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抗心律失常药的五种分类教案资料.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0924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心律失常药的五种分类教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抗心律失常药的五种分类教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抗心律失常药的五种分类 精品文档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等;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包括普罗帕酮、氟卡尼等。 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胺碘酮、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