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林一中2022—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留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注释)
1、读“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 该区域拟建一化工厂,合理的布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 若该城市四周进展水果种植、花卉生产、小麦生产、水产养殖,规划合理的是( )
A.①水果种植 ②花卉生产 ③小麦生产 ④水产养殖
B.①花卉生产 ②小麦生产 ③水果种植 ④水产养殖
C.①小麦生产 ②水产养殖 ③水果种植 ④花卉生产
D.①水产养殖 ②水果种植 ③花卉生产 ④小麦生产
2、关于不同时期交通的进展变化对北京商业中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朝时,钟鼓楼因靠近南米北运、物资沟通中心的积水潭而成为商业中心
B.明朝时,因修建紫禁城和扩大王城,钟鼓楼商业中心进一步扩大到西四、东四等地
C.50年月末,由于东西长安街延长拓宽和铁路客站的变化,北京形成了西单、东单和前门鼎立的三大商业中心
D.近些年来,北京市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沿线及其以内毁灭了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
3、进行下列活动,最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与会议
B.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
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
D.将大同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
4、自20世纪60年月,甲国开头在接近乙国边疆的地区设立边疆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疆工业区已进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疆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力气 D.环境质量
19、甲国边疆工业区的进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5、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完成1-2题。
工厂地点
成本分析
集货费
加工费
工资
甲
3
5
12
乙
4
5
9
丙
8
5
7
丁
5
5
14
1.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假如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进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视机装配厂 ②软件开发公司 ③有色金属冶炼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厂 ⑤一般玩具厂
A.①③ B.②⑤ C.②③ D.①⑤
6、读“中国主要木雕分布示意图”,影响我国木雕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木材产地 B.木雕工艺 C.消费市场 D.劳动力数量
7、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1)~(3)题。
(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B.单产高,商品率高
C.便于合理、有效地支配农事活动
D.专业化和区域化明显
(2)乙、丙所代表的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为( )
A.机械化水平低 B.接近消费市场
C.产品的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较低
(3)图中甲、乙、丙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8、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9、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潮湿;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平安坚固的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0、下图为我国“1993年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削减的缘由最有可能的是( )
A.水利工程的兴建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旅游区的兴建 D.城市化进程加快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藏南谷地 D.长江三峡
(3)下列关于该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a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错误的规划方向
B.通过开发整理未利用地,将使该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
C.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换的最根本缘由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D.经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该地区牧草地面积有所增大并向中低山缓坡集中
11、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确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该村最可能位于(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2、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确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图18-6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商务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由是 。
(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的处 ,理由是
。(3)高级住宅区应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由是 。
14、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冲突快速激化的阶段是( )
A.制服自然阶段 B.崇拜自然阶段
C.谋求人地协调进展阶段 D.有神论阶段
15、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中心就是商业城市
B.商业中心是城市内商业集中的地区
C.商业中心就是商品交易中心
D.商业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16、可持续进展的内涵是 ( )
A. 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进展
B.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进展
C. 文化、训练和精神文明的持续进展
D. 工业、农业、社会的持续进展
17、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电子通信的影响
B.寺庙、教堂、行政中心是形成商业网点的必要条件
C.商业网点都接近商品生产地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
18、适宜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 )
A.新闻印刷品B.煤炭C.时装 D.电脑芯片
19、读欧洲部分区域简图,回答:甲为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区( )
A.资本集中程度高
B.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C.生产过程较分散
D.以高技术工业为主
20、把下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表中(每个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钢铁工业区
高科技工业区
客运码头
水厂
纺织工业区
城市绿地
货运码头
污水处理厂
2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削减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农夫在自己的田地上既种小麦、棉花,又饲养猪、羊、牛、马。这种农业被称为(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注释)
23、甲、乙两图分别为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开垦耕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 ,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 。
A.太湖蓝藻污染
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
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大事频频发生
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木枯死
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区A为 (国家)的 平原,B为 (国家)的 草原。
(2)A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3)A、B两区农业进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4)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农业区与澳大利亚同类农业地域类型在经营品种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B农业区进展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到20世纪50年月,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隐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月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图8,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月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6、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3年5月至2008年2月期间我国牛羊肉批发价格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图”。
(1)若图中甲、乙、丙进展乳畜业、渔业、林果业,甲地应进展________业;乙地应进展________业;丙地应进展________业。
(2)材料一中曲线的变化有利于材料二中的哪种农业类型的进展?这说明白什么?
(3)若A为城市且经济发达,则其周边地区的乙还适宜进展哪种农业类型?
28、治理臭氧层空洞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B
【解析】第1题,丙地居于河流下游,最小风向的上风地带且距城区较远,布局化工厂可最大限度的削减对城区污染。第2题,①地距离城区近,地价昂贵,靠近水源,可种植单位面积产值高的花卉;②地距城区较远,地块面积大,可进行小麦生产;③地位山地,水果种植既可提高经济收入,又可疼惜环境;④地水域面积较大,为水产养殖供应有利条件。
2、【答案】A
【解析】修紫禁城和扩大王城阻碍了城内交通,不利商业的进展,50年月的三大商业中心是西单、王府井和前门。二环路不是近年毁灭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之处。
3、【答案】C
【解析】
4、【答案】1—3ACD
【解析】
5、【答案】1.B 2.D
【解析】1.把每一个地点全部成本相加取和最小的就是经济效益最好之地。2.从表中看出,丙地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应布置劳动密集型产业。
6、【答案】C
【解析】
7、【答案】1-3ACA
【解析】第(1)题,结合甲所处区域的气温存降水范围可推断出其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是其重要特点。第(2)题,结合乙、丙所处区域的气温存降水范围可推断出,乙、丙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这两者都为商品农业,产品的商品率高。第(3)题,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均有分布。
8、【答案】CD
【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地区,而该地区有大量的水井,故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水源。第2题,该地区严峻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在于防治水土流失。
9、【答案】1-2B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力气。依据图示:①地温度和水分条件都不能满足;②地能够达到连续四个月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是该地的水分盈亏量<0,表示降水不足,蒸发旺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推断:①地纬度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可能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②地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年温差大,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0、【答案】1-3ADB
【解析】第1题,图中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削减最有可能是水利工程的建设。第2题,该地区有大型水利工程,最有可能位于长江三峡。第3题,由于大坝的建设,该地区河谷平坝土地利用削减,中低山原来的荒地被开发,提高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率。
11、【答案】B
【解析】本地种植春小麦,所以中温带的气候特征明显,故该村最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12、【答案】1A,2B。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三地中,甲最靠近居民点,最可能是蔬菜带,丙离居民点最远,最可能是粮食带,则乙为混作带。第2题,由材料中的“春小麦”一词可知该村最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13、【答案】(1)A A地处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的通达度高,有利于商业活动
(2)B B位于城市外缘,并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既有利于工业生产又可削减对城市的污染
(3)C C地处城市外缘,位于湖旁,环境秀丽
【解析】:第(1)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或者城市的环路边缘四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通达度高。
第(2)题,城市的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并考虑盛行风的影响,主要缘由是工业区占地较广,支付地租的力气较低,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廉价,且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
第(3)题,高级住宅区主要位于城市郊区风景秀丽的地方。
14、【答案】A
【解析】制服自然阶段是指工业文明时代,该阶段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冲突快速激化。崇拜自然阶段是指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采集渔猎时代,有神论阶段是指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农业文明时代。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水运运量大,速度慢,运费低,适宜运输大宗商品。
19、【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中小企业为主和分散经营为模式的工业区;
20、【答案】如表所示。
钢铁工业区
E
高科技工业区
B
客运码头
C
水厂
A
纺织工业区
D
城市绿地
H
货运码头
F
污水处理厂
G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城市规划中功能区的合理布置的有关内容及读图综合分析的力气。城市用地功能区合理化要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钢铁工业属严峻污染工业,应布局在郊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纺织工业属无污染工业,可布局在近郊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高科技工业对学问、技术、环境要求高;水厂应布局在河流上游以保证水质;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货运码头应布局在工厂集中的沿河地带;客运码头应布局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的沿河四周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二、非选择题
23、【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削减,生物多样性削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BCEF AD
【解析】
24、【答案】(1)中国 松嫩 阿根廷 潘帕斯
(2)商品谷物 大牧场放牧业
(3)都是温带气候类型,热量、水分较充分;土壤为黑钙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4)美国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A地区一般是国营农场 澳大利亚主要是养羊,B农业区以牧牛为主
(5)气候温存,草类茂密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解析】由图示信息推断,A为中国的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B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两区农业进展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回答。
25、【答案】(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辽河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进展有了新的机遇。
【解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是的热点问题,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这样的题旨在引导同学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进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进展和我国国情。此类位置明确的区位图,同学一方面要细读材料,并留意关键词,(如“在20世纪70年月以前,抚顺有中国煤都之称”),同学要对这些关键诃有所思考,(如“现在抚顺已不再是中国的煤都,为什么?”),由于很多问题都是依据这些关键词设计的。另一方面要观看图例,进而去分析该地区的区位优势。
26、【答案】自然条件打算港口位置。水域条件:港阔水深; 陆域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
【解析】
27、【答案】(1)林果 乳畜 渔
(2)乳畜业。市场对农业类型和规模起打算作用。
(3)园艺业和蔬菜种植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布局和影响农业进展的因素。由材料二可知甲为低山丘陵区,适宜进展林果业;乙为城市郊区,且距离城市相对较近,可进展乳畜业;丙为湖区,水资源丰富,可进展渔业。材料一反映了肉类食品价格的上涨,由于牛羊肉价格的飞涨,势必刺激牛羊畜养量的增多,因而会促进乳畜业的进展。这也反映了市场对农业生产种类和规模的打算作用。若A为经济发达的城市,乙地还可能进展成为园艺业和蔬菜产区,这两类农业的进展除了考虑市场因素,还要留意水源和交通问题。
28、【答案】削减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乐观研制新型的制冷 系统;各国共同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