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泉港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化学卷
命题:黄元斌 审题:陈传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量 H:1 O:16 N:14 Cu:64 Ag:108
第I卷(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关系式5v正(O2)=4v正(NO)总成立
B.用上述四种物质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正(H2O)最小
C.平衡时,v正(O2)=v逆(O2)必成立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过把握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B.△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D.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
3、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时间;
A.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 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知,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1
B.由图甲知,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80
C. 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D.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5、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PH值增大
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 c(NH4+)=c(Cl-)
B.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
c (HCOO-)+ c(H+)>c(Na+)+c(OH-)
C.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
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CO32-)+2c(HCO3-)+2c(H2CO3)=3c(Na+)
7、下列溶液确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显无色溶液 B.含有较多H+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
8、试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马上登记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
9、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确定量pH=4的雨水和生铁片。试验时观看到:开头时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内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仅发生析氢腐蚀
C.墨水液面回升时,碳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具支试管中溶液pH渐渐减小
10、某电池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为Fe→Cu
B.铜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D.盐桥中Cl-向正极移动
11、上升温度,0.01 mol·L-1下列溶液的pH基本不变的是
A.NaOH B.NaCl
C.H2SO4 D.NH4Cl
12、25℃,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5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下列状况中的
A.该溶液是盐溶液液
B.该溶液可能是酸或碱溶
C.该溶液中c(OH-)=10-5mol/L
D.该溶液与pH=9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可能呈中性
13、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与pH=1的HC1溶液按确定比例混合,所得溶液pH=2,则NaOH溶液与HC1溶液的体积比为
A.9:2 B.10:1 C.1:9 D.2:9
14、据媒体报道: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公交车即将在北京试运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常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该燃料电池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铂为电极,导电离子是H+。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正极反应为:O2+4H++4e—= 2H2O
②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总的化学反应为:2H2+O22H2O
④氢离子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事实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
①0.1 mol/L HNO2溶液的pH=2.1; ②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 ③用HNO2溶液做导电试验时,灯泡很暗;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 ⑤HNO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2;⑥HNO2不稳定,易分解
A.①②③⑤ B.①②
C.①②⑥ D.①②④⑤
16、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 min末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
D.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II卷(共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7、(1)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取的能量为436 kJ、151 kJ、295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的反应热 为 kJ/mol
(2)2SO2(g)+ 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 - 100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E表示 。
②、图中ΔH = ___ _______ kJ·mol-1。
③、假如反应速率v(SO2)为0.02 mol·L-1·min-1,则v(O2)为____ ______。
(3)已知:C(s)+O2(g)=CO2(g) ΔH=-538.3 kJ·mol一1
H2(g)+ O2(g)=H2O(g) ΔH=-285.8 kJ·mol一1
CO(g)+ O2(g)=CO2(g) ΔH=-283.0 kJ·mol一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8、(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3×10-7 mol/L,滴入稀H2SO4
使c(H+)=5×10-6 mol/L,
则c(OH-)=__ ___,由水电离出的c(H+)为_____ ___。
(2) 现有常温下的五份溶液:
①0.01 mol·L-1 CH3COOH溶液; ②0.01 mol·L-1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o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a)其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 ______;(填序号)
(b)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c)将前四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③________④ (填“>”、“<”或“=”);
(3)、现有十种物质:①蔗糖 ②熔融NaCl ③盐酸 ④铜丝 ⑤NaOH固体 ⑥液氯 ⑦CuSO4固体 ⑧酒精 ⑨氯水 ⑩H2SO4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 (填序号,以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19、(I)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甲池是 装置。
(2)写出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10.8 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II)如图所示装置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CuSO4 溶液图,其中A、B为石墨电极,
a、b为电源的两极,当接通电源后,通电一段时间后,将B电极取出洗洁净并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增加了3.2g,则:
(1)b为电源的 极(填“正”、“负”)
(2)写出电解池中的总反应方程式: 。
20、(I)、某同学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整滴定管尖嘴使之布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mL;
E.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登记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F.调整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登记读数。
就此试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挨次是(用字母序号填写) 。
(2)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推断到达滴定终点的试验现象是 。
(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看__ 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 ____ mL。
(II)、 Fe(NO3)3的水溶液呈 ___ (填“酸”、“中”、“碱”)性,缘由
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泉港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化学答题卷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II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7、(1)、
(2)、①
②
③
(3)、
18、(1)、
(2)、(a)、
(b)
(c)
(3)、 (1)
(2)
19、(I)(1)
(2)
(3)
(II)(1)
(2)
20、(I) (1)
(2)
(3)
(4)
(5)
(II) (1)
(2)
泉港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A
D
C
B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A
D
B
B
C
【答案】
17、(1)、-1.5
(2)、① 生成物物能量 、 反应的活化能
②-200
③0.01 mol·L-1·min-1
(3)、C(s) + H2O(g) =CO(g) + H2(g) ΔH=30.5 kJ·mol-1
18、(1)、1.8×10-8 mol/L;
1.8×10-8 mol/L。
(2)、(a)、②③④ (b)> (c) >
(3)、 (1)②③④⑨ (2)①⑧
19、(I)(1)原电池
(2)CH3OH+8OH--6 e-= CO32-+6H2O
(3)560 BD
(II)(1) 负 (2)2Cu2++2H2O=2Cu+O2+4H+ ;
20、I、(1)B、D、C、F、A、E
(2)偏高
(3)当滴入最终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B
⑸22.60(22.59也可)
(II)(1)酸;
(2) Fe3+ + 3H2O Fe(OH)3 + 3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