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优题训练系列之语文(14)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0136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优题训练系列之语文(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优题训练系列之语文(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优题训练系列之语文(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优题训练系列之语文(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留意的是诗经里毁灭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或许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生疏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

2、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格外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突然南壁裂开数丈,有很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奇怪颜色的啸,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毁灭在心情感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经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见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观赏的一种姿势。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

3、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尽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

4、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秀丽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愿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5、。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安静。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诗经里毁灭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经常提及的妇女作啸或许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生疏的一种习俗。B由于啸的用意含有若干奇怪颜色,所以至东汉时,啸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

6、是带有旋律的、相当秀丽的声音,有确定的音乐性。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缘由,“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当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B魏晋时吟啸不仅毁灭在心情感动的场合,也可以毁灭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

7、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讲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

8、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高校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廷和先累疏乞休,其

9、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高校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行没也。”(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B郁然负公辅望 负:怀有C趣内阁撰敕 趣:通“促”,督促D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 顾:顾念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下诏罪己,求直言 凡十余条,皆切至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廷和少

10、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宠爱考察争辩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恳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一再恳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D杨廷和疼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恳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恳求不要派遣,最终阻挡了此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方猎宣府,使

11、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5分) 译文: (2)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5分) 译文: (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所谓“文史互证”,从本质上乃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争辩方法。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学问,对古诗文中不易索解或易被误会的字、词、出典等,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会说,尤其要留意诗中所含与当时历史事实有关的“今典”成分;二是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

12、觉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时代社会达到真正了解。由于种种缘由,我们今日所能见到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记述相当有限。不仅如此,受正统的史学观影响,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特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冲突简洁交织,以致禁网严密;易代之际,黑幕重重,统治集团之作为,更是不行告人。史家秉笔直书,每每得祸。因此对当时政治中的很多隐秘,故用曲笔;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也常有回护之处。这种加工过的历史资料流传下来,当然有助于后人对历史脉络梗概的了解,但在某种意义上,又阻碍对历史某些真相的探

13、究。中国古代诗作以抒情言志为主,与史相比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尽管如此,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行忽视。儒家传统诗教之说认为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所谓“观”,或曰“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说),或曰“考见得失”(朱熹说),即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使读者藉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时运盛衰。所谓“兴”“怨”,或曰“感发表意”(朱熹说),或曰“怨刺上政”(孔安国说),总之是在诗中写出对统治者的怨刺,反映诗人内心的哀愁喜怒,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最直接表述。这些功用具体反映在诗作里,遂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关联。在三百篇的影响下,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将自己

14、所历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风习连同自己的襟怀抱负情感生活一齐写入,实际上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包括时代心灵史的第一手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不依靠其它任何事物而存在的自身独立价值,诗文创作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加之五言甫兴,文笔初分,诗文表现的领域愈加拓宽,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个人的情感心态。一方面它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传统政治史、军事史或帝王家史,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触及了历史最隐密的角落人的心灵,而这却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认

15、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一种心态不仅是指众多个人在想同样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思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打有其他人也在想同样的东西这样一种印记。”(保罗韦纳)作为这一时期宽敞学问分子共同的“心声”,文士在诗文中表露出来的那些苦闷、哀伤、忧愤的简洁情感,对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宽敞学问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有重要的价值。 (节选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争辩)1下列对于“文史互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文史互证”是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争辩方法。B“文史互证”源于传统的训

16、诂考据学方法,又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 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之精华。C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一方面是用史学学问对诗文进行考证,一方面是以诗文为依据全面把握历史真相。D由于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文史互证”的争辩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历史争辩都有很大的挂念。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行忽视”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传统诗歌的功用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愁,这就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关联。B后世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政治、文化、习俗等社会状况及自己抱负情感方面的第

17、一手材料,有助于治史者感知古代社会的真实原貌。 C诗文创作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自身独立价值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D诗文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很多史书的记载;而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又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斗争、民族冲突以及统治集团的重重黑幕,使得史家不敢秉笔直书,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常有回护之处,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值。B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这种功用从诗经开头,始终连续至今,被后人继承并进展,所以在全部诗文中都能找

18、到“风俗盛衰”“怨刺上政”的影子。C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某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D“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争辩一些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宽敞学问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

19、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

20、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设伏于麻田中,毗罗军大溃。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日: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许,平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节选自隋书 于仲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驻扎 C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北:败逃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21、 薄:轻视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谋略”的一组是( ) (3分)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仲文年青时候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生气,派遣宇文威对他实施进攻。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命,到达京

22、师。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于仲文可谓深谙此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懈之时,选择精锐骑兵,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出谋划策,力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勒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今,于仲文功成名就。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译文: (2)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译文: 参考答案(一)1C解析:“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2B解析:由其次段第一句“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奇怪颜色的啸,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23、可知,B项无因果联系。3A解析:B项,“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项,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项,“可有可无”并不精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4D解析:顾:反而。5C解析: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是杨廷和对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6D解析:“最终阻挡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挡此事。7(1)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

24、解为“财物”“礼物”均可)。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译出大意给2分;“方”“疏”“谢”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因而恳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译出大意给2分;“因”“究”“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与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宠爱考察争辩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判

25、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与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应,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削减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不久因父亲去世,恳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一再恳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头。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高校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

26、。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恳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督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督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疼惜人民节省财物的奇怪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

27、是为什么呢?”因而恳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纵而已,但不予阻挡。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恳求退休,后来恳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其次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高校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行以抹杀。”(二)1C解析:原文“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觉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份,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2C解析:C项不是依据,说的是诗文创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地位。3D解

28、析:A项错在“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值”;B项错在“在全部诗文中都能找到风俗盛衰怨刺上政的影子”;C项“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并非“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的观点。4D解析:薄应解释为“迫近”。5D解析:只是交代战况,看不出“谋略”;写于仲文死里逃命,无“谋略”可言;写于仲文功劳,体现不出他的谋略”6B解析:“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一句中的“十七八”不是约数“十七八个”,而是分数“十之七八”。7(1)把朝廷鼓吹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2)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行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解析:(1)得分点:“传(驿车)”“诣(到去)”

29、的翻译和省略倒装句式“以鼓吹给(之)”的翻译;(2)得分点:“谓(认为)卒(马上)”的翻译和“槌(杀)”的名词用作动词。【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慧机敏,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乏。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当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格外生气,派遣仪同的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

30、量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命,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替他难过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鼓吹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制,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傲慢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

31、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行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选择精锐的骑兵攻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兴奋。于仲文选择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于是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麻田中设下潜伏,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从平定尉迥之乱起,于是建立功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