 A
10.英国从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变化的先后挨次为( )
A.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D.封建帝制→军事独裁制→君主立宪制
解析 英国内战以前为封建专制,内战以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11.16、17世纪,英国清教徒提出了“简化”“廉价”的原则,主见排解教会里的一切华美的装饰,反对用祈祷书来祈祷,反对在提到基督时鞠躬。这些主见从本质上反映出他们( )
A.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极端仇视
B.对宗教盲从的敌视
C.追求利润及积累资本的欲望
D.革新生活方式的要求
解析 英国教会对清教徒的残酷剥削,影响了提倡节俭的资产阶级积累资本及扩大商业活动。清教徒要求清除国教教会中的天主教的残余,其“简化”“廉价”的要求后面隐蔽着追求利润及积累资本的欲望。
答案 C
1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与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 两次政变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其实质是为了爱护革命的成果。
答案 C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经常以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方式维护统治秩序,主要表现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成立共和国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④光荣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③④所述内容都是资产阶级从维护自身利益动身而与旧势力的妥协,①②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性的表现。
答案 D
14.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既用武力镇压王党叛乱,也使用武力镇压中下层人民的运动,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旧王朝的复辟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稳定英国政局
D.充分显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威力
解析 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他的这种两手策略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答案 B
15.17世纪70年月,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爱护法》,规定:对每个被捕的人,应当事先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马上进行审讯。该法案实际上是为了( )
A.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特权
B.打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C.限制复辟王朝封建专制的权力
D.体现英国新生社会制度的民主
解析 《人身爱护法》是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制定的,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和贵族利益,其目的就是要限制复辟王朝的封建专制权力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故选C。
答案 C
16.1653年克伦威尔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就任共和国的“护国公”,把握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他得到了哪些人的拥护( )
①高级军官 ②封建贵族 ③宽敞人民 ④伦敦大商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在高级军官和伦敦大商人的拥护下,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
答案 D
17.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过程中,民主与专制进行了反复较量。下列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挨次是( )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②“光荣革命” ③处死查理一世 ④护国政体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解析 ①发生于1660年,②发生于1688年,③发生于1649年,④发生于1653年,故正确的排列为③④①②,故选C。
答案 C
18.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先后两次有人向议会的权威提出挑战,他们是( )
A.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二世
B.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C.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D.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2年派兵讨伐议会;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了议会。
答案 C
19.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两次受到严峻重挑战的事实说明(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B.议会政治不符合英国国情
C.议会政治已不适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需要
D.英国复辟势力强大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两次受到挑战,但英国最终还是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说明民主政治的建立布满了反复与曲折。
答案 A
20.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制,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的国情
C.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
D.各阶级利益集团冲突妥协的产物
解析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因而不是封建势力的复辟。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制造者,而非法律制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辩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污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1629年3月,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转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责怪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见或实际征收吨税或磅税者,“也将被责怪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磅税的商人,“也将被责怪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和善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6分)
(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缘由是什么?(8分)
答案 (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2)反映了国家和全体国民的利益和意志高于国王的观念。
(3)英国资本主义进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展资本主义。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月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开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心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恩格斯曾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需接着来一个不行避开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连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最终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动身点。”1688年革命正是确立了“新的重心”,正是一个“新的动身点。”从今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循着正常的轨道进展起来。
——刘祚昌等《世界史》
材料三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消灭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从根本上转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进展方向……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试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简要评述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政变缘由、性质、影响及评价)。(20分)
答案 (1)缘由:①斯图亚特复辟王朝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吸取了“革命”与“复辟”的教训。
(2)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贵族妥协而推翻国王,确立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专政。
(3)影响及评价:①确立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治地位,使英国向君主立宪制方向进展;②从英国国情动身解决了政权问题,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