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一、选择题(2022河北省辛集中学月考)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滥垦滥牧,砍伐森林全球CO2排放量增加AB CD解析: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荒漠化扩大加剧主要是由人为缘由引起的温室效应使蒸发加大,加剧干旱,中只有不是人为缘由。答案:B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峻的国家之一,冬春季节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严峻的一组城市是()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D贵阳、
2、昆明、重庆解析:本题考查沙尘暴的影响。依据所学学问可推断,受沙尘暴影响严峻的地区,一是沙源地,二是靠近沙尘暴多发地区或沙尘暴移动路径以内的区域。结合选项可推断A项符合题意。答案:A3我国原生荒漠与世界其他原生荒漠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主要是地质时期自然缘由形成的解析:本题考查荒漠的类型问题。我国和世界其他原生荒漠的成因相同之处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大多是地质时期自然形成的,再加上人为缘由扩大形成的。但我国多为温带荒漠,而世界其他荒漠多为热带或亚热带荒漠。答案:D(2022北京海淀其次学期适应性练习)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耕地中
3、盐碱地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A新疆地区盐碱地比重多大于5%B盐碱地所占比重从东向西递增C新疆比重大于20%的盐碱地面积最大D盐碱地的面积西部大于东部解析:据图可知,新疆地区盐碱地比重多在5%以上;盐碱地所占比重没有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增的规律;虽然新疆大于20%的盐碱地比重大,但是耕地面积较小,因此新疆比重大于20%的盐碱地面积并不愿定最大;我国耕地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盐碱地面积西部小于东部。答案:A5图中()A地浇灌方式不合理,形成盐碱地B地耕地面积小,盐碱地比重大C地沙漠面积大,盐碱地面积小D地降水变率大,夏季土壤含盐量大解析:地位于宁夏平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加上人类的
4、过度浇灌,地下水水位上升,形成盐碱地;地位于东北平原,耕地面积大;地位于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区;地位于华北平原,夏季降水丰富,淋盐作用强,土壤含盐量较小。答案:A(2022南安一中上学期期末)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下图,回答67题。6立足于农业可持续进展,最适合农牧结合进展的地区是()APBQ CMDN解析: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M地区最适合农牧结合进展。答案:C7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峻,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旱涝灾难严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峻,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峻,退耕还牧解析:
5、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 mm,为热带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可知,Q地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性明显,旱涝灾难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M地处于农牧交叉地带,易毁灭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现象导致的荒漠化,故应退耕还牧;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加剧荒漠化。N地区降水较丰富且气温较低,属潮湿区,而土壤盐渍化主要毁灭在半潮湿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答案:B(2022莆田市教学质检)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县19872010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读图,完成89题。819872010年期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是()A19872000年B20002005年C2
6、0052010年 D20002010年解析:19872000年,耕地快速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快速萎缩,说明过度开垦明显,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答案:A9据图可知,该地()A荒漠化治理取得成效B草场载畜量明显增加C森林树种越来越丰富 D农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解析:2000年后,耕地面积削减,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说明进行了生态退耕,生态环境趋于改善。答案:A(2022吉林试验中学一模)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完成1011题。10假如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地C柏树林 D自然草坡解
7、析:依据材料,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依据图中数值可以推断,人工草地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溶蚀最强。其他植被下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不易被溶蚀。答案:B11假如当地植被破坏严峻,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解析:云南降水丰富,假如植被破坏严峻,会造成山坡地表土壤暴露,在雨季土壤易被冲刷,最终使得岩石暴露、植被不能恢复,形成石漠化。答案:C读“某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因果关系与上图相符的是()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地荒漠化耕地削减粮食减产B人口增长城市膨胀工矿规模扩大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削减粮食减产C人口增长建设用
8、地增加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削减粮食减产D人口增长开垦新耕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削减解析:读图即可知答案。答案:D13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A增施有机肥B开矿后土地复垦C退耕还林还草D小流域综合治理解析:恢复植被,提高植被掩盖率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答案:C二、综合题14(2022浙江杭州二中月考)石漠化是温存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患病破坏导致土壤严峻流失,基岩大面积暴露或砾石积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下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
9、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坡度10151525253535有机质厚度(cm)2016136土层厚度(cm)100827432000(1)依据图甲和表中信息,归纳石漠化与地形高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缘由。(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进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说明该地农村进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缘由。解析:据图可知,海拔1000米以上,石漠化面积比例越大,主要是受地形抬升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大影响,坡度越大,地表径流速度快,流水侵蚀越强,导致土壤严峻流失,石漠化越严峻。该地农村进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可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
10、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可结合贵州气候、地形特征、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水土流失比例大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地形坡度越大,有机质含量越小,土层越薄,越简洁发生石漠化。由于海拔越高,降水量和降雨强度越大;地形坡度越大,土层厚度越薄,地表径流速度越快,地表径流量越大,对地表冲刷越大,越简洁石漠化。(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削减植被砍伐,可以削减石漠化;沼渣、沼液恢复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能源利用率。(3)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简洁渗漏;土层浅薄,保水力气弱;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大;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1、。15(2022河南开封期中测试)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及“荒漠化进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干旱程度_。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算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2)从“荒漠化的进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的长期丢失,其实质是_的退化。(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毁灭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解析:(1)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四周山岭环绕,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干旱程度则不断加深。(2)依据“荒漠化的进展与结果”图来看,荒漠化的进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而实质是土地的退化。(3)本区荒漠化扩展的主要人为缘由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4)治理措施针对缘由入手,从恢复植被和疼惜水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干旱递减增加(2)土地生产力土地(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留意环保。(4)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把握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