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基础限时训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10894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基础限时训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基础限时训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说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古代中心官制的合理设计主要是指 (  ) A.增加宰相来分散相权 B.分工合作来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 C.三省牵制来防止腐败 D.垂直管理来加强中心集权 解析:三省六部制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削减决策失误。 答案:B 2.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  ) A.中书门下 枢密院 B.三司 枢密院 C.中书门下 三司 D.枢密院 参知政事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宋代进行了行政机构调整,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而枢密院掌管军事,符合材料中的“对持文武二柄”。 答案:A 3.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首创于隋唐时期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朝三省的长官称计相 D.元朝实行一相制 解析:三省六部制消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宋朝的三司的长官称计相,D项中元代实行的是一省制而非一相制,B项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符合史实。 答案:B 清代公布殿试金榜 4.右图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  )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解析:留意题目中的限定语是“进士出身”,由此可知是科举制。 答案:C 5.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出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 (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中心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将有才学、出名望的人吸取到政府中来,扩大统治基础,故选B项。 答案:B 6.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 A.秦朝的太尉负责监察 B.谏议制度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C.元代消灭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D.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的是门下省 解析:A项中太尉负责军事,B项中谏议是对皇帝进行监督;C项中谏院消灭于宋代。 答案:D B组(力量题) 7.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B.防止吏治腐败 C.分割宰相权力 D.减轻人民负担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不得重居之”是指对“典史久居其职,肆情为奸”现象而作出的,可见其目的在于防止腐败。 答案:B 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力量。A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解;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排解B;实行科举制是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排解D;那么在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 答案:C 9.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征辟制 D.刺史制 解析:留意题干关键词“荐举”,郭巨被地方荐举为孝廉应是察举制。 答案:A 10.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像的机构是 (  ) A.节度使 B.都察院 C.谏院 D.尚书省 解析:节度使是唐朝藩镇长官,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谏院是北宋谏官机构,尚书省是唐朝执行机构。都察院和御史大夫都具有监察职能。 答案:B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按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图1         图2 请回答: (1)如何生疏“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4分) (2)从图1到图2反映了中心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答案:(1)汉代宰相位高权重,所以是“首长制”;而到了唐代,宰相数量渐渐增加,宰相权力下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所以是“委员制”。 (2)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演化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影响:减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