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
专题15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练高考
1.(2021•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隐蔽,考生需紧紧抓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手法考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力气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02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家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出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3.(2021•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照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运用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描述,而留意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德。
9诗的最终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4.(202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解析】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鉴赏,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本题表达技巧的鉴赏明确为修辞手法的鉴赏上面,题干明确了颈联所用修辞手法为对比,考生无需概括,直接鉴赏就行,这样貌似降低了试题难度,但考生要挖掘出对比的层次也是有难度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力气层级为鉴赏评价D。
5.(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仆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患病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冲突,表现出猛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 ”一脉相承。(2分)
2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二、练模拟
1.(15届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宽敞附中期中)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乡,乌孙②归去不称王。
天际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⑴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⑵其次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3分)
2.(15届黑龙江绥化三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①(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忙,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惋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
⑴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5分)
⑵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词句加以说明。(6分)
3.(15届湖南衡阳高三11月五校联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题目。(8分)
听赵秀才弹琴
唐·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⑴ “满匣冰泉咽又鸣”一句让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一句。(2分)
⑵试从音乐描写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4.(14届广东汕头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 ②琼瑶:美玉。
⑴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4分)
【答案】本句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以“万笏”比方天山山峰;用“琼瑶”比方天山山顶积雪。(2分)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洁白晶莹的特点。(2分)(特点一个1分,回答到修辞手法1分,分析1分)
⑵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3分)
5.(14届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⑴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风,杨柳已经不堪忍受,况复“几经攀折”,唯有憔悴而已矣!拟人化修辞手法的 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增加了表达效果。上片通过描绘眼中景、心中事、事中情的顿挫,写出了词人伤别中的怀古,及怀古心中的伤今。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力气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⑵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三、练原创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孤独无人见。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际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建封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②紞:击鼓声。③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去,暮为行雨”。 ④心眼:心愿。⑤“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徐州知州时建筑。
⑴词的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
分析动静,然后概括,留意“以动衬静”的分析,然后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力气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⑵这首词融情、景、理融为一体,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释】①除夜:除夕。 ②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③尊俎:砧板。④玉纤:如玉般的纤手。 擘:剖开。⑤幽素:幽情素心。
⑴从情景的关系的角度对词的上片进行赏析。(5分)
⑵“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三句写了什么场景?有何作用?(6分)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致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终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存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落。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 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1)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诗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2)有人说“天晴共上望乡楼”一句耐人寻味。你赞同吗?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宋•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⑴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⑵这首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题红叶
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⑴本诗第一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抒写诗人 的感慨。(2分)
【答案】对比 时间易逝(每空一分)
【解析】一个少女幽闭在深宫之中,难免会有流年似水、光阴易逝的感慨。诗句以“流水急”与“尽日闲”形成对比,委婉地表露心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力气层级为鉴赏评价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