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I卷(必做,共140分)
留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022年11月14日当地时间晚9时5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夜色中乘机到达甲国城市布里斯班(图1),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开头了为期10天的国事访问。据此完成1~2题。
1.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
A. 14日19:50 B.13日23:50
C.14日7:50 D.14日11:50
2.在习主席此次访问期间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快
C.布里斯班的昼长将渐渐变长
D.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
图2是欧洲部分地区某月15日14: 00海平面
等压线分布图,左侧气压中心自A处向东北方向移
动。读图完成3~4题。
3.若17日14:00气压中心移到B地,则每小时
移动的距离大约为
A. 6km B.11km
C. 22km D.44km
4.若沿图2中甲乙一线(图中虚线)做两锋面竖
剖面图,图3中的四幅示意图(斜线表示锋面)
与之相符的是
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四周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周4中L是我国出名湖泊。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A.大气降水 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 D.冰雪融水
6.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由于这个时期
①湖水面积较大
②湖四周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①④
图5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
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推想正确的是
1.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缘由是侵蚀强弱的
不同II 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缘由是岩层年
代不同III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
着图中褶皱的产生IV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
程中,地壳经受了下降运动
A.I II B.III Ⅳ
C I IV D. II III
8.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新到老挨次排列正确的是
A.③一②一①一④ B. 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④一③—②一① D.①一②一③一④
年龄中位数是将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完成9~10题。
9.年龄中位数不断增大,能反映人口总体渐渐老龄化。右表列出了世界和部分国家的年龄中位数(2010年),从表中可以得山的结论是
A. 美国的年龄中位数居世界第三
B.中国的年龄中位数明显高于印度是由于经济进展速度快
c.吸纳进展中国家移民能增大发达国家家的年龄中位数
D.年龄中位数与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亲热相关
10.我国各地区的年龄中位数不同,年龄中位数东部大于
西部的主要因素是东部地区
A.自然环境优越 B.大量人口的迁入
c.自然增长率高 D.经济进展水平高
图6是谷歌地球软件生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某地3D电脑
图像。据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地区虽沟谷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
小,最主要的缘由是当地
A.降水量偏少 B.海拔太低
C.相对高度小 D.纬度高
12.要快速相对精确地得到囤中水库甲的面积,宜应用
的方法或技术是
A.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第II卷(必做,共160分)
留意事项:
1.第II卷共9道题。全为必做题。
2.第II卷全部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
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珲春市地处我国东北长白山地东部,
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面积约占珲
春市80%以上,森林掩盖率为76.5%,矿产资
源多样,境内有珲春河向南流入图们江。1992
年3月9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边疆城市,
同时设立边疆经济合作区。珲春有多个口岸与俄
罗斯、朝鲜相通,并有铁路直达俄罗斯的海港。
材料二图7珲春市水系图
图8为珲春下在中国的位置略图:
图9为珲春市的气候资料图(日均最高气温是
每月各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日均最低气温是每
月各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简述珲春河的水文特征。(4分)
(2)指出该地气候的海洋性在气温上的表现,并分析该地降水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有利 影响。(8分)
(3)分析珲春市进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4) 一高中地理爱好小组对该市某镇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结构进行调查,发觉与20年前相 比有很大变化,如下表:
试说明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好处。(6分)
37.(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0中甲国全境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干旱的沙漠气候,绿洲形成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进展快速。2021年人口为2999万,人
均GDP迭24847美元。外籍人口有842 9
万,占据总人口的30%左右。
(1)简析图中大部分地区缺乏河流的自然原
因。(4分)
(2)依据资料指出甲国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国外籍人口比重大的缘由。(6分)
(3)简述该国建设图中输油管道的区位因素。(6分)
43.(10分)【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
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位于太行山东麓
的石家庄市毁灭焚风时,日平均气温比正
常时能偏高10℃左右.图ll为石家庄市
四周地形东西剖面示意简图。
(1)据图分析石家庄市焚风的成因和影响。
(6分)
(2)为减轻焚风对初夏农田庄稼的危害应实行的措施。(4分)
高三文综参考答案
地理部分
第I卷(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D 7.C 8.C 9.D 10.D 11.C 12.D
第Ⅱ卷
36.(26分)
(1)水位季节性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和春汛;河水含沙量小;河水流速快;有结冰期等。
(任答四点4分)
(2)气温的年较差相对较小(或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气温的日较差相对小;最高气温毁灭时间滞后;秋季气温高于春季等。(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夏季降水多,水热协作好,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森生长;冬季的固体降水来年春季溶化,有利于春播。(4分)
(3)是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疆窗口城市,(与俄罗斯、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大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并通过港口与日本、韩国等多国通航,对外交往便利;淡水和矿产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低等。(任答四点8分)
(4)秸杆比重降低有利于秸杆返田,保持土壤肥力;木材比重降低有利于疼惜山地林森,削减水土流失;原煤比重下降,气体燃料和电能比重上升有利于大气质量的改善等。(每点2分,共6分)
37.(16分)
(1)甲国沙漠气候为主,自然 降水少;纬度较低,缺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沙漠透水性好,有利于下渗;沙漠地区气温高,风力强,加剧了水分蒸发。(4分)
(2)特点: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城市人口集中,乡村人口稀有。(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该国外籍人口比重大的缘由: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进展快速,就业机会多;本国
人口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人均收入较高,吸引大量外籍人口;国民收入高,
不愿从事脏、累的工作等。(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3)有利:管道运输石油损耗少,连续强,运量大;波斯湾地区原油产量大;从波斯湾输油到地中海沿岸,利于石油多渠道出口;国家政府支持;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工程量小;(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不利: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少,施工环境差等。(任答1点2分)
44.(10分)【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
(1)成因:从高原吹来的风越过太行山后水汽削减,在东坡下沉;东侧海拔低,(干绝热)下沉增温幅度大形成干热的焚风。(2分)影响:焚风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2分)同时,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作物枯萎)等自然灾难。(2分)
(2)加强对焚风天气的预报;完善水利工程,适时对农田进行浇灌;山坡营造防护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耐旱的品种等。(任答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