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高考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五)--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福建专供).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03841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69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五)--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福建专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高考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五)--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福建专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能演练(五)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学问有关 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落汤螃蟹着红袍”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2022·莆田模拟)如图试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22·山东高考)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洁物 B.(2022·新课标全国卷)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自然高分子化合物 C.(2022·山东高考)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2022·四川高考)“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4.试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试验桌上,如图所示。做“硫酸的性质”的试验时,某同学取用Ba(OH)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 m B.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最简洁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马上可制得胶体 D.早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秀丽景象(秀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 6.下列规律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7.在确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K2O   B.Na2CO3   C.CaCO3   D.CO2 8.(2021·南平模拟)某同学在试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别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2021·青岛模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洁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学问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甲 乙、丙、丁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② 常见氧化剂 KMnO4、HNO3、Cl2 ③ 基本养分物质 蛋白质、糖类、水 ④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⑤⑥ 10.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4分)(猜想题)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以下6种物质:SO2、SiO2、CaO、Fe2O3、Na2O2、Al2O3。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两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试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方程式 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写两个)    ____ __,_____  _   。 (3)写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缘由:_         ;__________________。 12.(11分)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化学式    。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 。 13.(15分)(探究题)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试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    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溶液,连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 mL蒸馏水,向烧杯中也加入2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角度,可以看到    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用这个试验可以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确定量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了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也属于    反应。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滴水石穿的过程包括化学变化,这是由于水中有溶解的CO2,而CO2的水溶液能溶解石头中的碳酸钙,即CO2+CaCO3+H2O===Ca(HCO3)2,所以C不正确。 2.【解析】选C。固体颗粒比溶液中的颗粒大,过滤操作与颗粒大小有关;渗析是由于胶体颗粒比溶液中的颗粒大而用于胶体精制的;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颗粒介于1~100 nm 之间,对光产生散射作用形成的;萃取是依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进行的。 3.【解析】选D。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A错;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它们都是金属氧化物,C错;血液透析是利用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原理,通过集中、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D正确。 4.【解析】选D。HCl、H2SO4属于酸,酚酞、石蕊属于酸碱指示剂,NaCl属于盐、NaOH、Ba(OH)2属于碱,据药品按规律摆放的原则可知,Ba(OH)2溶液应放在D处。 5.【解题指南】 (1)分散质粒子大小 (2)丁达尔效应散射作用 【解析】选B。 选项 分 析 结论 A 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100 nm(即10-9 m~10-7 m)之间 错误 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此种现象 正确 C 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制得胶体 错误 D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错误 6.【解析】选D。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故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依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依据盐中阴离子进行分类的,故C错误。 7.【解析】选B。K2O不能和碱、盐反应,CaCO3不能和碱反应,CO2不能和酸反应,Na2CO3和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如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2NaCl。 8.【解析】选B。由于Fe3+水解,所以FeCl3溶液显酸性,加入石灰石后,与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了Fe3+的进一步水解,最终得到Fe(OH)3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X烧杯中分散质为FeCl3,Z烧杯中分散质为Fe(OH)3胶粒和CaCl2,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解析】选C。石灰石难溶于水,不能做干燥剂。能跟酸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虽然能反应但生成物不只是盐和水,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生疏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还要留意要求的是一步转化。 【解析】选C。NaHCO3不能一步转化为Na,A项错误;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B项错误;依据CCOCO2C知,C项正确;H2SiO3不能一步转化为Si,D项错误。 11.【解析】(1)物质的分类可从不同的角度、标准去思考,要用发散思维,可从物质的氧化还原性、状态、熔沸点、与酸碱反应、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去分类。(2)上面几种氧化物中Na2O2有氧化性、SO2有还原性;SO2、SiO2是酸性氧化物,CaO是碱性氧化物,可分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3)Na2O2与水反应产物有NaOH和O2,且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1)SO2为气态,其余为固态 Fe2O3为过渡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其余为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①SO2+Na2O2===Na2SO4 ②SiO2+CaOCaSiO3 SO2+CaO===CaSO3 (3)2Na2O2+2H2O===4NaOH+O2↑ Na2O2与水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留意以下两点: (1)观看“铜绿”的化学式,结合物质分类的依据进行分类。 (2)分析转化流程图,确定各步的反应。 【解析】(1)Cu2(OH)2CO3中含有铜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其类别应属于:化合物、盐、铜盐、碱式盐、碳酸盐、含氧酸盐(从上述中列举三个即可)。 (2)Cu2(OH)2CO3可溶于盐酸生成CuCl2、CO2和H2O。 (3)Cu(OH)2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CuO和水。 (4)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生成铜绿,是化合反应。②③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1)盐、铜盐、碳酸盐(合理即可)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 (4)① ②③ 13.【解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O;取少量FeCl3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溶液,连续煮沸可以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简洁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试验时可用可见光垂直照射液体,有光明“通路”产生的是胶体,否则是溶液;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可以发生聚沉,所以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1)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 (2)红褐 (3)乙 胶体与溶液 (4) Fe(OH)3+3HCl===FeCl3+3H2O 复分解 【方法技巧】鉴别不同类别分散系的方法 (1)浊液的物理特征是不稳定,分散剂与分散质易分别,而溶液很稳定,胶体比较稳定。因此,当浊液与溶液、胶体的外观特征相同或相像时,可以通过静置观看的方法进行鉴别。假如经过静置仍无变化的液体就是溶液或胶体;假如经过静置就毁灭浑浊或沉淀现象的液体就是悬浊液;假如经过静置就毁灭分层现象的液体就是乳浊液。 (2)胶体的物理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因此,当溶液与胶体的外观特征相像或相同时,可以通过在暗室里用一束光照射,观看有无光亮的“通路”来鉴别。假如液体里产生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胶体溶液;假如液体里不产生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溶液。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